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委员:理解简单了

发布时间:2024-12-08 15:33

探索城市公园绿地:比如中央公园或城市花园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体验指南#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1月19日报道:杨浦滨江创建了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上海展览中心拆围栏,徐家汇体育公园基本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向公众开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园建成并向民众开放,让我们看到上海公园城市建设在局部进行了成功实践。然而,“公园城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设想,是不是像有些人以为的简单的“公园+城市”?在今天开幕的政协上海市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杨文悦、陆月星、刘惠莉等9位委员联名提案,就上海“公园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提案认为,公园城市并非简单的“公园+城市”,这种简单的理解,很容易造成在推进实施中形成“建公园、发展绿化是园林绿化部门的事”的惯性思维,片面地认为只要公园、绿地的规模和指标有增加,就是建设公园城市。而且,推进公园城市发展的协同性也有待深化。目前,“公园+体育、+文旅、+戏剧、+服务配套”,比“园区、街区、校区、乡村+公园”的主动性更强、积极性更高,协同推进的意识尚待增强。公园城市融合发展的系统性也有待提高。提案认为,公园城市的核心要义在于“融合发展”。目前看来,城市公园与周边街区、社区的流通联系尚需加强;部分具有“花园单位”荣誉或者绿化面貌较好的公共机构,其内部的花园和绿化,缺少与周边公共空间的贯通互动性。

提案认为,公园城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公”的属性,按照“园”的标准,融合生态、生活、生产功能,以“人、城、境、业”,营造出“生态、形态、仪态、业态和活态”协同的城市场景,实现总书记明确要求的“公园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提案建议,应成立公园城市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强化协同,加强部门联动、社会协调、全民参与、开放合作,“握指成拳”,以公园城市建设牵引城市新发展。“负责城市更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江一河管理、旅游文体等管理工作的部门,无论是中心城区成片的城市更新,还是101 个遗忘空间再次活化利用的微更新、无论是居住小区改造还是产业园区升级、五个新城“绿心”等项目行动实施,都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通过“公园+”和“+公园”,牵引形成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提案建议,应增强融通,实现公园城市系统性建设持续完善。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落地实施的同时,加大混合用地规划实施力度,不断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加快社会绿地街面化推进力度。加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机构以及生产创新要素与公园绿地的融合,加快实现“+公园”的社会绿地街面化目标;让“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成为“公园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将农田风貌、乡村风貌与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落地实施有机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的 200 座乡村公园基础上,将绿色田园、美丽庭院中的“小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一并纳入生态空间系统网络规划;加快打造一批先行示范引领的区域案例。加大先行示范区域推进力度。比如,可结合徐汇区光启公园围墙打开和道路拓宽,打造形成徐家汇街区“文化+公园、旅游 +道路”的景区文化导引氛围示范。

责任编辑:

网址: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委员:理解简单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14557

相关内容

合肥市“五大行动”聚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之一
简阳: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公园 打开生活新空间
"智能、绿色、节能"三大元素打造绿色都市住宅
旧玩具厂变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景观中国
昆山:探路“公园城市”,解锁“幸福密码”!
西方城市公园与公众生活发展变迁
“公园城市”如何带来更多幸福感?
未来城市公共文化客厅 石景山区打造郎园Park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