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家·婚姻家庭微课堂】二孩家庭,和谐相处有秘诀!

发布时间:2024-12-12 15:24

遵守当地的婚姻习俗和传统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 #生活常识# #婚姻家庭#

二宝这个家庭新成员的到来,让大孩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家中独子变成了“哥哥”“姐姐”,随之我们发现很多大孩由原本的独立、自信、阳光变得粘人、暴躁、孤僻,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问题探析

Problem Analysis

1

关注重心的转移

随着二宝的出生,爸爸妈妈、家里的老人们往往都会将生活重心从大孩的身上转移到二宝身上。当照顾二宝的精力不够恰好又遇上大孩顽皮不已或心情不好闹情绪时,容易对大孩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当二宝逐渐长大,和哥哥或姐姐因为抢玩具等开始发生矛盾的时候,因为二宝小,爱的天平也会不自觉地向二宝倾斜,有的家人会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大孩,有的家人甚至还会直接抢夺下大孩手中的玩具递给二宝,只为哄他不哭......

当大孩看到之前还围着自己转的家人们一下子把全部关注点放在了弟弟或妹妹身上,觉得委屈、不解,继而心生嫉妒、愤懑,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觉得弟弟妹妹抢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情感得不到满足,就会对家人产生对抗心理,甚至对弟弟妹妹产生怨恨的态度。

2

情感陪伴的缺失

所谓情感陪伴,就是爸爸妈妈与孩子心灵的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家庭氛围,通过平等的对话、给孩子私人空间和时间、自主选择权等,传递出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能时刻感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但随着二宝的到来,曾经满满的爱却被转移了,有的爸爸妈妈甚至会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二宝的身上,而忽视对大孩的情感陪伴。比如曾经每天接送大孩上下学的妈妈不再有时间了,甚至将大孩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常住,为上学的大孩申请住校......这些都将导致大孩情绪的波动。

虽然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的期待和要求是不同的,但孩子的需求往往是相似的,那就是被看见、被重视、被关爱、被拥抱。当大孩内心产生不被看见的失落感和不被重视的孤独感,就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言行,比如打骂弟弟妹妹,大吼大叫乱发脾气,或者开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甚至导致自残、离家出走等家庭悲剧的发生。

3

不当言行的影响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二宝出生后,有的家庭关系不再和谐,问题的根源不是生二胎,而是能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正面的引导与管教。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或者家中老人的言行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准备生二宝之前,没有与大孩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大孩从心理上不愿接受有个弟弟或妹妹的事实;在二宝出生之后,对大孩有语言上的错误导向,比如家里老人会对大孩说:“你有个弟弟(妹妹)啦,爸爸妈妈都要忙着照顾小宝宝了,你就和我回家住吧!”或者邻居开玩笑:“妈妈生个小宝宝,就不喜欢你咯,以后就有人和你抢玩具啦!”这样看似好心或玩笑的话,却会在大孩心中留下痛苦的烙印。

解决策略

Problem Solution

二孩家庭,爸爸妈妈应该选择民主的教养方式,在二宝出生后不应该忽视大孩的身心发展,要给予两个孩子一样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培养大孩的责任感和榜样意识,培养二宝对哥哥姐姐的敬重之情。也许就能有效解决两个孩子的“争宠”问题。

1

提前做好大孩的心理建设

如果你是正在备孕或者二宝即将出生的妈妈,那就要和爸爸一起坐下来商量商量,可以和大孩一起,为弟弟妹妹的到来做些什么准备呢?这儿的准备包含物质准备,也包含心理准备。如果大孩不喜欢即将到来的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可以准备一些电影、绘本,通过一起看动画片、亲子共读故事等形式,让大孩感受到弟弟妹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推荐一个绘本故事《彼得的椅子》:彼得家里迎来了新生命,有了一个小妹妹,于是他在家里玩的时候不能随便发出大的声音了,大人把他的摇篮漆成了粉红色,爸爸还要把他的高脚椅漆成粉红色,哦对了,还有他的婴儿床。在大人还没有动他的小椅子前,他带着小椅子、玩具鳄鱼、小时候的照片和小狗威利离家出走了。哪个孩子不经历成长的烦恼呢?彼得的父母会怎样办呢?小彼得又会怎样做呢?

