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艺术与美不可辜负

发布时间:2024-12-10 14:33

生活乐趣与艺术审美密不可分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审美教育#

原标题:唯艺术与美不可辜负

图/哈维小波提供

“哈维小波”像一对“连体人”,一起经历并创造着

中式家具与哈维的印象派油画相得益彰,修复后的罗汉床气势雍容

家居的使用和艺术美观相结合是哈维设计必须考虑的地方。这件家具可以摆放在厨房门边,提供上菜的方便,同时,两边的小棍子,可以搭毛巾,是有创意的设计

床和沙发

衣橱

这张椅子看似西式,但是做工完全是中式的手工活

这件家具的设计灵感来自哈维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同时,在外型上,哈维又进行了改良。成为一件观赏和使用的艺术家居作品

哈维小波建造的小花园,红砖墙柱、透明屋顶,听雨赏风

当西雅图人哈维·韦斯特因“天子展”和小波结缘……

当西雅图人哈维·韦斯特还在当美术系教授、先后担任美国四家博物馆馆长时,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与中国古家具开始一段如此深的缘分;正如广州姑娘姚小波前往美国求学时,没有料到自己几年后将收获一段中西合璧的爱情,并走上一条终身领悟艺术与美的道路。

1985年,哈维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美术馆馆馆长和艺术家的身份来到中国,筹办赴美大型文物展“天子·中国宫廷艺术展”(下称“天子展”),从此进入对中国艺术之美的痴迷和探索之旅。“这是一个深坑,他沉浸其中,非常快乐!”在天子展中与哈维相识相知的妻子小波笑着说。天子展览之后,哈维与小波喜结连理,并定居广州,至今已有25年。期间,哈维潜心研究中国民间家具艺术,修复和设计家具,并不懈地向美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小波也在这些年中成长为出色的室内设计师。

看哈维小波设计的家具,你会读到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体味出西式的简约和舒适。而更重要的是,这不是“洋为中用”、也不是“中为洋用”,而是中西美学和实用性的融合,犹如阴阳八卦,你看不到界限何在,却无处不在。

如果说哈维小波在修复和设计家具、空间设计方面有什么理念,那就是“尊重”二字。“家具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他们有生命,有个性、可传代,是值得我们特别爱护的、值得留给孩子们的珍贵财产。家具是生活的美。”

▲哈维小波办公室,高低错落地摆放着众多中式家具,除了几个大件家具是修复的古家具外,多数家具都是哈维小波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民间家具后设计出来的新品

哈维对这个大柜的设计很用心思。这样的大柜很费工、费时间。但是因为它使用了中国的传统工艺,手工的制作和精雕细作,让这件家具可以传代

是谁做出来这些东西?

——哈维“触电”中国家具

哈维为何会对中国家具如此沉迷,并舍得花费20多年仍在研究、修复和设计它们?哈维小波非常乐意地向羊城晚报记者讲述了这个他们讲过千遍都不倦的传奇经历:1985年初,身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美术馆馆长的哈维,接到来自中国的邀请——希望他来中国筹办赴美大型文物展“天子·中国宫廷艺术展”(下称“天子展”)。在筹备展览过程中,哈维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做出来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人们往往关心谁拥有这些艺术品,而哈维显然对制造他们的工匠抱有更大的兴趣。

带着这个问题,哈维不满足于在故宫武英殿见识殿内许多无价之宝这个特权,他走访了22个省份的博物馆,并在1989年,把跨越2600年、来自中国22个省份的近300件中国文物运到美国展出,这是有史以来中美第一次合作举办大型文物展,据说“天子展”吸引了120多万人,神秘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各界引起轰动,而哈维则堪称将中国文化如此大规模传到美国的第一人。而当时,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身)毕业后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小波正是“天子展”筹备中哈维的助手,与哈维一起经历了整个过程,并以智慧和东方传统美赢得了哈维的钦慕。1989年10月,哈维和小波结婚了,哈维放弃了在美国如日中天的事业,跟小波来到广州。从此,他们像一对连体人,密不可分,大家对他们的称呼也变成了“哈维小波”,他们一起探索着中国艺术之美。

20多年沉浸手工作坊

——修复是对传统匠人的敬重

残破的“山西大柜"经修复后,又可以存活“几百年”

对中国民间艺术工匠产生好奇,哈维小波的注意力宿命般延展到民间艺术上。虽然起因是“哈维想装修广州的家,但在市场上找不到一件合适的中式家具,所以跟随浙江朋友去淘宝”,但深层根源,来自于哈维心中的好奇:“谁做出了这些家具”?

