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强调雨水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系统韧性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城市规划#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
Climatic Adaptability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1. 引言
在我国,气候知识在城池选址、功能布局和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先周 [1]。气候与城市规划,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曾经相伴,依存而生,创造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壮丽景象。时光更迭,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工业文明的滚滚浪潮中,科技强盛,“无所不能”,气候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逐渐被忽略甚至遗忘。人与环境的矛盾不断显现,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今,我们提出生态文明的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气候与城市规划终又峰回路转,再续共生 [2]。
2. 气候与城市规划
从考古发掘来看,为什么建筑遗址一般都出土在向阳、凭山借水等地理环境比较好的区域 [3] ?因为在科技不发达的古时,没有空调和集中供暖,人们选地用于筑城池、建村落、造房子自然而然要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天时地利条件,最大化发挥自然的优势,创造避灾、便利甚至舒适一点的生活环境。枕山、环水、向阳的朴素唯物自然观被充分运用于城池选址、房屋建造中,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最大的适应 [4]。
这种适应自然环境的思想贯彻在营建始终,倘若细细解读,会发现其中蕴含不少科学道理。房屋朝向崇尚坐北朝南是建造的基本原则之一,由于中国地处赤道以北,朝南的房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为人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益处;同时,建筑的气口宜开在东方南方东南方,以便和煦的风吹进房间,调节室内气温。背山面水,屋后有靠山,宅前有福水,也是有着科学依据,即中国地处北半球,背山能使得寒冷的冬季风(西北风)被山体阻挡,面水能让夏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通过屋前的水体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以此达到调节场地气温之目的,形成良好的微气候 [2]。
古时由于科技所限,气候尚未形成一门科学,更无法从地球物理学角度阐述气候知识、解释气候现象,但智慧的古人凭着经验和对自然敬畏的感知,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气”决定着和谐,与营城有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5],从现代的角度来说,正是气候与城市规划。
气候与城市规划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气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城市赖以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都是建立在当地的气候环境基础上;同时城市中人类活动及下垫面的变化、建筑群的布局差异,都会对城市气候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城市局地小气候,影响城市的风环境和热环境。
3. 高强度城镇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古人虽受限于科技水平,却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因地制宜的大智慧;因此,我国古代城市形态多遵从当地气候条件、地势资源,营建出很多特色又宜居的城镇格局。如今,科技发展创造了现代文明,人们利用技术手段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将城市建设的密集铺张、无序无形;一味追求速度与发展的城市建设,快速复制、风貌趋同,却忽略了不同自然条件下各城市的自身肌理,导致千城一貌 [2]。
更严重的是,无序、过度的城市建设打破了自然约束,大量的人工建筑代替了原有的自然下垫面,造成了城市局地气候的显著变化,使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明显下降。例如,城市高密度建设和人类活动排放的热源,使得城市近地面空气温度比周边郊区温度高,形成“城市热岛”;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增加了城市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了城市的平均风速,从而减少了城市内部的空气流通效率,进一步加强了热岛强度、减缓污染物扩散能力,城市人也只能在恶性循环的气候条件下“霾头苦干、自强不吸”;此外,城市地表多为混凝土,渗透蓄水能力较弱,使得城市地区水循环与自然区域迥异,在短时强降雨情况下易发城市内涝,“看海划船”已成为我国城市暴雨发生时的真实写照。这些由城市建设引发的气候环境问题,最终影响人们生活的宜居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重拾气候适应性规划
如何既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又缓解甚至避免建设引发的城市气候问题,这正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城市建设及其结果常常是难以逆转的,我们必须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令城市建设更具前瞻性与预防性 [6]。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背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设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形态和格局;从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的韧性、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打造生态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要让“城市规划建设,气候评估先行”成为共识,这需要打破不同学科和行业的壁垒,气象学家与规划师需展开频繁、充分的交流讨论,在不同尺度的城市规划及其各个阶段,都应进行气候条件评估,论证其可行性。无论是城市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是街道小区以及个体建筑规划设计,应对气候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给出定量结果及应对策略,为城市规划、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等提供保障,确保优化城市规划布局。
以城市形态为例,由于城市形态和局地小气候关系密切,城市形态影响着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强度、影响城市扩散能力、影响局地暴雨中心落区等,所以城市的形态不能人为的恣意扩展,城市规划中需要“以气定形”,根据气候条件优化绿地、湿地的选址和设计。以海绵城市为例,核心任务是提高对降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只有切实掌握每个城市平均能降多少水、降到哪里、如何降,后期的规划、设计、施工才能科学合理,整个系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的“海绵”功能才能实现。
