我的重读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08 04:57

经典阅读能帮助我们建立个人阅读体系。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阅读#

必须重读,否则阅读就失去意义。就像爱人,必须日复一日地无他生活才能了解他,和他建立越来越深的关系,否则爱就失去了意义。

建立一个重读体系:

1.从感兴趣的类型,列出想读的书。

2.不带成见地读一会儿,如果觉得好或者认为有价值就通读一遍。

3.通读一遍之后重读一遍,并做笔记、写评论。

4.把读过两遍的书列入重读书单,按照顺序循环往复地终身阅读,并不断加强或更替。

5.每天的阅读时间用番茄工作法安排,上午读旧书,下午读新书,或者一整天都读旧书。

生活的本质是重复,在时间的虚无中,历史的轮回、人类的繁衍、基因的遗传、个人的成长,无一不是在一个既定的圆形轨道中转圈,顶多就是螺旋式盘旋而上、加速毁灭。

回归到个人无法忽略的时间和体验中,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会从新奇到厌倦,但它既产生无聊、也衍生意义。若要接近不存在的幸福,必须在毫秒间夯实基础,以有益的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即,不追求新奇以刺激迟钝的身体和大脑,而是静下心来、扎下根去,和已然呈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事物更好的融合,像植物般在地下的土中汲取养分,向上生长,接受阳光雨露,感受风,聆听鸟鸣,经历四季变化,从发芽到落叶,不移动,等待未知。

人所不同的是有意识,这似乎是更高级的表现,却也总是痛苦的来源。精神状态是由思想的传递所造就的——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和有意识的自我学习;读书当然属于后者。所以,人可以在小范围的努力中塑造一种相对的理想精神状态,重复阅读高于自己的优秀作品,记忆然后延伸到行为直至知行合一。

很多时候,生活本身并无变化,但我会因为对艺术作品贪多而忘记精深,误入歧途而导致精神涣散、心绪不宁。重温一些经典优秀的著作总能让我安静下来,心情舒缓,所以就此总结一些能带给我力量、指引我方向的书,或者只是一些我喜欢的文字风格:

《老子》

《庄子》

《荀子》

《圣经》

《红楼梦》

《回忆苏格拉底》

《理想国》柏拉图

《诗学》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奥义书》

《沉思录》爱比克泰德/马克·奥勒留

《在春天走进果园》鲁米

《蒙田随笔》

《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一哲学沉思集》笛卡尔

《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

《论幸福生活》塞涅卡

《审美教育书简》席勒

《浮士德》歌德

《悲惨世界》雨果

《第二性》波伏娃

叔本华

弗洛伊德

梵高日记及书信集

川端康成

《微不足道的生活》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王东岳

《给年轻诗人的信》

《悲伤与理智》布罗茨基

《返璞归真》路易斯

《爱默生随笔全集》

《瓦尔登湖》《漫步的艺术》梭罗

《米德尔马契》艾略特

《悼念集》丁尼生

《卡夫卡日记》

《西方哲学史》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生命之书:365天静心冥想》克里希那穆提

《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阿伦·瓦兹

《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

《沉默大多数》王小波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另记一些名气很大,但我不喜欢的作品和作者:

《巨人传》

莫言

网址:我的重读体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9097

相关内容

生活:微信读书重度体验推荐
新书荐读l自我发现与重塑的指南——《活出最佳自我》
2023,我要重启阅读计划
深度解读得高产品环保认证体系
我的阅读小史
重读计划
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关系
世界读书日丨中国书店:“古旧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重新学习阅读
智能体重秤方案:构建智能体重监测系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