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助推产业升级
节能补贴旨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碳排放 #生活知识# #节约生活# #节能补贴#
“碳交易”助推产业升级
戴明阳
2013年03月13日09:18 来源:中工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自2008年7月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碳交易是它们主要业务之一。像沃尔玛这样以“环保”“碳排放”为新的准入门槛的跨国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勾犇 绘
环保已经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词汇。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勤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计划在今年推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广东近日也相继宣布,拟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再一次“涌进”公众视野。
碳额度可以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环境专家解释称,碳交易就好比是物理中的质量守恒原理。假如碳排放的总量是限定好的,那么在这个框架内,就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碳排放。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碳排放“指标”。比如说今年全球限定排放100个单位的碳排放量,A国获得15个指标,B国获得10个指标,其它国家获得其余75单位指标。如果A国只排放了10个单位的碳排放量,而B国刚好排放了12个单位,那么B国就需要从A国购买2个单位的碳排量。
自《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明确具体的减排目标后, “碳额度”可以买卖成为事实。世界银行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达到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交易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
国内面临诸多困境
相对于较活跃的国际“碳额度”买卖市场,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却显得惨淡。
自2008年7月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碳交易是它们主要业务之一。
但经记者多方了解,绝大部分碳排放交易所自成立以来,碳交易方面收效甚微,有些交易机构甚至没有成功进行过一次交易。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交易惨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内交易机构从事碳交易的政策及态度不是很明确。
某交易机构负责人认为,除了政策不明朗的制约外,国内机构从事碳交易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首先审批程序复杂,碳交易业主收益获取慢。国家发改委只有一个相关部门管理着全国的碳交易项目,导致一个项目从启动到最后签发,最快也需一年时间;其次,企业业主对碳交易了解甚少;在诸多现实困境中,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是导致企业业主开展碳交易项目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原因。
业内专家认为,按照国际经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已经成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必须有银行、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在我国,受专业因素限制,除兴业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外,相关金融机构参与度很低,导致企业业主在开展碳排放项目时出现融资难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建立一种市场化驱动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和机制。”
倒逼产业升级
随着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入,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低碳”的“绿色供应链”已经形成新的门槛,中国企业不得不加以重视。
以沃尔玛为例,该公司早几年前就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
按每家沃尔玛直接供应商至少有50家上、下游厂商计算,将影响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都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与中国企业无缘。
像沃尔玛这样以“环保”“碳排放”为新的准入门槛的跨国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曾引起行业关注、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的主角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向厦门一清洁能源公司支付对价,注销了6266吨碳排放量,实现了碳中和。上海济丰花钱为自己的碳排放埋单,以确保自己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采购的目标企业。
上海济丰碳排放项目负责人孙蓓告诉记者,“国际上倡导绿色供应链,包装行业也是绿色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一旦行业建立起碳排放标准的准入门槛后,没有进行减排的企业将很难进入供应链,我们其实也是对未来进行精心布局。”
专家称,碳排放门槛将是未来中国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挑战,中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产业布局和商业模式,尽快熟悉碳排放交易的相关流程、模式,更早地应对国际上新的碳排放门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百万美元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中国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存在着巨大的空间,这当中也孕育着商机。以中国改造节能电网为例,就需要上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钢铁、水泥等行业,都需要节能改造,其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裁林健表示,低碳经济促进了替代能源技术开发,推动了低碳产品面世,催生了一批低碳企业,又引发了绿色融资的需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网址:“碳交易”助推产业升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3070
相关内容
优选好生活智能交易再升级 科技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居然之家携手上下游推进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
转转28小时减碳量抵过23.8万棵树一年 闲置交易助推低碳生活
中节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51万吨
闲置交易碳减排案例
【完善能效标准 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推广绿色家电 助力消费升级(倾听·绿色生产生活)
科技创新助推厨具产业转型升级
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推动家居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