5. 为城市量体温、助消化
城市建设如同改造大自然的肌理,纵使大自然本身具有净化、调节能力,过度的开发也终将超过其承载界限;就好比皮肤小范围擦伤后会慢慢愈合,但如果是大面积的烫伤,若不治疗,皮肤将发炎、溃烂。目前,城市所产生的气候环境问题就是在向人们发出信号,热岛效应表示城市在发烧,静稳弱风说明城市呼吸不顺,暴雨内涝显示城市消化不好。
为缓解、改善甚至治愈规划建设所带来的城市气候的种种并发症,北京市气候中心联合相关机构成立了“城市气候评估创新团队”,融会先贤智慧,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代科技,倡导并宣传基于气候适应性和以生态环境为先导的城市规划理念;推动气候评估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全过程中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避免或减轻规划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局地气候的负反馈。
在过去的十年里,团队融合了气候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充分发挥各自在气象观测、气候分析、数值模拟、城市规划、遥感反演、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城市热岛、城市通风、暴雨内涝等形成了科学定量的城市气候效应评估技术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规划技术的革新,并在国内众多城市规划中落地应用,为我国城市规划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造了新的切入点,有力保障了城市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6. 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城市通风廊道”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中较为新颖与热点的话题,其规划技术正是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城市建设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热源,同时密集的建筑削弱了城市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热量不断产生却不能及时排出,空气污浊却得不到有效交换,使得城市微气候形成了恶性循环。此时,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的理念应用而生,但也引发了“吹雾霾”等误导公众的不当解读,事实上解决雾霾的根本是污染源的治理,不能寄予本末倒置的侥幸。
到底何为“城市通风廊道”?团队给出了解读: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规划之初,通过合理的气候分析,结合城市用地及布局,在城市中留出一定的通道,例如江河、湖泊、山谷等自然通风道,以及人工建立的绿地、水体以及城市主干道,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空气流动性、促进城郊空气交换,从而起到缓解城市热岛、降低建筑物能耗、提高城市宜居性的作用 [7] [8]。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通风廊道系统,可防止城市建成用地的板结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缺失,利于保持水土和动植物生态系统发展;更是把城市中气候品质高的土地保护、连通起来,确保用于改善城市局地气候条件的土地,在规划伊始得到及时、合法地保护与建设;最终将水、绿地、新鲜空气交织成生态网,提升城市整体的通透性和气候舒适度。
城市通风廊道体系就像叶子一样,一脉相承,又各自独立;它是一个系统,有多级别的融入,一级“引风”,二级“导风”,三级“串风”。从城市格局上来看,叶子的主干方向就是一级通风廊道,顺应当地主导风向,主要起到引风作用,把山水林田湖的新鲜空气引入城市。到了城市内部,风道就像叶子脉络,将风更好的导入城市内部的各个组团,起到导风散热作用,防止城市热岛连片激增和用地“板结”;到城市设计层面,通过地块合理布局、建筑错落排布等预留叶脉纹理,让新鲜空气能惠及更多更深。
一座城市的通风廊道如何构建?团队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首先要弄清风从哪里来,这需详尽分析当地年主导风、季节风、山谷风、水陆风等;其次明确风到哪里去,即对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城市小风区及热岛聚集区;最后寻找城市脉络,通过通风潜力评估技术甄别出城市中通风潜力较大的带状区域,结合城市规划布局,构建合理的通风廊道,连接城市生态冷源,贯穿城市小风区和热岛区;以期提升局地空气流通性,分割城市热岛,防止热岛加剧和连片发展。
团队明确表示,通风廊道构建并非大拆大建。通风廊道是在尊重城市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划定。针对城市现有通风环境较好区域要进行保护和修复;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将尽量保持空间的开阔程度,保留和增加生态用地,控制建设规模、建筑高度、密度以及排布方式;对一些不利于廊道构建的关键节点,结合城市功能疏解和综合治理,逐步更新。
Figure 1. Urban ventilation corridor planning in Beijing
图1. 北京中心城区通风廊道规划方案 [9]
在最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北京中心城区通风廊道规划”作为24幅图之一被列入总规(见图1),这也是团队两年的成果结晶。通过对北京风环境、热环境、通风潜力全面评估,以及对代表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和实地观测,验证通风廊道对局地气象环境的改善作用;并多次和规划部门对接,最终在北京中心城区划定了5条一级通风廊道和10余条二级通风廊道系统 [9]。研究成果的落地实施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这表明气候评估在城市规划中认可、采纳,未来将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8YFB150280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61100002716028)、北京市气象局科技项目(BMBKJ201901011)和北京市气象局“新时代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共同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网址: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0272
相关内容
智慧气象与城市规划:气候适应性设计基于“生物气候场效应”的城市户外生活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
城市空间与气候适应性设计
城市游憩绿地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解析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三:气候适应性设计创新实践
“寒地城市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主题沙龙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深化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四十二:气候适应性与空间品质提升
寒地建筑场地规划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住宅小区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