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辞职回老家,职场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4-11-12 01:55
本文系读者来稿,来稿请投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Cy

从北京离职后,我回到了家乡工作。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也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职场让渡。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某企业的商业板块,那里追求效率、美观、创意和收入的最大化。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不断和各类乙方公司社交推拉,见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种棘手复杂的突发状况。每年的绩效考核,我们都削尖了脑袋想让自己承担的收入数字漂亮一点,推广曝光量多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人如雨后春笋般的北京职场中站稳脚跟,而不是被残忍地拍在沙滩上。  

我的新工作,与这样的内卷、忙碌、精致大相径庭。它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办公室文职,只需要为领导班子服务,偶尔码个会议纪要,比起之前的工作难度就像是满级高手回来打新手村,不说信手拈来,反正从从容容就能搞定。   

《三十而已》剧照

从一线城市切换到小城市,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收入的腰斩。虽说不用租房,生活成本减少了很多,但缩水近一半的薪资还是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职位的薪金标准来源于个人能力、工作强度和城市经济,我努力宽慰自己并不是贬值了,而是这份新的工作不需要太难的技巧;并且上班族的工资天花板很低,尤其是我们文科硕士,可替代性这么强,同样的工作人家招个普通本科同样能干好,我有什么特别的呢?  

群英荟萃的大城市永远拥挤不堪,塞满了嗷嗷待“业”的优秀毕业生。像我们原单位,仅限985、211的硕士通过校招进入。只要能在公司里占据一席之地的,无一不是披荆斩棘、战胜了无数对手的狠人。每周例会上我们都会进行头脑风暴,向领导同事展示自己拉拢到的资源,和最新完成的业绩。在会议上,每一位同事都口若悬河、熠熠生辉,显得分外年轻有为,但是这也无法填满领导的胃口。我记得有一次会议临近尾声,部门总监看着我们摇摇头,表示不满:“你们还需要进步啊!这次我看了新一届招聘的应届生,一人能身兼多职,又会写又能干的,你们再不努力就要被淘汰咯!”领导说完拍拍屁股走人了,我和留下来的同事面面相觑,从彼此疲惫的脸上看到了一丝迷茫和惊恐。   

《二十不惑》剧照

这样紧绷的神经,让我在现在的单位里总是“用力过猛”。前两天部门主任告诉我,单位的几处空地需要放点装饰品。我来了点儿兴趣,这不就是我老本行儿常干的事嘛!我兴致勃勃做了套方案,灵感从Daniel Arsham的日晷艺术装置飞跃到朱敬一的国潮书法展,各类元素眼花缭乱,我还绞尽脑汁设立了不同的IP概念,夹杂着卖弄风骚的“诗意”。

第二天我信心满满地把方案呈交给主任,他刚看第一页,就皱起了眉头:“不行啊,这个我们做不了啊。”   

“怎么就做不了呢?”我有点急了。   

“你这个太高级了,咱们这都没公司能做,而且成本太高了!”主任还是摇头。  

懂了,原来是炫过头了。我面无表情的从网上直接搜了几张公园里摆的人形雕塑。主任连连点头,眉头也松开了:“对对,这样才对嘛!就得要这种土的!”  

至此,这项工作交给当地的工厂就结束了,搁到之前,怎么也得做个三四十张的PPT,过个三四轮的会议才罢休。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之前在北京上班,我从早晨踏进写字楼的那一刻,俨然就成为了一个工厂流水线上的人偶。言语举止都像被套进了模子,我不需要表现得像我自己,而是要成为体面职场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前台小姐永远客气疏离,她的目光,就像是一场冰凉严肃的洗礼,我只能同样报以点头微笑。偌大的格子间里,装着几十名敲打着键盘的同事,但室内永远一片寂静,落针可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在这所繁华城市的身躯下,在这个庞大公司的威压下,我内里的灵魂被不断挤压,只有到了深夜才能释放。  

回到家里后,这种被压迫的感觉荡然无存。我新入职的办公室里,算上我统共就6个人。大家还都是90后,没那么多职场里的弯弯绕绕。刚上班一个星期,主任就撺掇着大家吃饭唱K,比昔日几十个人的大开间里喧闹数倍。单位看守大门口的保安是位老大爷,在我出入几次后,就牢牢记住了我的脸,当我降下车窗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受宠若惊似的猛然站起,满面笑容向我挥手:“你好啊!你好!”   

《流星》剧照

这次和我同时入职的一位新同事恰好是我高中同学,也是从北京辞职回来的,我见到他时一脸惊讶,明明是二十多岁黄金年龄的高薪程序员,咋想不开到这小地方了呢。他倒是一点都不避讳,说自己是来体验生活的,目的就是感受不同形态的人生。我刚开始半信不信,结果入职培训的第二天,他自称体验够了,然后就飞快地离职了,回到了北京年薪四十万的工作岗位上。

对比前后的职场生活,我能够发觉自己失去了很多。复杂的工作环境、水平更高的领导同事,就像一把磨刀石,把我磨砺成具备一定能力的人。而现在我只能从自身督促自己赶上这个时代。但我明白不同的选择注定会伴随不同的失去:譬如在大城市,我失去了私人生活的高品质,离开了家人和爱人;在小城市,则失去了更多上升的可能性。“在哪里工作”一直是个复杂的命题,我无法评判哪一种生活是更好的,只能随遇而安、顺势而为。但是我会更建议年轻的群体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深思之后再做选择。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当然了,这两种职场生活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我依然要每天打卡签到,如果哪天想摆烂,被扣的工资条就会提醒我,我只是职场里一个小小的、无甚特别的普通社畜。

 排版:孙孙Boy / 审核:然宁

网址:从北京辞职回老家,职场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3215

相关内容

职场生存法则攻略
另类作业+亲子活动=逼着家长辞职回家?
职场有哪些生存法则
如何找到理想职场
职场 生活 人生
职场的生存法则15篇
职场生存法则15篇
职场人士要知道的职场生存法则
从“躺平”到“反职场骚扰”,2021年职场六大热词
「冷知识」陆期玩转职场篇 心理学 生存法则=职场老司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