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定律
心灵成长定律1 《成为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卡尔.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根据心灵成长第一定律,我们自问一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生活在“被决定”之中,童年被决定,上学被决定,学什么专业被决定,就业被决定,所以我们很难感觉到自己,所以生活觉得没有激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许多版友在选择成长的过程中,也常常找不到方向,因为我们没有成为自己。
于是,很多父母将孩子以爱的名义去帮助孩子,为孩子做自己认为最好的决定,为孩子做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自己没有“选择”过,现在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回“选择”。只是因为自己“需要”---“‘爱’孩子”罢了。
心灵成长定律2 《人生来不是一张白纸》
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学家支持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的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乐、数学、秩序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重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一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相当多的父母常常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空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但是按照这一说法,孩子的那些敏感期行为又如何解释呢?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敏感期行为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声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不幸的是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
父母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我在心灵成长第一定律中举的那个吃饼干的例子。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块缺了一个角的饼干,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一样吃吗?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块完整的饼干,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缺角的饼干,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举了一个多动症的例子。其实多动症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因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心灵成长定律3 《关系胜于一切》
情绪智能(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一点已成公论。萨洛维(Salove)和玛依尔(Mayer)给情绪智能的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言之,情绪智能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能是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也就是说情绪智能决定于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亲子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如有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详见/d132029407.htm)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因此,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太复杂,心理学界采用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何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一方的角色的内化。
何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
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在6岁前基本建立,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自由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一段文字很抽象,我们在实践时怎么做呢?这就是----当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
举例如下:宝宝还不会走路,他看到地板的另一端有个红色的小球,宝宝很喜欢,决定爬过去拿到。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宝宝很辛苦,就把那个小球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宝宝抱起来,带宝宝去拿一个妈妈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爱对孩子的作用更加毋庸置疑,爱是一切的答案。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父母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我们《好版》的很多版友都有这样的感受: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假如我们没有学习过孩子的敏感期知识,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块完整的饼干?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所以父母需要学习和训练,理解孩子的正常探索行为,以提高自己的接纳度。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而拒绝,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前面那个案例,孩子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爬过去拿那个小球的。但现在,如果父母拒绝了,他就不去拿那个小球了,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内在的关系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而言,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爱,是被我们最多使用的文字。爱包括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Zhuanzhi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和溺爱相反,但也是严重失衡,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孩子就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
内在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优秀的好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这里引用一个心理咨询的例子: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这似乎很难解释,那么到底发生什么了?
通过心理医生咨询,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他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人。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都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一辆轿车里。亲人们对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分分合合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对上文总结一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去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心灵成长定律4 《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我们的外部关系--投射和认同》
本文将用到两个心理学名词:投射和认同。我将用我们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来说明这两个概念在本文中的应用。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在的关系向外的展现。这就是投射。
对方对你的投射如果被你接受了,或者你对对方的投射被对方接受了,这就叫认同。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简单的说: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但是在你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在外部关系中,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在这这个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6岁前就基本形成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多么重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也有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互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如果我们经常与一些温和、爱和宽容的人相处,他们对我们的投射,常常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一些冷酷的人,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想受这些人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用旁观之眼审视内在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内在的关系对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无比重要,直接影响我们的自我成长(成为自己)。
比如“自爱”,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
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发现接受自己,爱自己是那么的难?因为假如“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很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做不到还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我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人一定是假强者。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不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比如有些白手起家的老板,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他们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回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没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但是这类私企老板招的员工,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员工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投射与认同:
我老爸的一个朋友的小儿子小丁到南京工作了,工作两个月时,一次见到我,他和我说:“单位的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新来的,就像我是一个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他,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他投射他们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因为这些教训,小丁很容易受到影响。他说“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特别担心,我甚至会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他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他。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小丁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些人向他投射,是他们的事,而他认同这些投射,就是他自己的事。
小丁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我了解他的爸爸妈妈,他们一直就是这样对他的,他们几乎从来不夸他,而只是一味地挑剔他指责他甚至羞辱他。由此,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他的头上,是因为他的内心中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小丁非常痛苦,他渴望摆脱这种痛苦。我给他的建议是,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他时,他要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这就是“投射不认同。”
小丁这些同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所以,他们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瞧不起别人,要么是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们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你是否认同,就是你的问题了。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虽然,这个过程常常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但是它时时刻刻在发生。
阅读关键:
1、内在的关系模式决定我们的外部关系。
2、从内在的关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的个人成长。
3、和正向的团体交往,这个团体的内在关系模式通过投射认同机制,能在相当程度上让我们放弃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团体的影响力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
网址:心灵成长定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615
相关内容
身心灵修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晨曦心灵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
烟台市级法律援助爱心律师团和专家团成立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2000字(12页)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2000字
心理成长过程
《人民日报》推荐:个人成长的8条自律法则(建议永久收藏)
“呵护阳光心灵,护航健康成长”——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密码学院)举办2024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