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重读见精神
读书是充实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精神食粮#
很多人都佩服钱钟书先生的睿智和博学,以为他写起文章来,一定下笔千言落笔不改。我当然也是这很多人里的一个,却知道实际情形有时并非如此。我以为,这正是学人与才人的区别,至于连才人亦不足称的所谓文人,则更无论矣。
钱先生为《走向世界》所作序文的第一稿,于1984年3月下旬收到,开头第一句是: 我最初在《读书》里看了钟叔河同志《走向世界》的文章,感到兴趣,也起了愿望。
附信写于24四日上午,云:弟北素不肯为人作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两周来人事猬集,抽空急写就呈上,请阅。
随即又收到了他26日的信和第二稿,信云:
今日稍暇,即将拙序改本誊清送上,请审定。我将把副本交董秀玉同志。你有意见,通知我后,我会酌改。《历史研究》上大文昨晚细读,玉池老人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也,甚佩甚佩。序文的头一句则改成:我最初在《读书》里看见钟叔河同志《走向世界》的文章,感到惊喜,也忆起旧事。
我比钱先生小21岁,又是他学生的学生(抗战时读初中,有一个学期的英文教员是钱先生任教的国师英文系的毕业生,但这件事情当时彼此都并不知道),他却说“你有意见,通知我后,我会酌改”。此决非讲客气的门面话,而是学人谦虚的真实表现,我当然亦只能以诚实待之,于是便恭恭敬敬地给他写了封回信,表示感谢,并对序文对我的褒奖和一处可能引起“骂影”(指着和尚骂贼秃)嫌疑的词句提了意见,请他考虑。信还没有到北京,他又于28日晨写了一页信寄来云:
昨日寄上拙稿,想达览。今(又)在第一页三页上改动三处,请代在稿上誊正。
序文头一句又用红笔改为:我首次看见《读书》里钟叔河同志《走向世界》的文章,感到……我当然照做了,但第二天又收到一信,云:序中词句又小有修改,无关弘旨,忙中不暇录副送阅。如兄认为呈稿尚过得去,请便示,我即迳交《读书》……
31日,钱先生收到了我的信,当即回信云:
拙序佛头着秽,邀君许可,甚喜。嘱改两处,已遵命增正,勿念。弟交秀玉稿上,又有字句修饰四五处。“文改公”之谥法,所不敢辞。请告李侃同志(按:《走向世界》一书在中华书局出版,李侃为中华书局总编辑),将来以《读书》所刊为定本。
这里他自称“文改公”。文章的字句,即使“无关弘旨”,他也要一改再改,精益求精。这是多么认真的写作态度,多么认真的生活态度啊!
关于我请他修改的两处,我们还继续有些讨论。4月6日来信云:
顷又得信,尊虑甚是。弟说老实话,而读者每以为曲笔微词。如弟序内人衦《干校六记》谓生平最不喜《浮生六记》,而美国人译本导言云:“钱某语多须反看,此句恐亦然”云云。“骂影”之嫌,于“采访发掘”下添“找到了很有价值而久被埋没的著作,辑成……”这样似乎可减少“春秋之笔”的味道。
这些谈论,和钱先生前后写给我的其他几十封信里写到的许多事情一样,都是当代文坛掌故,极有价值,但这些此时无暇多说。
前次我按照钱先生的修改,将改稿复印了寄他审阅,自己又在上面妄加了一二字句,想不到却与钱先生这次所添者暗合,可谓巧矣。钱先生收到后来信云:
昨复一函,告遵示添一句,以免“骂影”之嫌。想达。顷得挂号函及复制稿,甚感。兄所代增两处,与弟已改两处,无只字异;盖弟虽暗中摸索,而葫芦未走样也。
接着又对我寄去请他阅示的《后记》提意见道:
大作《后记》甚好。知得力贤内助,尤使愚夫妇忻慰不已。有二处请再酌:(一)第一节“我的杯很小……”后,宜插入“这是法国诗人缪赛的名句,也是我……”,否则太突兀,而显然此语为谁所说,并不周知也。(二)末节关于弟处太多,使我局促不安,亦非体裁所宜。且弟与李侃同志并提,而大讲钱,只字不及李,反冷落一边。务请削去此节。兄书卓然名家,不以弟序而重。……即如“杨宪益先生的大手笔”之“大”字亦可省去,“借重”字亦太过。斤斤之愚,求免于俗,幸垂察焉。
钱先生的信藏于箧底已20年,这次因为杨绛先生一句话,勾起了我的记忆。旧书重读,心念旧恩,不禁悲怆。更觉得这些信体现了前辈学人的精神,对于作文和做人都有楷模的意义,不忍任其埋没,遂将其摘录发表,以表对钱先生的哀思。
网址:旧书重读见精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9113
相关内容
淘旧书,能否重唤阅读之趣旧书重读,兼怀师友
旧书重读似春潮
不厌百回读,在旧书中重温旧时光
经典与旧书是我们精神的房子
世界读书日|苏州河畔淘书乐,旧书市集2.0升级版周末见
“旧书新知·阅享新年” 精品旧书展销颇受读者青睐
旧书优秀作文【精选8篇】
旧书作文(精选15篇)
旧书作文(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