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色乡愁”!榆林:“绿色古董”焕发生机

发布时间:2024-12-12 07:45

绿色家居不仅限于新家,旧家改造也能焕发新生,实现绿色升级。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家居用品#

图片

原标题:守住“绿色乡愁”!榆林:“绿色古董”焕发生机

春夏之交,在榆林市佳县泥河沟村千年古枣园里,1100余株“高龄”枣树盘曲苍虬、吐露新芽,如“骑士”般伫立在黄河岸边。

这个占地36亩的千年古枣园,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成片人工枣林。即使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一棵棵枣树依然粗壮沧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图片

“枣园中有树龄1000年以上的30株,干周3米以上的枣树3株。其中最粗的枣树干周3.41米,至今仍可年产红枣百余斤。”从“红枣专干”到佳县古枣园系统保护办公室首席专家,高峰已经和红枣打了近50年“交道”。

1982年,为了普查红枣品种,高峰随身带着照相机、饲养皿、毒瓶儿、捕虫网等器材爬过一座又一座山,成为别人眼中“抓虫虫”的人,1994年,他发现了“藏”在山坳里的泥河沟村千年枣园。

图片

“古枣树群落是头一次被发现!”高峰一天到晚钻在千年枣园中,一棵棵反复观测、调查、研究,非常痴迷。他说:“不能只看表面,要钻在林子里仔细看。”经过鉴定,泥河沟村千年枣园“年纪”最大的古枣树有1300多岁。

“无论是野生酸枣、栽培型酸枣还是过渡型枣,泥河沟村完整地拥有各个阶段的枣树群落,这些宝贝能诉说过去的很多故事,是国家和人类之宝,要好好保护。”为此,高峰便在枣林里立了“枣源”碑。

图片

2014年,佳县古枣园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及佳县8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区域内总人口20.7万人,枣林面积41万亩,其中古枣树15.2万余株。

“古枣园系统内设有泥河沟村、木头峪村、荷叶坪村3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监测点,泥河沟村为核心保护区。”高峰介绍。

红枣树,被陕北人称为“铁杆庄稼”。以往谁家地里枣树多,就表示谁家光景好,也预示着红枣在陕北老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

泥河沟村村民武稳寿就是其中一棵1300多岁古枣树的养护责任人。他深情地望着枣树告诉记者:“家里修窑洞、供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靠一把红枣,作为古树养护责任人,我平时更要格外注意保护古枣树。”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然而,这些绿色“活化石”古枣树,也一度遭遇生存危机。

“枣树的天敌就是‘枣疯病’,也就是枣树的癌症。”近几年,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变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枣疯病愈发严重,当地相关部门对古树进行多次抢救性复壮。

“最当紧的就是减少枣疯病的传染和对枣树产业的危害。”高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看来,古树像一位老人,需要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

为了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佳县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古枣园防护围墙及枣源大桥等保护性工程。佳县林业局局长崔世宏说:“我们为古枣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对每棵古枣树都实行挂牌管理,落实了专人保护,保证其长久不衰,硕果累累。”

图片

佳县每年举办红枣采摘节暨红枣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全县建成红枣规上加工企业12个,生产出全产业链产品16种,远销海内外;成立佳县泥河沟世遗千年枣林专业合作社;建成泥河沟游客接待中心、乡村记忆馆……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千年古枣园文化,佳县全力打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群众捧起“文化碗”,吃上“旅游饭”。

“来村里看古枣树的游客越来越多,枣树真是我们的福树!”“是哩,民宿也越开越多,村里越来越有活力嘞!”……古树焕发新生,也为泥河沟村撑起一片发展新天地。

泥河沟村的古枣树保护是榆林市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个缩影。

图片

当前,榆林市有古树群70处4671株,古树1320株。其中特级保护古树55株。

2016年以来,榆林市针对树势衰弱,特别是濒临死亡的古树名木积极开展保护复壮工作,先后对榆阳区青云镇、定边县长茂滩林场、靖边县红墩界镇等地50余株古树和古树群制定相应保护复壮方案。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实施安装避雷针、病虫害防治、加装围栏砌筑树穴、施肥除草等保护措施,确保一树一方案。”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发伟说。

此外,榆林市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漏拾遗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完善古树名木档案,摸清所有古树名木的特征、树龄、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等。加强古树名木日常动态监测,科学保护古树,发现问题及时诊治、科学施策。

同时,榆林市依托林业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古树名木资源信息和位置信息,构建便于科学管理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我们对古树名木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还不够,群众对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度不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风尚,守护好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榆林市林草局副局长王立荣说。

绿荫渐浓,春尽夏初。一棵棵巍峨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生机勃勃,记录着驼城大地的“绿色乡愁”故事。

网址:守住“绿色乡愁”!榆林:“绿色古董”焕发生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0703

相关内容

古树复壮技术让“绿色文物”重焕生机
悉心保护“绿色古董” 上海古树名木重焕生机
榆林:发布爱国卫生倡议书 践行“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绿色能源驱动乡村焕新
山西“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守护历史根脉 留住乡愁记忆
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留住美丽乡村
曲美家居根植环保 传递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看普洱】绿色生活的思茅实践
绿色农业 扮靓乡村
绿色出行,让城市生活焕发光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