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 眠 小 知 识

发布时间:2024-12-12 08:05

《99%的人都不知道的睡眠真相》:揭示健康睡眠的小知识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睡眠管理#

睡 眠 小 知 识

2019-03-21 09:47浏览次数:928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

健康睡眠的好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保护大脑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保护身体健康。

有利于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的睡眠?

睡眠量:一般7-9小时

人体对睡眠的要求,一般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少年幼儿增加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这是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量(时间)的要求。

睡眠质量:半小时内入睡基本整夜不醒

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不梦少梦,不是多梦或噩梦;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环境干扰、惊醒,这是对睡眠质量的要求。

最佳睡眠时间:晚10点至晨6点

人类最佳睡眠时间应是晚上10点-清晨6点,老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一清晨5点,儿童为晚8点一清晨6点。这样的睡眠时间符合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长期违反这个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的制约,而发生失眠现象。

良好睡眠三要素:

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应该足够让睡眠者得到休息并在第二天保持清醒,一般新生儿婴儿每天的平均睡眠为16个小时,儿童为10小时,成人为6~8小时。

连续性:睡眠周期应该是无缝的,没有碎片。

深度:睡眠的深度应该足以恢复体力。

一般失眠与睡眠障碍的区别:

一般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这样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且白天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可称失眠。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出现短时间的失眠症状,并不奇怪,也不可怕,不必急于服用安眠药,通过自身调节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如果出现上述某种失眠症状,持续时间一个月以上,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明显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时,才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当称睡眠障碍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的典型症状:

入睡困难、难以持续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及职业功能。

成人睡眠的10条建议:

1.固定就寝时间和唤醒时间。

2.如果有午休的习惯,请不超过45分钟。

3.避免睡前4小时过量饮酒,不要吸烟。

4.睡前6小时忌咖啡因。这包括咖啡、茶和许多苏打水,还有巧克力。

5.睡前4小时不要吃过多的、辛辣的或含糖的食物。睡前吃点小食是可以接受的。

6.经常锻炼,但不要在睡前锻炼。

7.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

8.为睡眠找到舒适的温度,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9.排除所有干扰噪音,尽可能地消除光线。

10.床是用来睡觉的。不要用床作为一个办公室,工作室或娱乐室。

十二岁以下儿童的睡眠建议 :

1.每天晚上在同一时间睡觉,最好在晚上9:00。

2.制定适合年龄的午睡时间表。

3.建立一致的就寝规律。

4.让孩子的卧室有利于睡眠-凉爽,黑暗,安静。

5.鼓励孩子独立入睡。

6.睡前和夜间避免强光,增加早晨的光线照射量。

7.避免暴饮暴食和睡前剧烈运动。

8.在睡觉前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

9.避免咖啡因,包括许多苏打水、咖啡和茶(以及冰茶)。

10.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包括一致的进餐时间。

安眠药哪些情况不宜服?

孕妇忌服安眠药

哺乳期妇女 

年老体弱者  

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  

睡眠呼吸障碍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

喝酒后不宜服用安眠药

网址:睡 眠 小 知 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0823

相关内容

睡眠知识小科普
睡眠小知识
健康睡眠知识
必知的睡眠知识
科学睡眠知识
养生知识睡眠小妙招
睡眠小常识
睡眠真的很重要,这18个睡眠小常识你应该知道
关于睡眠的养生知识
睡眠科普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