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绿色金融认知及参与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4-12-12 13:37

绿色生活认知19:绿色投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项目。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绿色生活认知#

10月30-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其中,绿色金融是指以实现环境效益为目标,支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种形式。

其实,早在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就首次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随后,党的十九大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和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

经过8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

那么,对于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的绿色金融,人们的认知情况如何?都投资过哪些绿色金融产品?对于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人们还有哪些期待?为此,《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4200位受访者进行了深度的在线调查。

超过7成的受访者对“绿色金融”了解不多

展开剩余 88 %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股权、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当问及受访者“对绿色金融的了解程度”时,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绿色金融不太了解,45%、17%和9%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了解一些”“了解很少”和“不了解”;仅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了解”(见图1)。

从不同人群来看,“85后”选择“比较了解”的比例最高,占比37%;相比于其他城市,一线城市中的受访者的了解程度更高,选择“比较了解”的比例达39%。另外,从不同月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受访者更了解绿色金融,选择“比较了解”的受访者比例达到49%。

更进一步分析,虽然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绿色金融,但是受访者中表示“愿意通过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的方式,为社会或环境的积极变化做出自身贡献”的比例达到了84%,这说明绿色金融已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深烙印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绿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另外,当问及受访者“获取绿色金融知识或信息的渠道”时,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短视频”和“自媒体”排在前三位,占比分别为68%、56%和46%。除此之外,选择“金融机构宣传”“电视新闻”和“报刊”的受访者占比也分别达到42%、41%和17%(见图2)。

从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来看,“90后”对于短视频的使用比例最高,占比超过62%,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以“70后”群体为主,占比超过54%。

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内,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和自媒体牢牢占据着信息传播的三大主要渠道,这也符合当前人们主要通过手机获取相关资讯的阅读习惯。

“绿色理财”“绿色存款”更受青睐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当前“十四五”新发展格局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金融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在购买或投资过绿色金融产品的受访者中,调查数据显示,“绿色理财”“绿色存款”排在前两位,占比分别为62%和51%。除此之外,选择“绿色PE基金”“绿色债券”“ESG公募基金”“ESG信托”和“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的受访者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9%、38%、29%、22%和20%。

可以看到,“绿色理财”和“绿色存款”更受投资者青睐,占比均超过了50%。除此之外,投资过绿色金融产品的受访者,以一线城市中月收入过万元的人群为主,占比达到了70%。

更进一步,当问及上述受访者“投资的绿色金融产品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时,调查数据显示,占家庭年收入20%以内的受访者占了大多数,比例达到76%。具体来看,选择“0-5%”“5%-10%”“10%-20%”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8%、23%和45%。除此之外,还有19%、4%和1%的受访者选择了“20%-30%”“30%-50%”和“50%以上”(见图3)。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投资绿色金融产品,大多数受访者仍选择以小资金量参与,毕竟绿色金融产品的出现时间较短,相关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还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因此,对相关金融机构来说,未来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当前应审时度势,把握住机遇,开发出适应不同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尽力去提升相关产品的收益率。

“产品安全”“看好未来前景”为受访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的初衷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引领着相关金融机构去发展绿色金融,还扎根到投资者的心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走入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心目中。

当问及受访者“假如投资绿色金融产品,投资的初衷”时,调查数据显示,“产品安全”“看好未来前景”排在前两位,占比分别为51%和48%。然后是“能够为环境或社会做出贡献”和“收益率高”,占比为47%和41%。除此之外,38%和34%的受访者还分别选择了“资产配置需要”和“服务体验好”(见图4)。

另外,当问及受访者“假如投资绿色金融产品,比较青睐的投资渠道”时,调查数据显示,“金融机构App”排在第一位,占比为56%。然后是“专业的理财网站”,占比为49%。除此之外,选择“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亲朋好友推荐”“第三方平台”和“其他”的受访者占比也分别达到了44%、27%、26%和6%。

可以看到,在投资者心中,金融机构这一投资渠道仍是最值得信任的。与此同时,更多的受访者开始习惯通过App等在线渠道参与投资绿色金融产品,既省时又省力。这也符合当下大多数中青年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只要点一下手机,就能完成购买和赎回的步骤,既快捷又方便。

4成受访者计划配置“10%-20%”的绿色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理财、绿色存款、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箱”不断丰富,已经为相关领域的资金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问及受访者“未来计划配置的绿色金融产品”时,调查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绿色理财”“绿色存款”和“绿色债券”,占比分别为57%、52%和38%。除此之外,“绿色PE基金”“ESG公募基金”“ESG信托”和“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也是部分受访者的选择,占比分别为33%、25%、17%和17%(见图5)。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70后”选择“绿色存款”的比例最高,占比为61%,“75后”到“90后”选择比例最高的均是“绿色理财”。从不同城市来看,一二三线城市选择比例最高的均是“绿色理财”。从不同收入来看,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受访者更青睐“绿色存款”,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偏向于选择“绿色理财”。

在配置金额方面,40%的受访者计划拿出家庭年收入的“10%-20%”来配置绿色金融产品,29%的人配置比例在“5%-10%”。除此之外,14%、12%、4%和1%的受访者计划分别拿出家庭年收入的“20%-30%”“0-5%”“30%-50%”“50%以上”去配置绿色金融产品。

更进一步分析,无论从年龄还是从城市类型来看,选择“10%-20%”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而从收入来看,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受访者选择“0-5%”的比例最高,月收入3000-5000元的受访者选择“5%-10%”的比例最高,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10%-20%”。

“不了解产品特性”为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尚未形成一个标准、规范、完整的体系,这导致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动力不足。

对受访者来说,影响他们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的制约因素都有哪些呢?调查数据显示,“不了解产品特性”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占比为41%。除此之外,“安全性低”“产品不丰富”“收益率低”和“服务体验不好”也影响着人们的投资体验,占比分别21%、18%、16%和4%(见图6)。

除了制约因素,57%的受访者还担心绿色金融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虽然69%的受访者认为绿色金融有助于改善环境等问题,但如果相关绿色金融项目在宣传上夸大其词、言行不一,做出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将损害投资者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心。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

更进一步,当问及受访者“未来绿色金融产品需要完善哪些措施”时,调查数据显示,59%和54%的人分别选择了“监管部门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监管”和“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产品平台”。除此之外,选择“提升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知识宣传教育”和“制定更加规范的绿色金融产品说明书”的受访者比例也分别达到了51%、49%和48%。

对此,从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再到第三方机构,都需要“下大力气”去完善相关措施,从上到下形成一套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另外,对于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49%的受访者认为“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绿色金融将快速发展”;也有37%的人表示“短期来看,受多重因素限制,绿色金融的发展仍将不温不火;还有7%的人表示“金融机构缺乏内生驱动力,不看好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

更多内容请关注:www.data100.com

网址:百姓绿色金融认知及参与情况调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3147

相关内容

金融为民,赋能百姓美好生活
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情况调查
【热点】改变百姓生活:金融科技临“风口”
金融产品融入百姓生活
完善金融服务生态 满足百姓金融需求
华夏银行“生活金融”服务百姓
吉“享”如意 “建行生活”APP 让金融服务走进百姓生活
在食品消费全链条融入绿色理念 让老百姓的餐桌“绿起来”
交通拥堵、绿色出行与百姓便利
普及金融知识 共创美好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