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济南二手商品市场 消费取代浪费,“互联网+实体”二手市场带动循环经济

发布时间:2024-12-12 10:57

环保二手市场推动循环经济 #生活常识# #环保生活Tips# #二手物品交换#

    二手物品的交换、买卖,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有助于为个人和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7月7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 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规划》指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鼓励在各级学校设置旧书分享角、分享日,促进广大师生旧书交换使用;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促进辖区内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近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多个学校、 社区以及二手商品市场,实地探访线上、 线下二手商品市场的运营情况和发展现状。

    社区跳蚤市场焕活空间大闲置物品线上交易受推崇

    记者在历下区开元山庄小区采访时了解到,2015年以前,该小区物业曾专门组织过二手物品交换、买卖的活动,号召居民在小区广场上设置摊位,借助跳蚤市场处理家中的闲置物品。然而,由于当时活动反响不大,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近几年就没有继续组织。

    “小物件不值得,大物件不放心”,是很多居民对二手交易接受度不高的原因。记者又走访了历下区文东街道羊头峪社区居委会、 市中区泺源街道科技街社区居委会,普遍反映出的情况是,社区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对于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换、买卖,他们不仅意识上薄弱,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诸多困难。

    尽管实体跳蚤市场在很多社区已销声匿迹,但社区内的闲置物品交换却没有停止。

    去年6月,市中区玉函南社区“闲置物品交换站”启用,至今已持续了一年多。在交换站内,记者看到,打印机、空气净化器、 电磁炉等以家用电器为主的闲置物品整齐摆放。许多居民表示,物品实体呈现,选起来更放心,交换站的生活小家电成色新、质量好,邻里互相谦让,交易氛围十分融洽。“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助推垃圾分类,通过对居民家中闲置物品的置换,让垃圾从源头上减量。”玉函南社区综合党委书记赵惠表示,交换站可买可换的交易方式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如今运转良好,居民参与热情很高。

    “用不到的婴儿床、花架等,我会在微信群里低价转卖,一般都能卖出去。”高新区万达华府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居民在小区闲置物品微信群里发布信息,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售闲置物品,售出率很高。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小区闲置物品群十分常见,居民线上发布闲置物品信息,线下交易,交易物品以母婴用品、家居用品居多。

    实体市场经营者多开有网店收售一体促进二手商品流通

    中山公园旧书市场是许多济南人共同的回忆,如今已开办了近 20年。每到周末,旧书市场上熙熙攘攘,成了爱书人、淘书人的好去处。该市场摊位集中、规模大、存在时间长,是如今济南为数不多有固定场所的实体旧书市场。

    一位在这卖了十几年旧书的柳女士告诉记者,周末来找她淘书的,既有常年光顾的固定客户,也有不少年轻人。“我们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也经营了十几年,和摆摊几乎是同时起步的,订单量远高于实体市场。”记者了解到,在济南的顾客,可以先在网站下单,再到中山公园取书,免去找书的时间和邮费。

    收售一体,是旧书市场许多摊主的经营特点。“济南需要回收旧书的客人,把书整理好后打个电话,我们都可以直接上门看书、选书。有年头的瓷器、手表、玩具、磁带等,都在回收的范围内。”一位摊主告诉记者。

    旧书市场上,许多摊位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一叶舟书店”的经营者介绍,他家专卖书法篆刻方面的书,在这个市场找不到第二家。“寻找店铺的定位很重要,要是随大流,早就没法生存了。为了寻找到适合的好书,有时从 5吨货里才能挑出 1000多斤。”

    山东大学校园集市开通打造安全便捷的校内二手交易平台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微信群,二手/求助/拼单/交友/分享生活。群内消息能够同步到所有微信群,山大几千人可看到。”这是山东大学校园集市的“自我介绍”。山东大学校园集市于6月17日成立,由山大齐鲁交通学院学生蔡发隆申请开通,目前用户数已达1200人左右。

    山大校园集市的服务对象不包括校外人士,这为交易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平台拥有身份认证功能,需要用到学生证来进行身份认证。”一名刚刚扫码进群的学生告诉记者。

    蔡发隆介绍,山大校园集市是一个校内垂直、线上线下结合的二手交易平台。集市拥有单纯的线上平台所不具备的便利性,不存在“中间商”,节省了物流成本。同时,群内会定期发布有关资金安全的温馨提示,引导用户谨慎进行大额贵重物品的资金交易。

    记者了解到,山大校园集市成立恰逢毕业季。以校园集市为中介,不同年级相互联系,班与班之间进行合作,为低年级学生与毕业生之间的二手物品交易提供了便利。毕业生或将物品低价出售,或直接送出,交换或交易的物品几乎覆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用品、四六级教辅书,到电子产品、电动车等,不一而足。“师哥师姐们特别好沟通,大家在校园集市这个平台上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将有价值的物品传递下去,我觉得很有意义。”文学院一位研二学生告诉记者。

    暑假期间,微信群内的发帖量保持在每日10个以上。“求一辆二手电动车”“出带吊牌夏装,爽快地送很多小礼物”“公共卫生专业收专业书”……帖子标题醒目,描述栏字数没有限制,还可以上传6张图片,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变废为宝,为闲置物品找到新家。

    下一步,山大校园集市计划借用校内场地,采取无人销售的方式进行二手交易。校内试点成功后,可以向周边辐射,将这样的模式带入更多的院校、社区。

    本报记者  郭延冉

    见习记者  贺小凡

网址:探访济南二手商品市场 消费取代浪费,“互联网+实体”二手市场带动循环经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1821

相关内容

探访多抓鱼:二手书市场如何开启循环经济新篇章?
二手经济崛起:互联网时代的绿色消费新潮流
推动二手市场发展 让循环经济转起来
闲置经济 “旧”市场带动新消费
观察︱旧市场里藏着新消费,二手经济不容小觑
互联网30年30物|二手经济崛起:互联网时代的绿色消费新潮流
循环经济兴起:二手市场成为绿色消费新趋势
转转消费市场分析:省钱+环保,二手商品全球“流转”
“互联网+回收”模式搅热二手商品市场
二手交易市场崛起:互联网+循环经济与创业者的新机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