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11 06:05

了解卵巢癌的最新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卵巢癌#

肺癌治疗 癌症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医生,不是说现在治疗肿瘤都用靶向药物了吗?你怎么还给我化疗?”

    “大夫,听说现在有种药吃了不掉头发又不会呕吐,你赶紧给我用吧,多贵都不怕!”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在肺癌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关于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种种“奇效”在患者中“越传越神”。

    对此,专家指出,临床存在大量盲目使用靶向药物现象,其实靶向药物并非适用于每一位肺癌患者,个体使用靶向药物疗效差异也很大,患者应理性对待,治疗前需咨询医生、做基因突变检测等以判断是否适合。

    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肺癌患者约80%为包括鳞癌、腺癌等在内的非小细胞肺癌,这些患者确诊时有85%左右是中晚期,约75%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手术根治性治疗机会、常规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也不甚理想。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因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不少患者都视其为治疗肺癌的一线生机。然而,恰恰由于靶向治疗是为攻击特异性靶分子而设计,所以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而能否在个体患者身上找到合适的“靶”以及能否在采用后控制肿瘤的生长,都是因人而异、因靶而异的。

    “很多靶向药物已被证明只对部分肿瘤患者较为有效,而剩下的则是微效和无效。”专家解释说,肺癌从发病机制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由吸烟所致,长期大量吸烟会引起K-ras基因突变,多为鳞癌、小细胞癌,目前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另一类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多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对这类患者效果明显,可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致癌信号的传输达到控制癌症的效果。因此有无K-ras基因和EGFR基因突变成为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

    “临床条件不同的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一样。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基因突变检测的结果,这样靶向药物才能找到合适的靶点并充分发挥疗效。”专家说,研究发现,女性、腺癌、不吸烟、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很高,尤其亚裔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0%至40%,高于欧洲患者的10%至15%。因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度敏感,这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确诊初期就选用特异靶向药物治疗,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网址: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1168

相关内容

三阴乳腺癌=治疗差?不能“一刀切”
mRNA疗法: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曙光?
面对治疗的压力,癌细胞也学会了“解压”。
肺癌晚期=生命进入倒计时?iNKT免疫细胞疗法成新希望!
治疗癌症针灸有功!针灸治肿瘤第一人来答疑
焦虑症能彻底治愈吗?什么治疗方法好?
肺鳞癌根治术中转移淋巴结清扫后的残基上的癌细胞怎么
胆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综述|音乐疗法在肺部疾病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9CSCO丨张力教授:肺癌EGFR突变患者的治疗未来可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