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标签”为载体,助力低碳减排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4-11-12 04:10

  “低碳生活、低碳消费”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603883,股吧)所接受,从购买普通蔬果、化纤纺织品、燃油汽车,到购买有机蔬果、棉麻纺织品、新能源汽车...这些理念的转变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身体的危害。然而随着低碳产品逐渐增多,一些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了。例如曾经在各大电商平台爆红的 “小麦秸秆”餐具,受到了无数的推崇和赞扬,甚至被誉为塑料餐具的替代品,有的厂家还有专门的儿童小麦秸秆餐具,颜色和外观等都很吸引小朋友。但是小编仔细调查后发现,标榜着“天然无添加”的小麦秸秆餐具,实际产品材料中含有PP材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聚丙烯,一种常见的塑料。小麦秸秆餐具的初衷是好的,但它目前尚无成熟的标准等级,还处于无序生产的状态。有些小麦秸秆餐具是真正的低碳产品,有些只是增加噱头吸引买家。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害怕花钱买回来的低碳产品只是一个噱头?那么把低碳产品标准化,是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碳标签”,他来了!“碳标签”是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而制定出的标准,它标示的碳足迹数值,代表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产生的CO2排放量总和,“碳标签”能够促使消费者选购低碳、节能、环保的产品,努力实现低碳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碳标签正从一个公益性的标志变成一个商品的国际通行证。

  然而,我国国内消费品仍然迟迟未引入碳标签。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趋利心态还大于对环保观念的认识程度,碳标签推行要求生产者与消费者有足够的理性和保护环境与气候的意愿,并愿意为低碳减排事业支付因碳标签实施而导致的加价。而目前直观看到商品价格的上涨,普通公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低碳环保的观念,但是对价格的敏感也让他们不会选择这些存在环保溢价的产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推进“碳标签”的使用呢?王俊澎等认为,应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生活,从而打通“碳标签”制度的最后一公里,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大力推动一些日常消费品试行碳标签,为碳标签推广积累经验。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看,碳标签确实起到了引导公众低碳减排行为的培育,也弥补了在平时对公众环保教育的不足。鉴于全行业推动碳标签存在着标准不明晰、推广成本较高、公众接受难度大等问题,可以先从日常消费品行业入手试行碳标签,如矿泉水、卫生纸等快消品,在初步培育公众环保意识后再逐渐拓展“碳标签”的应用范围。

  2、尽快出台“碳标签”涉及的各项标准与规范。

  低碳之风越来越具象化为一个个产业标准,一方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各行业进行洗牌。西方国家在摸索试行“碳标签”的过程中都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与规范,我国在全面试行“碳标签”前应当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出面明确该行业涉及的各项标准与规范,将已有的环保标识整合起来。以卫生纸行业为例,对木浆纸、再生纸、竹浆纸等不同类型的分类标识并不明确,不同类型卫生纸造成的污染水平也没有广而告之,生产与销售规范也有所欠缺。

  3、与已有先行者“蚂蚁森林”合作,使“能量球”的核算方式更加科学。

  “蚂蚁森林”的使用群体非常广泛,且日活跃度较高,对启发公众低碳意识有着先行优势。“碳标签”在我国如果只是落在产品外包装上,则在当前环保意识相对淡薄的环境下对公众激励作用有限。将“碳标签”中集成的碳排放数据通过“扫一扫”的功能上传到社交网络,可以促成“节能减排”新风尚,从而潜移默化推动公众低碳观念的养成。

  责任编辑:严泽鹏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尊重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启真阁。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网址:以“碳标签”为载体,助力低碳减排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170

相关内容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ppt下载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范文
节能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行为.doc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活动方案(精选16篇)
重庆: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清华大学践行节能减排 大力倡导低碳校园生活
2022低碳节能减排活动方案(精选11篇)
提倡绿色生活,助力“双碳”目标
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