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时代,如何便捷乘坐公共交通?
乘坐出租车时,告知司机使用公共交通卡支付,更方便。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出行建议# #公共交通卡使用#
进入移动支付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只带一部手机出门的生活。乘坐公共交通是绿色出行的首选,那么,本文就来谈一谈顺便吐槽一下,乘坐国内的各种公共交通1
本文所指公共交通主要包括地面公交、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单轨、轻轨、有轨电车等)、水上公交(轮渡等)、经改造的通勤铁路(如北京市郊铁路、广清城际铁路等),不包括其他国铁线路、共享单车、出租车等。
时,都有哪些移动支付方式。当然,笔者才疏学浅,班门弄斧,如有错漏,还请指正。
NFC
NFC即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中文一般译为近场通信。都说“NFC赛高”,随着NFC功能向中低端手机下放,使用NFC便捷乘坐公共交通嘲笑那群二维码堵门党一刷而过不是梦。

虚拟交通卡
乘坐公共交通,使用交通卡当然是首选,大部分本地交通卡可以享受当地政策补贴下的各种优惠(如刷卡优惠、换乘优惠、累计优惠等等),而手机上的交通卡——虚拟交通卡就结合优惠和便利这两大特点。大部分虚拟交通卡需要先充值后使用,不能透支,需要押金或开卡费,有的充值甚至需要手续费,虽然有这么多缺点,但用起来还是真香。
根据虚拟交通卡背后的技术,可以分为嵌入式安全元件(eSE)、基于主机的卡模拟(HCE)、近场通信用户卡(NFC-SIM)三类,其中eSE技术由于安全稳定而广为应用。
在小米率先在智能手机上推出基于eSE技术的虚拟交通卡后,其他厂商纷纷跟进,展开了交通卡支持数量的“军备竞赛”。截至目前(2021年6月),以Huawei Pay交通卡支持的厂商最多,达到68种,vivo Pay交通卡紧随其后为59种,先驱Mi Pay交通卡支持54种,而以稳定免开卡费著称的Apple Pay交通卡目前支持17种2据消息人士称,大部分厂商通过第三方代理与通卡公司合作,因此在某一厂商上线某交通卡之后,其他厂商也会纷纷上线;而Apple直接跟通卡公司洽谈,且规定Apple Pay交通卡目前只上线地铁城市。
。而HCE技术则是Android手机的独占功能,作为eSE技术的补充,部分第三方App进行了适配。例如,微信推出了“腾讯乘车卡”小程序,使没有第一方交通卡支持的手机也能使用NFC乘坐公共交通。然而,HCE技术不方便之处在于,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解锁亮屏(部分还需要打开对应App),与eSE技术相比体验差距较大。作为三大运营商力推的NFC-SIM,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在eSE技术成熟之后日渐式微,很多地区都已经停止办理NFC-SIM业务。借着5G的东风,NFC-SIM最近又有复苏之势,中国移动最近推出超级SIM卡,将交通联合加载到“小蓝卡”中。不过,前有eSE虎视眈眈,后有eSIM釜底抽薪,NFC-SIM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技术原理离普通人有点远,相信大家也不爱听,下面说说离大家近一点的国内交通卡结算系统。境内交通卡目前主要通过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即交通联合,T-Union/TU)标准互相结算,而港澳台则主要分别通行八达通/Octopus、澳门通/Macau Pass3
和悠游卡/EasyCard4。


交通联合标准基于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是北京冬奥会的配套设施之一,最迟到2022年冬奥会以前,全国城市都将接入互通。官方列表已有303个地级以上城市接入交通联合,截至目前(2021年6月)仍未完成交通联合改造的地铁城市有:武汉、乌鲁木齐、温州、呼和浩特、太原,想不到曾经的交联毒瘤和西南双雄都已完成了改造。
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认准红绿双色的“交通联合”四字标志,便可以无缝使用交通联合卡。当然,不排除部分公共交通设施不按规定粘贴交通联合标识的可能,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交通联合卡异地使用有极小概率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俗称“翻车”)。
城市一卡通
作为前浪,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牵头的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即城市一卡通,City Union/CU)由于城市客运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变动而受到了降维打击,已逐渐退出公共交通领域,转向小额支付等应用。
不可否认,在TU出现之前,CU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便利,但由于加入的城市有限,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自己所持的CU卡是否能够异地使用。在CU鼎盛时期,异地互通仍以江浙地区5
指江水(长江)以南、浙水(钱塘江)以北,即苏南和浙北。
为主,上海公共交通紫卡能一卡通行。值得一提的是,澳门也加入了CU互通,因此上海紫卡目前仍然是乘坐澳门公交(
没错不包括那个连自己澳门通都不支持的澳门轻轨)一个不错的选择。部分城市仅加载了该标准并没有开放互通,而部分城市在加入TU后甚至退出了CU标准,主动关闭了CU结算通道。
当然,CU和TU的共存也给现在的异地结算带来了混乱,由于部分城市TU改造不完全,或优先级设置有问题,导致异地用卡报错。如著名的东南沿海某省会,在2021年仍然力推CU卡,且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使用部分CU&TU双标卡时会“翻车”,成为传说中的NFC堵门党。

