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姐137空中课堂】疫情居家需陪伴,亲子沟通有诀窍——“家庭教育专家说”第九讲

发布时间:2024-12-08 14:49

家庭教育讲座中的亲子沟通技巧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讲座#

《家庭教育专家说》系列现已重磅上线,

数十位名师专家和您一起共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在“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之下,再加上今年南京突发的疫情,大部分孩子处于一个居家学习生活的状态。这对家长亲子沟通的方法策略和居家相处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本周《家庭教育专家说》由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沈磊老师为大家带来疫情期间帮助亲子共成长的干货分享~

本期专家

疫情后的暑假

改变了什么?

Vacation After Pandemic

以下几个问题请家长们问问自己:

1)居家的亲子陪伴,我们是人心合一了,还是只出了力,心却在网上或是工作上?

2)“双减”之后,孩子取消了课外培训。他们在家里是否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自主参与学习?

3)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丰富。在学习资源触手可及的时代,孩子的学习是否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4)24小时相伴的亲子零距离,彼此的互动更多了吗?关系变得更亲密了吗?

1. 人际关系网的改变

疫情居家,给了我们重新建立亲子关系的机会。疫情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联,关系的交集发生了变化。它强化了人和人之间的必然交叉,这种交叉会生成一种差异性。A、B、C三者之间,在两两相处时,就会存在差异。

在疫情之初,我们基本都是单线联系,例如父母与老师(家校合作),老师与学生(教育关系)。这些人与孩子的祖父母可能没有太大的交集。

● 疫情发生后,我们整个的人际交往圈变成了一个网状的排布。一般在暑假,很多的家长仍要正常上班,白天我们把孩子交给校外的培训机构。但今年在政策调整后,更多的是祖父母介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假期学习。隔代抚养本就容易产生溺爱的状况,这其实会对孩子暑假期间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的影响作用。

● 疫情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与学生的交流依赖互联网。学生的人际网也通过线上。互联网会给孩子的成长也容易带来消极影响。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对孩子的视力和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伤害,甚至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

2. 家长角色的转变

● 生活习惯培养师

离开了学校完整的作息时间安排,暑假相对自由的60天势必会孩子的生活习惯带来波动。这时就应该让孩子在家养成一些终身发展的好习惯,比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家务劳动的习惯等。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孩子才会成为一个积极、健康、有自主性的人。一个孩子内驱力越强,需要的外界督促就越少。

● 心理观察师

因为疫情,暑假的很多计划都暂停了。对于处于青春期发育状态下的孩子,他们需要大量时间释放精力。但过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家长关注的较多的依然是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我们家长要在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身心状况并即时跟进,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状态。

● 学习助教师

缺少了教师每天的反馈与督促,暑假我们的家长可以做什么?家长绝对不是辅导孩子学习的教师的身份,而最多是孩子学习的助教。家长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自主化地学习。

居家陪伴的常见问题分析

FAQ Analysis

1. 常见案例

2. 亲子沟通的四个步骤

● 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表达

● 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分析与反思

● 让孩子说出需求和需要获得的帮助

● 表达信任和期待

从亲子对立

到建构成长共同体

Parent-Child Growth Community

我真的了解我的孩子吗?

我们认为我们很了解孩子,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生活在一起。但当今信息量爆炸、新鲜事物频出、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 而孩子又是一个在这些变化中身心成长的矛盾体。他们需要被认可和自我独立意识的被尊重。而因为对孩子成长的不放心,家长要不断跟进、管理孩子,要孩子听自己的。因此矛盾一触即发。疫情居家,更是让我们时刻面对这一矛盾。

1. 弱化亲子矛盾

● 先跟后带

家长要认同孩子做的合理的地方,认同孩子思想上的合理性。然后再带着孩子向积极的、家长认为是正确的方向去尝试。

● 及时表扬,定期反思

表扬一定要及时,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立刻表扬。做的不好地方,需要孩子反思,而不是直接苛责。在苛责中成长的孩子,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自我否定和不自信。因此可以一个阶段,比如半个月或一周,和孩子简单地坐下来聊一聊。

2. 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

1) 成长分享会

坐下来让孩子分享自己的进步和在假期中的变化或是家长的变化。家长也可以说说他们眼中孩子的变化。

2) 给老师发报喜的短信

发现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就告诉老师。老师一方面可以在线上与孩子进行互动。另外在新学期,它也成为了老师激励孩子、鼓励孩子非常好的佐证。

3) 特别的日子,特别的家书

比如说8月25号,孩子可能陆续面临准备开学了。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节点,给孩子写一封家书,表达一下对孩子成长的感悟和对孩子新学期的期待。

4) 亲子PK赛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赢。因为孩子在赢的过程中

他会对自己的力量产生评估,知道自己胜利的原因是自己的能量越来越大。经常评估后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就更加准确。我们知道有很多高中生犯的错误并不是主动发生的,而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了。所以我们只有在亲子PK赛的过程中间让孩子不断地强化认知,知道他们已经是大人了,能力越来越大,而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5) 君子协议

亲子双方就事签订协议,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6) 让目标可视化

例如把孩子的目标的具体要求写在便利贴上或是贴在课桌上,选择孩子经常能够看到的地方。这样对孩子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7) 合伙人计划

家长可以是天使投资人,投资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自己谈判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成为合伙人,究竟怎么做会让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合伙人计划的过程中,让孩子说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成为这样的人”……孩子有了这样的目标引领,主观能动性就会加强。

专家课堂小贴士

只有父母对孩子做到,“我懂你,理解你,包容你,当然我也约束你,规范你。”这样孩子才会想着,“因为你懂我,所以我愿意听您的。”我们的孩子才会更加的愿意与父母交换想法,在讨论中表达各自的见解。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主成长的自我规划了。

下期预告

图像是孩子最容易接受和吸收知识的途径。善用绘画和绘本,我们能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

《家庭教育专家课程》

本专题“宁姐137空中课堂”家庭教育课程全年共40期全面涵盖包括品质、身心健康、亲子沟通、未成年人保护、学业指导、家长素养等的各个方面的主题。课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家庭观念,重构新时代家庭教育,增进良好亲子关系:

1. 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理念,全面提升新型家长的能力与素养;

2. 不同年龄段的亲子沟通方法及技巧、精准察觉与认知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家长对孩子自控力、情绪管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3. 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业指导方面的能力提升,引导家长正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困难的应对;了解学校的文化,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4. 从脑科学切入,加强脑认知,了解个体脑功能认知和训练方法。

供稿:南京市妇联家庭儿童工作部

原标题:《【宁姐137空中课堂】疫情居家需陪伴,亲子沟通有诀窍——“家庭教育专家说”第九讲》

阅读原文

网址:【宁姐137空中课堂】疫情居家需陪伴,亲子沟通有诀窍——“家庭教育专家说”第九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14176

相关内容

【宁姐137空中课堂】婴幼儿养育照护系列: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专家说”第四十讲
宁姐137空中课堂|婴幼儿养育照护系列:安全与环境——“家庭教育专家说”第四十三讲
亲子教育中有效的陪伴——“亲子对话青春期,和谐家庭共成长”第三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九讲
亲子和谐沟通 有效陪伴成长——东关街道东郊社区开展“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云课堂”第五期:2022寒假“孩子开心有收获,家长放心不担忧”
青岛开展“爱润成长家庭教育暑期行”,妙招连连,共筑亲子有效陪伴时光
亲子互动用爱陪伴 家园携手共克时艰—“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第二讲如约而至
亲子陪伴教育的心得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精选20篇)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真实而有温度的家庭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