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边看到有用旧物该怎么做?这位宁诺毕业生的生活理念与方式正影响不少年轻人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09 04:59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急救包,让他们知道在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做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家庭急救包准备#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傅仲楠)今年下半年,“stooping”突然走红。该词用中文直译为“俯身、弯腰”的意思,而现在,它成了“把废弃物品捡回来循环使用”的代名词。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stooping”旧物循环的理念正好与之不谋而合。

  宁波诺丁汉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陈娇蓉正是第一个把“stooping”这个词引入国内的年轻人。今年6月,当她第一次将自己捡到的东西打上“stooping”的标签发布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时,发现词条内并无相关内容。她突然意识到,是自己把这个概念带到了中文世界。如今,她的社交账号已拥有近3万名粉丝、3000多位社区群友,关注这一生活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

  学术生涯经历使她萌生变废为宝的想法

  陈娇蓉与旧物循环结缘正是在宁诺就读本科期间。“记得那是在大二的暑假,因为我们宁诺的学生大三都要去交换,于是他们会把寝室腾空。我和室友走得晚,在寝室楼里闲逛的时候发现腾空的寝室还遗留下好多大家不方便带走的物品,觉得丢掉很可惜,就想着变废为宝拿来自己用。”陈娇蓉说,那次,她捡到了网球拍、壁球拍、台灯等物件,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捡拾旧物的快乐。

  而大三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换期间的一件事更是让她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想要旧物循环的种子。那时,陈娇蓉所在的校内宿舍旁住着一对老夫妇,一次放学回家时,她看到这对夫妇的房子前放了4把完好无损的木椅,一旁地上用粉笔写着“free to good home”(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家)。这让她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处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

  于是,在大三结束交换时,陈娇蓉并没有把在英国期间的生活用品直接转卖或者丢弃,而是采用一种继承的方式,将它们留给了下一年前来交换的学弟学妹们。

  从宁诺毕业后,陈娇蓉以优异的成绩被伦敦大学学院录取。这一次回到英国,她对英国的旧物循环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二手市场、慈善商店、古董店等旧物聚集中心成了陈娇蓉课余时间经常光顾的场所。此外,她还从一些海外社交平台了解到有博主会分享他们通过捡拾其他人不要的东西进行生活的故事。这不禁让她开始思考,在中国能否也能让这么多废弃的旧物变得更有价值。

  定居上海引领“stooping”风潮

  从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后,陈娇蓉选择回国,在上海定居,并负责哥伦比亚大学、普渡大学等诸多海外知名高校在国内的市场工作。和之前一样,她依旧保持着回收二手旧物的习惯。与此同时,她在下班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在路边被人遗弃的物品,有的甚至还能使用。于是,她开始尝试在街头转悠,将这些“宝贝”带回家。

  “置物篮、整箱的餐盘、老式挂衣架等等,这两年我捡了好多东西,很多到现在都还在用。”陈娇蓉笑着说,“‘stooping’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解压的方式,更为我节省了不少生活开支。”

  久而久之,她发现,路边更多的是被人悄悄扔掉的沙发、桌椅、浴缸、床垫,甚至是电动自行车。街边的物品实在太多,她决定分享这些信息,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今年6月,她开始对街边一些被遗弃的物品进行分类、拍照、标明物品状态和地址,并打上“stooping”的标签发布在社交账号。这是国内的社交平台上第一次出现这个词。

  “如果有人正好需要,可以根据地址尽快认领回家。”她在社交账号上提醒大家,垃圾不能过夜,如果当晚没取走,隔天会被市容作业车收走。

  经过几个月的经营,陈娇蓉的社交账号已小有名气。“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向我提供线索,我也拉了一个群,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并及时取走。”

  对于现状,陈娇蓉还不满足,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旧物循环的理念,让这些物品流动起来,为正好需要的人所用。

  宁诺可持续发展理念鼓舞她不断前行

  现在每天在街边“stooping”的陈娇蓉很难与名校毕业海归白领划上等号。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了这样一位“奇怪的人”?陈娇蓉表示,正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开放包容的环境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她。

  一直以来,宁波诺丁汉大学都致力于校园内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成立宁诺可持续发展项目小组。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宁波诺丁汉大学已持续开展了如“NottinGreen”“Nottingham Community Garden”“reUNNC”等众多创新的学生活动、能源和资源保护项目。

  “NottinGreen”社团通过传播知识和促进行动来提高师生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倡议。“Nottingham Community Garden”项目则是在学校内开辟农场,师生们可自行耕种蔬菜、瓜果等绿色植物,身体力行地传播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协同的价值理念。在宁诺的本科期间,陈娇蓉也多次参与相关讲座和活动,并深受启发。

  去年成立的“reUNNC”社团更是让陈娇蓉备受鼓舞,该社团通过鼓励闲置物品再利用和免费回收来促进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目前该社团已举办多次二手物品交换活动,还在校内设置多个闲置物品交换点,以促进闲置物品的流动。陈娇蓉也希望自己能与学校进行合作,将这一理念在校园更进一步传播的同时,通过社交平台将校内闲置物品的信息分享至校外,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旧物循环。

  如今,受到陈娇蓉的启发,国内不少同样热衷于“stooping”的年轻人们也纷纷创建相关话题。从上海到广州、北京、宁波等其他城市,这群有着相同爱好的人通过线上话题开展交流与信息共享。这种可持续及再创造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址:在街边看到有用旧物该怎么做?这位宁诺毕业生的生活理念与方式正影响不少年轻人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0836

相关内容

浙江教育资讯—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高教要闻—中国教育在线
浙大“智慧休闲”课程: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新路径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浙财大学生对旧家具进行改造 焕然一新送进社区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我在浙江淘旧书的地方
浙江宁波:有种幸福叫“15分钟生活圈”
助力资源循环利用 长三角地区加快生活垃圾减量化——浙江在线
孩子该做哪些家务?富春七小给出小学生家务劳动建议 —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每个幼儿园都在做生活教育,如何真正有儿童有深度有教育?
选择生活方式=选择一种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在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