哈维小波从浙江到山西、西安等地,走了大半个中国,收集不同地域破烂不堪的古董家具,并从被誉为“雕刻之乡”的浙江东阳请来雕工师傅,加上传统的木工、铜件工,油漆等工艺,将古家具洗刷、打磨、修补、雕刻、上漆……还原出艺术家具初肇的样子。哈维小波说:“古人是第一设计师,我是第二、第三设计师,这些抢救、修复好的民间家具,有(山西)长安大柜、绍兴雕花床、浙江圈椅……还可以使用几百年。”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哈维小波的手工作坊。作坊内大批山西老榆木已经被开成片,正等待着被制作成家具。一位老师傅正在操作木料切割机,进行第二道细开;一位来自东阳的雕工师傅则在另一间房里,慢悠悠地一刀刀雕刻着一扇花板,台子上整整齐齐地排着4、50把尺寸、长短、刀口各不相同的雕刀。作坊里还放置了不少哈维从各地淘回来的旧物,广州的老门扇;西安淘来的明代榆木手推车、广州1997年中山五路扩建时捡回来的废旧路牌、木质信箱等五花八门的物件。小波说,收藏这些旧物并研究它们,是哈维的嗜好。

在作坊内,被修复的部分古董家具,和哈维小波设计制作的新家具微妙而和谐地共存一隅,工人们正在给家具刷漆。哈维小波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国民间家具凝聚着民间工匠及各个年代的智慧,因此修复时尽量回复原貌,让其价值回归。

哈维说,无论哪种修复,都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尊重。那些把普通木材变成艺术的民间艺术工匠,令他迷恋中国传统艺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样无法复制的民间艺术,而古罗马、西班牙或英国连皇室的东西都很容易复制,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吸引人之处。

探访哈维小波家居空间

——家具是生活中的艺术

在哈维小波50平方米见方的办公室里,高低错落地摆放着众多中式家具,除了进门的几、雕工繁复的床等几个大件家具是修复的古家具外,多数家具都是哈维小波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民间家具后设计出来的新品。颀长高耸的展示台,为了突出岳飞雕塑的俊朗气概,特地高达1.7米,让观者仰望其英姿;竹节形态的木质台灯架,是中国文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清雅;一套花色质朴、外形方正而无棱的布艺沙发,无声且忠实地蹲坐在中央,哈维小波已经用了十一年,崭新如昨,中式、西式混杂其间,但见不到一丝刺眼的地方,犹如哈维和小波,一高一矮、一西一中,如此登对、那般默契。

哈维小波的家居空间,中西合璧中处处见巧思。中式家具与哈维的印象派油画,都散发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散淡气质;乳白灯罩的西式台灯,犹如护卫踞坐在气势雍容的罗汉床一旁;中式床榻配上舒适的软垫,瞬时改变了拒人千里的脸色;房内圈椅的奥妙,拥有“坐上去才知道”的秘密——其弧度更贴合中国人的脊背曲线,古代“不适宜长坐”的缺点被巧妙避免。哈维将他对艺术史、绘画领域的积累,化之无形地挥洒在空间设计中,使空间虽小,却功能丰富,使用舒适,处处是景。

哈维小波说,目前他们租用的空间,13元/平方米的租金,搬进来时,基本上就是四面白墙,满屋的家具和装饰,让这一个屋子活了起来,增加了空间的附加值,正如他俩常说的:房子的外壳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子里面的内容。他们设计家具,就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和艺术,有品位的家具不仅启迪人的美感,而且潜移默化并留传给下一代。

