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残疾儿童成长心灵
儿童心理发育阶段,家长要提供关爱和支持环境。 #生活常识# #育儿技巧#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原标题:用爱点亮残疾儿童成长心灵
日前,兰州市举行第五届“牵着蜗牛去散步”大型公益倡导活动,来自城关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十余家助残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特教老师,家长与百名心智障碍者手牵手,一起做游戏和漫步观景,让他们感受自然的美好,帮助和鼓励“小蜗牛”们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积极参加和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是推进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残疾人的社会融合能力、助力未成年残疾人康复的重要途径。城关区残联副理事长庞卫平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三个精确,以及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户外活动和残健共融等活动,让残障儿童在实践中懂礼貌、讲文明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切身感受思想道德教育。
做到档案精确。城关区残联抽调骨干力量,认真分析残疾人服务状况、需求动态更新等各项数据,在详细梳理个性化康复需求基础上,对辖区非持证儿童和持证残疾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为每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建立1份电子康复档案、1本康复服务手册、1份思想道德建设卡,做到一人一册、一人一档、一人一案,以保障康复服务、道德建设全覆盖。
做到底数精确。建成由区残联、街道、社区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的多级康复服务网络,依托卫计局与全区6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目录,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康复服务。以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龙头,联合8所民营康复机构承担儿童康复任务,形成了多渠道、广覆盖康复服务网,承担全省0至6岁残障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累计为317人次残疾儿童提供残疾筛查、评估、康复医疗、健康教育、托养和上门服务等医疗康复工作,同时在思想、人格、生活、行为、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全程引导,有效促进残疾儿童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做到服务精确。考虑到残障儿童在认知方面的各种障碍,在通过各类专业化康复服务和引导教育,加强辖区残障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残障儿童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以家庭为依托,以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为载体,对残障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双培育”,帮助残障儿童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过去一年来开展了“心手相牵、共享阳光”“童心齐绘画、共筑中国梦”“全纳4.2,同学一起走”等10余场主题活动,在康复中心工作者和特教老师指导下,助残疾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并让残疾儿童家长掌握各项教育方法。
(责编:焦隆、陈诚)
网址:用爱点亮残疾儿童成长心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1306
相关内容
咸安区残联:守护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对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应成为制度安排
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
心灵成长作文(通用20篇)
国外研究人员真有爱 专为残疾儿童改造玩具车
艺术治疗:用艺术点亮心灵
残疾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通用5篇)
【主动回应】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推荐】心灵的成长作文(精选20篇)
创意儿童房搭配 让灵感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