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生活,合作区各校劳动课更“有料” 初中生要学煮饭炖汤修家电

发布时间:2024-12-11 23:36

电饭煲与电炖锅:煮饭用电饭煲,炖汤选电炖锅,各有专长。 #生活技巧# #家电使用技巧# #厨房电器搭配建议#

□本报记者 王晓君 实习生 李美琪

今年秋季开学后,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劳动课更“有料”,学生们在课程中解锁了各种生活技能。

“文”能制陶、缝纫,“武”会3D打印、创意编程,“内”通种菜养禽、煮饭炖汤,“外”可导游讲解、竞赛比拼……记者走访发现,这些种类丰富的劳动课程已逐渐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小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劳动课内容分为三大类

劳动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每类又包含不同的任务群。学生应当在初中毕业前学会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等多种技能。

记者走访了解到,新学期开学以来,合作区各中小学校紧锣密鼓地推进劳动教育,鼓励学生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并在创新劳动课堂形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典型课程,形成百花齐放的景象。除了课堂教学外,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特色社团活动、主题活动、比赛等。

10月19日,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来到珠海博物馆开展博识课活动,在历史文物的见证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地域文化教育。据悉,子期实验中学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导,统一安排博识劳动教育课,该课程已成为学生心中的“明星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按学段划分设计了陶艺、产业链、烘焙、劳动技术四大课程,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本学期,该校从季节的变化出发设计课程,比如一二年级主要以薄荷为原材料,制作相关的产品;三四年级主要以种植和学习运用劳动工具为主,每学期学习种植一种蔬果。

横琴一中注重各种劳动元素之间的整合,开展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的劳动教育。在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中,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9月主要是进行班级大扫除、环卫劳动,10月开展种植活动,后续将开展烹饪等活动。

横琴一小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家庭社会协同共育三个方面开展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开设女红、中草药扎染、陶艺、3D打印、VEX机器人等课程,同时开展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智慧小当家、“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主题劳动、“厉害了,我的爸妈”职业分享、“水云盘中,果然有你”水果拼盘创意活动、“文明公民,让爱流动”公益劳动等。

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小学将劳动课程与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传统节日、其他学科和主题活动结合在一起,打造多学科融合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劳动课堂。

多渠道解决师资和场地问题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课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发布,劳动教育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也越来越成体系。

记者通过多渠道了解到,当劳动课纳入课程表后,“缺老师”“没场地”成为多地开展劳动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尽管目前劳动课程的开发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各学校纷纷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家、校、社”三方合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课程,满足各学段的劳动教育需求。

记者走访发现,多所学校反映师资短缺是开设劳动课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高年级的课程需求提高及学生数量增多,劳动课任课老师短缺,目前暂时由另外学科的老师兼任。”伯牙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此,多所学校计划根据劳动教育要求持续组织系列教师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老师队伍建设。

子期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担任专业知识、技术的讲解与教学工作,搭建家校合作的新平台。横琴一小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合作,以采购课程服务的方式,由合作单位派遣中医生为学生开设课程,本学期的招生人数已远远超额。子期实验中学在开展机器人和无人机课程中,家长委员会帮助考察第三方创客培训机构,为学校推荐合适的人才。

为解决场地短缺问题,部分学校利用校内资源,完善教学设施。子期实验中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引入了包含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飞行模拟器、汽车模拟器、无人机、机器人和STEAM项目等多种高科技技术,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学习创造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期实验小学为了让学生体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在教学楼楼顶开辟了种植园地。原本朴素的楼顶如今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该校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种蔬菜、水果,体验播种、施肥、浇水、除虫和收获一系列种植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详细记录自己负责的蔬果生长情况,与科学课程相结合,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同时,该校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学生种植,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在蔬果丰收时刻,开展教师评估、自我评诂和学生互评,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框架和设计水平进行多元评价,表彰评选出来的“劳动小达人”。

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也是解决场地资源问题的一种方式。合作区各校均与不同劳动基地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伯牙小学组织学生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并与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合作培养“小小讲解员”。经过5个多月系统的训练、选拔,目前共有28名学生在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参与讲解。横琴一小与中医药科普基地、珠海自来水厂等实践基地合作,让学生以参观、听讲座、劳动实践等方式参与课程,扩展劳动体验。

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伯牙小学301班一位家长说:“劳动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04班一位家长说:“劳动教育可以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

还有家长说:“小朋友更喜欢帮忙做家务了”;“动手能力变强了,身体素质更好了”;“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了”……

自本学期开展劳动教育以来,不少家长反馈劳动课程设置的内容既实用又有效。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有的劳动教育模式有哪些优势?横琴一小的老师告诉记者,劳动教育课程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通过真实情景、任务驱动、跨学科知识传授等劳动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劳动情感的深度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促进劳动素养的培养”。

为了检验学生的教育成果,横琴一小采用“成长树”系统,老师对学生的劳动参与给予绿叶奖励,形成对该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除了日常的劳动课程教学外,学校还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科技劳动比赛。

“劳动技能的掌握只是劳动教育的初级要求,劳动文化的浸润与领悟、劳动意识的培育才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伯牙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劳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学校秉承融合传统文化、融合德智体美的“两融合”教育理念,从“读、赏、唱、写、演、做”等六个方面落实劳动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全面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横琴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初中劳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与升学挂钩,“但这不会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的负担,而是落实在实践中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

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合作区民生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区内各中小学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网址:从课本到生活,合作区各校劳动课更“有料” 初中生要学煮饭炖汤修家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7890

相关内容

教育部:今年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整理收纳
热搜第一!教育部:今年9月起,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煮饭炖汤,你怎么看
种菜、煮饭、修家电,劳动课回来了
热搜第一!教育部:今年9月起,每个孩子都要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
教育部发文,中小学生要学煮饭了!比如西红柿炒鸡蛋、炖骨头汤…
教育部最新规定!9月起,烹饪、种植等纳入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劳动课程......
劳动课让学生们学会耕耘体会生活
华东理工“美食与生活”课教学生体验劳动之乐
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习这些生活技能!
中学生劳动课做饭教案(精选5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