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尾菜处理技术升级,变废为宝助力乡村“绿色”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农业实践#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陈雪莹 熊珺 和世玉
蔬菜基地里没有商品性的尾菜也能变废为宝了。3月15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武汉市正在推广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尾菜进行加工处理的转型研究,并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积极成果。这样变废为宝的农业新技术也将帮助农户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新技术落地为尾菜找到出路
3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里的工人们正在采收新鲜蔬菜,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废弃的尾菜。
“在没有现在的尾菜处理设备之前,基本上都是直接丢弃了,确实浪费很大。”基地负责人介绍,随着尾菜处理设备的落地,基地里的尾菜基本可以全部通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然后重新还田创造价值。“现在基地里再也看不到尾菜乱堆乱放的现象,同时还节省了尾菜清运和购买有机肥的费用,真是一举多得”该负责人说。
东西湖区是位于武汉市西部近郊,是该市最大的蔬菜产区,每年播种的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因为出产量大,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菜数量也非常大。“当地经营主体有的会将尾菜直接还田,这样就容易造成下茬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更多的经营主体会将废弃的尾菜当作生活垃圾处理,还要额外支付垃圾清运费,增加了经营成本……尾菜也由此成为了困扰当地蔬菜经营主体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对接,引进了智流膜堆肥技术,并且在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打造尾菜处理示范点,为尾菜处理寻找出路。
变废为宝助力乡村绿色建设
探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武汉市的尾菜处理示范点,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专门开辟了一片区域进行试点,一次可以处理20吨尾菜,处理周期约一个月。
“尾菜处理过程中保持干净清洁,不产生异味,堆肥的产品可以通过农机具直接施入田块中。”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称,第一批次的尾菜堆肥产品已撒入田块中,种上了苋菜,目前的生长状况明显比其他苋菜好。目前已进行第二批次尾菜处理。
可喜的是,在了解到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尾菜处理示范点运行效果后,东西湖区的其他经营主体也纷纷向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引进相关技术处理基地内的尾菜。
据了解,接下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将开始持续开展尾菜处理试验示范,研究提出尾菜处理技术指导意见,尤其是帮助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经营成本,为乡村绿色振兴提供支撑,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极目新闻)
网址:武汉尾菜处理技术升级,变废为宝助力乡村“绿色”振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5355
相关内容
农村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助力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电力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绿色食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新能源与乡村振兴:绿色能源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天水师范学院“五维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农村能源: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
挖掘乡村可再生能源的潜能: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畜牧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