银行卡挥卡
银联闪付作为本土卡组织,银联卡是国内持有率最高的卡片。银联将银联卡挥卡支付称为“银联闪付”,可分为“银联手机闪付”和“银联卡闪付”。银联闪付目前全部为联机支付模式,即收款终端需要联网,而之前需要通过线下圈存的脱机支付模式(银联称为“电子现金/UPCash”)目前已逐渐淘汰。同样,银联手机闪付也存在eSE、HCE模式之分,各家厂商力推的手机Pay均为eSE模式,而第三方App(如各大银行App)内的“云闪付卡片”均为HCE模式,不再赘述。

银联闪付在有出闸和入闸两次验证的公共交通系统(不止地铁,别忘了北京公交)下的结算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即预授权模式和脱机数据认证模式,普通乘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感知不到两者的差别。
预授权模式操作较为简单,即入闸时冻结全网最高票价(部分银行可能还会在此基础上浮),出闸时解除冻结扣除实际车费,因此卡内余额或可用额度需要高于全网最高票价。而脱机数据认证(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 即ODA,银联称为“地铁公交行业快速通关业务”(银联真会乱起名字,自己先把云闪付的意思弄明白了吧),支持实时脱机数据认证、延迟联机交易,即入闸时闸机记录你(加密过的)的卡号,出闸时再记录一次,然后在出闸之后的半夜发送扣费通知某时比对卡号完成结算。由于全程无需联机,因此闸机开门速度可能比预授权模式快,北京地铁甚至在银联闪付上线初期,出闸时不检查是否有入闸记录,因此闸机开门速度更快,但后由于误刷严重取消了这一设定。其他卡组织挥卡很遗憾,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上仅高雄捷运和桃园捷运支持Visa/Master/JCB卡挥卡过闸,香港部分巴士上也有应用。相信随着外卡组织被允许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也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方便来华的外国游客。有趣的是,由于其他卡组织允许eSE卡片在小额支付时无密码验证使用(说人话就是允许设置为类似Apple Pay“快捷交通卡”模式),使用起来与交通卡体验无异。

QR
QR全称Quick Response,俗称二维码,因其信息量大、高速识读、安全便利(能够定时刷新生成新码)的特性而逐渐进入公共交通支付领域,因此几乎没有硬件要求而很快普及,成为黄多人乘车公共交通时的首选。
在NFC如此方便的当下,很多人仍然选择二维码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二维码无需充值,能够先乘后付6
国内厂商已经在NFC交通卡上也已经实现了绑定银行卡自动增值。
,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压根没听说过NFC交通卡。
乘车码
乘车码顾名思义,就是乘车专用的二维码,这不废话。除了在三大红绿蓝国民级支付App——云闪付、微信、支付宝里可以找到,各城市就不支持红绿蓝非要你下载的自建的乘车App和其他进军公共交通想在交通领域分一杯羹的App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除了单程票,很多App还推出了基于乘车码的计时票和计次票,形式多样,任君选择。

常规的乘车码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来说些不一样的。
为什么这个乘车码非要我打开手机蓝牙?说的就是你,煤球大都会。因为使用了“二维码双脱机BLE蓝牙回写”技术,以实现手机和闸机在无网络状态下同样可以进出闸机,同时利用蓝牙的短距离特点防止二维码截屏转发出现盗刷、多扣款等支付消费风险。(摘自移动支付网和知乎)公交和地铁不用切换,一码通行?先森你刷的是地铁码坐不了公交。在一些城市乘坐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都要分别下载不同的App时,一些城市已经悄然整合了乘车码,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轮渡,都不用切换App、切换乘车码,真正实现一码通行。什么,交通联合进入二维码领域了?NFC党落泪。目前,已有城市自建App的二维码开始采用交通运输部技术标准,纳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体系,实行统一清算和管理,推测可能可以实现异地刷码。(摘自移动支付网)穿梭在城市之间,一个App也能搞定?其实开张交联卡也可以做到。在一个App内聚合多个城市的二维码,由上海发起主导的城轨易行平台吸引了很多城市的加入,在一个App内就能开通多个城市的乘车码,不过开通时需要绑定当地支持的支付方式并重新授权免密支付,使用时也需要切换到对应城市,便利性有待提升。付款码
付款码不如乘车码灵活,仅支持一次验证,因此主要用于票价固定的地面公交。
在部分没有开通乘车码服务的城市(更多见于中小城市),使用付款码乘坐公共交通也算是变相支持了移动支付。对于游客,使用付款码乘车无需提前开通、即开即用,似乎听起来也还不错。
可以看到,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真是“遍地开花”。问题来了,有这么多的支付方式,怎么知道我们要去的城市、要坐的车支不支持?下一篇文章,《大数据时代,如何便捷乘坐公共交通?》,敬请期待。
网址:移动支付时代,如何便捷乘坐公共交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3343
相关内容
便捷!汤阴乘公交支付方式多移动支付创新 生活更加便捷
移动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
手机支付改变消费习惯:移动支付的便捷时代
支付新时代移动支付究竟改变了多少生活方式
移动支付 如何既方便又安全
移动支付时代,如何防范风险?
手机如何支付:全面解析移动支付的便捷与安全
移动支付:便捷的手机支付方式及使用指南
如何使用和优化移动支付技术?这些技术对日常生活有何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