哈维小波的这个观点,已经坚持了20多年。在这个居所之前的上世纪90年代,哈维小波曾在广州机场路一带租过一幢厂房,并将它打造成了中国第一代LOFT空间。那里曾收藏着他们从全国各地修复后的民间家具,推开雕花细腻的山西大柜的门,里面收藏着一个很西式、很现代的生活:烛台、红酒、咖啡壶……每一件古旧家具都不只是摆设,而是每天打交道的家庭成员。在中国家具中,没有丝巾架这一说,但哈维偏偏为小波设计出了一个丝巾架:下半截更像一个中式收纳柜,台面可放书籍,柜上的一格格架子便用来搭放花红柳绿的丝巾,一只简单的老榆木架,愣是生出旖旎的风情。那个有惊人美感的空间,因此被传诵为“可居住的博物馆。”

如今,尽管住所搬迁,哈维小波对居住空间艺术和美感的要求,依然一以贯之在他们的生活里。在羊城晚报记者的走访中,哈维小波还带我们体验了一番“小波花园”中的闲情逸致。在手工坊和办公楼之间狭长的院子里,哈维以小波的美感要求建起来了他们的小花园,红砖墙柱、透明屋顶明亮通透,花园的走道旁常年开着各种花草,两个亭子里各置一套风格迥异的桌椅,适合听雨赏风。其中一个亭子里,摆着四套哈维设计的鱼骨椅子,椅子和踏脚可分可合,形态童趣优美,坐上去贴身又舒适。这些细节,都在诉说着哈维小波的生活观。

家具亦是家庭成员

画家、博物馆专家、艺术史学家的身份,给了哈维优秀的艺术鉴赏力,而艺术史的专业积淀,又为他的鉴赏插上了史学观的翅膀。哈维认为历史是他最好的老师,他的进步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了解和研究。

哈维不想简单用“明清家具”来统称某一个时期的家具,因为中式家具具有明确的地域风格,山西的大柜雕工粗犷、色彩丰富,是北方大汉;江浙家具线条明晰、款式娟秀,像江南小姐;福建橱柜受外来文化影响,有伊斯兰风格的图案,似混血美女……每一地的家具,都藏着当地的文化、当地的风韵。

哈维小波见多了被使用几百年后、已经残旧破败的古董家具,“它们都曾经明艳照人、身上烙满了极富创造力的民间工艺!”他相信,家具的主人曾对它们充满爱,但如今却美人垂暮、终至破烂不堪。哈维小波把这些家具买回来,就像迎来一个受伤的孩子,他们给这个孩子洗澡,让它干爽休息;然后拆开,清除里面的虫卵、污秽,给它梳洗、重新安装铜件、穿上新衣(漆),让它恢复最初盛装的模样。这就是哈维小波给家具的爱。

这种爱,同样贯穿到哈维小波设计的新家具中。他们把家具看成未来主人将迎来的一个家庭成员,他们会根据主人的爱好秉性,度身定做。如,他们为一位要好的剧作家老友设计一张书桌,把她写过的剧和名字雕在书桌上,相信这个书桌将伴随她的主人及主人,成为值得珍视的家中一员;他们给一位小孩的家长设计儿童床,把小孩的姓氏雕上去,辅以“妙笔生花”等吉祥文图,传承父母之爱。

近年来,哈维小波家具一边继续着修复、设计、制作,但无疑脚步放慢。这对醉心中国文化的夫妻,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著书立说上。哈维的口头禅是“没有马马虎虎”。小波说,爱好+追求艺术与美的使命+挡不住的热情,让这对分不开的人儿在家居修复和设计的路上走了这么久、这么远,并还将继续携手走下去。

(实习编辑:江冬妮)

网址:唯艺术与美不可辜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34507

相关内容

吃货们的艺术:这个世界唯有艺术和美食不可辜负
艺术与美食皆不可辜负
梁苏杭:唯信任不可辜负
唯美食不可辜负:爱吃爱喝的生活乐趣与一日三餐中的幸福
美食不可辜负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下厨房》文案集锦
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吃货厨房的收纳秘籍
唯美食不负生活:探寻平凡里的美味与热爱
唯美食不辜负:如何让平淡的生活充满惊喜与温暖
人间不值得,但唯有美食与生活不可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