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4-11-12 02:56

“你好,吃饭吗?可以点半份菜哦,这样就不会吃不完浪费了。”世界杯期间的夜晚,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黄岩街头的餐馆里也忙得不可开交。100多家餐饮店组成“半份菜联盟”,在顾客点餐时总会暖心地提醒一句“吃多少点多少”,餐桌上还放着“你光盘我打折”的号召。虽然每天用餐量庞大,但浪费现象却比以往有明显减少。

拥抱绿色生活方式

从日常点滴开始

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近日,黄岩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提出“出门五件事”的概念,广泛开展“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公益节能”“关爱自然”5项全民行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强烈意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在这个过程中,黄岩每名公民都没有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他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

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大街小巷提倡节约适度

在黄岩青年西路塔院头路口的凯福西饼烘焙店,一台特制的“爱心冰箱”醒目地放在门口,吸引了不少人。

“我可以拿个面包吗?”6月22日下午4时,环卫工张大姐走进店内想乘会儿凉,看到冰箱门上的“爱心共享”字样,好奇地问。

“当然可以,每人拿一份。”店长胡春梅迎上去,帮张大姐拉开冰箱门,“我们卖不完的面包和蛋糕,每天都会放在这里,你们可以免费拿,但不要浪费了。”

最近,黄岩数十家烘焙店的店员,都会在每天早上和下午,往冰箱里放置食物。胡春梅说,以前店里每天撤柜时,一些面包、蛋糕都还在保质期内,丢掉十分可惜,就想到要送给有需要的人。“爱心冰箱”既避免了食物浪费,又传递了社会关怀,成为当地的一道温暖风景。

“一件小事,反映的是社会的大变化。”黄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钢说,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文化等逐渐内化为百姓的普遍自觉。在看到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后,当地政府想到要把这些“小事”进行梳理、总结和提升,便有了“出门五件事”这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就是老百姓走出家门口最常做的五件‘小事’,我们经过讨论和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为‘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公益节能’和‘关爱自然’,这些已经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提出至今,“出门五件事”已成为黄岩的一项全民行动。除了“爱心冰箱”,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爱心小屋”“爱心书亭”等,从提供富余食物到旧衣物、旧书籍等,全民节约的氛围日益浓厚。节约适度的风潮,不仅牵动了整个社会,还吹进了校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北城街道王林小学的学生们,常常把“吃饭要吃干净”挂在嘴边。自学校开展“光盘行动”以来,王林小学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师生珍惜粮食,推进节约校园建设。“通过班会、红领巾广播站、班内课等形式,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习惯。”校长戴振伟说。

“大家都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严钢说,黄岩还将杜绝浪费的落实情况,纳入道德诚信系统,引导全区4.5万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每日安排专人在机关食堂开展监督劝导,对浪费严重、屡教不改的党员干部,录入其个人道德诚信系统并予以扣分。

绿色低碳融入城乡生活

家住黄岩城区锦晖小区的陈女士,每天要换乘两班公交车上下班,在一小时内可以享受免费换乘,还能在“台州行”手机APP上随时查看公交车到站时间;同样家在城区的朱先生,每天骑自行车出门,骑车减少的碳排量经公式折算成“绿树”量,每月能获得一定奖励。光是绿色骑行,全区群众一年骑行总时长超过1亿分钟,折算“绿树”近29万棵,借还车次同比增长10%以上。

如今在黄岩,绿色越来越融入市民生活。在城区的玫瑰园小区,居民孙陆帆每天下楼倒垃圾时,已能清楚区分每个垃圾桶的正确投放。居民楼下黑色、绿色两个垃圾桶,代表着厨余和非厨余垃圾,而小区门口一字排开的4个蓝色垃圾桶和一个红色垃圾桶,则是智能分类可回收垃圾箱,上面分别写着“纸张”“塑料”“金属”“玻璃”和“有毒有害物品”。

“社区每个月会给我们发30个绿色、30个黑色垃圾袋,都是可降解的垃圾袋,从源头控制垃圾污染。”孙陆帆拿着自己家的垃圾分类智能卡,扫描二维码就能开箱扔垃圾,纸张2.41千克、塑料瓶0.18千克……每次开箱时,会显示一条积分信息,提示本次投递可回收物的品种、重量和相应累计积分。

“通过智能化管理,我们可以观察、分析居民投放的准确性。”联远智慧工作人员洪丽说,运用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库反馈收集数据,能及时有效掌握可回收物的回收情况以及居民的参与情况,同时,通过“以物换物”形式,建立居民家庭可回收物积分兑换制,引导居民做好日常家庭垃圾分类工作。

玫瑰园小区是黄岩城区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区行政执法局城管二科科长王晓盛告诉记者,黄岩全区正在准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今年将在107个小区推广,涉及近6万户居民,其中20个小区将安置和玫瑰园小区一样的智能垃圾分类箱,目前整个项目正在招投标中。

在城区,垃圾分类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在农村,推广垃圾分类也是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常抓的重点工作之一。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易腐烂和不可腐烂双格垃圾桶,澄江街道凤洋村推行垃圾分类家庭“甜蜜积分”制度,统一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利用红外传感器和监控视频识别恶意倾倒行为,每次正确倾倒可获得一个积分,恶意倾倒加倍扣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洗洁精、食用油等日用品。

全民参与关爱山川河流

9年前,黄岩人王金熙发起建立了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协会从当时仅有的5名成员,发展到了现在的1200多名成员;从原来的以退休老人为主,到现在的70、80后为主力。他感慨,“参与环保志愿的年轻力量越来越强了”。

在“出门五件事”中,“关爱自然”全城行动,被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提出,王金熙所在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桥街道的永丰河,黄岩人都不陌生。它是黄岩主干河道西江河的支流。无论是去公园早锻炼,还是到附近学校接送孩子上下学,永丰河都常常进入市民的视线。“以前这里的水很清澈,大家都会去打水用,后来水质恶化了。”河水的变化,王金熙都看在眼里。他和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等组成的300名志愿者,化身“市民监督团”,督促河道整治,目前永丰河氨氮、总磷等指标已下降三分之二,水质提升到Ⅳ类水标准。

“我们还对发现的乱倒垃圾、浪费资源等问题开展实地督查和劝导整改,拍照后马上上传到工作群,向责任部门反馈。”王金熙说,今年以来,“市民监督团”已集中出动10多次,发现和反馈问题80余起,这些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现在,黄岩区还活跃着1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他们全面发起“关爱山川河流活动”,细分网格“责任田”,组团开展植绿植树、护山护水、清扫垃圾等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万多小时,植树2000余株。

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已是黄岩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68岁的徐凤华,常在马路上劝导路人绿色出行。作为区慈善义工协会的创办者,他不仅开展义工活动,还承接了“爱心小屋”的值班与管理等工作,积极性很高。

关爱自然,热心参与,黄岩人正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办好“小事情”成就“大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区文明办主任蒋越帅表示,下一步,黄岩将继续以“出门五件事”为统领,抓细抓小抓实,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监制 | 唐   明       主编 | 庞世豪

责编 | 仲瑶卿       编辑 | 朱   斌

网址: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057

相关内容

什么才是家居的生活方式?离我们的家居生活究竟又有多远?
小鹏P7告诉你什么是生活美学
绿色生活方式演讲(精选18篇)
什么是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演讲稿(通用33篇)
什么是绿色出行?怎样出行才绿色
绿色的生活方式
生活经历作文(通用31篇)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值得一看!
生活经历作文600字(精选40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