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提示软证书有安全风险

发布时间:2024-12-09 14:45

风险管理:软件可能有风险提示,帮助用户规避投资风险。 #生活技巧# #个人理财技巧# #个人财务管理软件#

银联提示软证书有安全风险日期:20090323   作者:   来源:生活日报  

    “究竟算是偷金库还是偷民宅?现在的法律界定得不清楚。 ” 针对不法分子窃取网上银行资金的行为,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昨日在“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的启动仪式上指出,法律对其定罪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而中国银联子公司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则提示,网银“ 软证书”存在安全风险。

    该负责人表示,窃取网银资金既可以理解为盗窃银行的资金,也可以理解为盗窃存款人的财产。前者是盗窃金融机构罪,比一般的盗窃罪量刑重得多。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以无期徒刑或死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盗窃3万元至10万元即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目前,各家银行的网银如果对外转账,必须使用数字证书或动态密码,其中数字证书运用范围最广。数字证书分为两类:一类存放在电脑里,称为“软证书”;另一类存放在类似U 盘的USBkey里,称为“硬证书”。出于方便和成本的考虑,普通个人用户偏爱使用“软证书”。(据上海证券报》)

     >>  浏览生活日报其他版面,回到版面首页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本版主要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大


·






网址:银联提示软证书有安全风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4330

相关内容

网络安全风险提示
常见网络安全风险温馨提示
招商银行-网银安全提示
15 个互联网安全提示和互联网安全规则
【风险提示】信用风险提示在市民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防范安全风险!市委网信办推出网络信息安全提示
银联联合各方加强账户风险防控 强化“睡眠卡”管理
注意10个风险!大学生交通出行安全提示来了
注意10个风险!大学生交通出行安全提示来了|安全公开课
网络安全提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