家有二孩,势必会争夺爸爸妈妈的爱,尤其是当二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大孩会觉得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东西,比如妈妈的拥抱、喜爱的玩具都要拿出来分享了。彼得有了小妹妹,父母把他的东西都给了妹妹,幼小的他没法接受,于是带着他自己的椅子离家出走了。那种不被看见的失落感、不被重视的恐惧感和失去关爱的不安全感,此时都会从大孩心中生发并累积成许多负面情绪。故事中彼得的妈妈和爸爸非常棒,他们没有教给哥哥应该怎么做,他们只是很自然地爱着两个孩子,反倒让哥哥释怀了。当看到彼得和爸爸一起为刚出生的妹妹粉刷小椅子时,那种爱是如此的温暖。

所以,孩子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个认知和成长的过程,咱们家长不用太心急。这样的绘本还有《跟屁虫》《我的弟弟是超人》《小凯家不一样了》《我讨厌弟弟》《写给爱哭的妹妹》,都是亲子共读的好故事,再推荐一部动画片:《奈莉和诺拉》,是一部讲述姐妹俩相互陪伴、共同探索自然,用智慧和爱解决生活中小难题的温情动画片。

在妈妈孕育二宝的过程中,尤其是感觉到胎动以后,可以引导大孩轻轻地触摸妈妈的肚子,感受那份生命的萌动,还可以带着大孩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和幼儿园或小学的同学一起出去玩,在相处的过程中,引导大孩和同伴友好相处,体会交往的乐趣,从而一起为弟弟妹妹的到来做好准备。

提前的心理建设能够让大孩从心理上做好准备,父母的积极教育和正面引导,也会使大孩对二宝的到来充满期待,有利于他们提前培养作为哥哥姐姐的责任心,增强角色意识,更有助于家庭中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的和谐发展。

2

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

随着二宝的长大,两个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父母在处理矛盾时,一定不能偏心。大孩虽然比二宝年长,但他也是一个孩子,并不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相关能力,他的生活及心理同样也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与关爱,所以家人们在对待和教育孩子时,需要保持同样的态度,比如不能因为二宝小,就可以任性挑食;不能因为二宝小,犯了错误就可以不接受惩罚;也不能因为二宝小,就要求大孩处处谦让。

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才可以令手足亲密无间,令家庭氛围和谐有爱。作为父母,要在尽可能满足两个孩子需求的情况下,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家庭公约,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让大孩安心,不会感到爸爸妈妈因二宝的到来而区别对待自己。

很多家庭成员会有意无意地将两个孩子的性格、同年龄段时期的能力做比较,贴标签。我们家外婆就经常会这样评价妹妹:“女孩子就是文静,你看她自己搭积木玩得多好啊,哥哥这么大时只会捣乱破坏”;或者说:“你看妹妹,口齿伶俐得很,哥哥小时候说话可没怎么清楚”。也许就是家人之间平常的聊天,但在孩子们,尤其是大孩听来,可不就是说我不如妹妹吗?所以那时我们家哥哥为此没少生过气。而有些家庭里机灵的二宝,还会“不失时机”地拿这些话来刺一刺哥哥姐姐,在大孩原本就已疼痛不止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当大孩认识到自己在有些方面可能不如二宝时,再被家人们这样一比较,会直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大孩与父母关系逐渐冷淡甚至僵化,对待二宝的态度也更差。

所以,爸爸妈妈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孩子的成长状态,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挖掘出大孩和二宝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并用“放大镜”去发现两个孩子身上各自的闪光点。在日常教育中也要以发掘两个孩子各自的优点特长为主,合理引导和纠正孩子存在的不足和缺点,避免将他们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

最后给二孩家庭的爸爸妈妈们推荐几本书:《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345个细节》《布教授有办法——读懂二孩心理》《二孩家庭: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

专家小贴士

希望各位父母都能不断学习,通过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及育儿能力。增强孩子对其他家人的意识,在相处中设定公约,都有助于提升家庭的和睦。

来源:南京妇联

原标题:《【和合之家·婚姻家庭微课堂】二孩家庭,和谐相处有秘诀!》

网址:【和合之家·婚姻家庭微课堂】二孩家庭,和谐相处有秘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3928

相关内容

合江县《和谐婚姻·幸福家庭》婚姻家庭辅导项目正式启动
家庭婚姻情感:如何维系美满婚姻和和谐家庭关系
让婚姻和谐 让家庭有爱
家人卦婚姻:家庭生活和谐美满
8个秘诀打造和谐家庭
【情感婚姻】家庭和美 夫妻相睦相处的秘笈
婚姻家庭辅导搭上“云课堂”快车
幸福婚姻和睦家庭秘籍
知心姐微普法丨《民法典》解读之婚姻家庭篇 为和谐婚姻保驾护航
如何经营一个幸福的婚姻家庭,教你婚姻幸福的秘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