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金融教育要“有趣有情有效”
□本报记者 方磊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让广大金融消费者享受公平、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尤为重要。
首先,金融教育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多层次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打造宣传亮点,提升宣传工作质效。线上,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银行等自有宣传渠道,推出形式丰富的消保学堂,通过原创动漫、视频等形式,增强金融知识科普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开展多渠道、广触达的消保宣传。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图文、以案说险素材、投教理财类短视频,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易理解的金融知识,提升金融宣教覆盖面及影响力。随着金融科技的日益发展,线上的教育可以更加新颖时尚,引发更多民众互动,比如开设游戏互动体验、金融知识自主学习有奖问答、消保微电影情景式教育等。金融机构建设线上多功能金融知识教育专区,这不仅是金融教育创新实践,也是构建金融机构个性化品牌的又一途径。
线下,金融机构可以加大户外多渠道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线下渠道阵地优势,全方位增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质效。通过金融机构各网点物理渠道发布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内容信息,在公众教育区摆放宣教资料,全方位渲染良好的氛围。比如,为了让消保传播更贴近生活,金融机构可以广泛于城市主要住宅楼盘、CBD中心区投放数字化活动宣传海报,传播金融消保理念。使得宣教信息触达更大范围的消费者,切实提升金融知识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金融机构要聚焦重点人群教育宣传,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金融课堂”,将金融知识可感、可触地送进更广大民众之中,金融机构要聚焦青少年、老年人、新市民和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金融机构可以走进校园,开展金融小课堂、金融教育趣味科普活动,现场为老师、同学们开展反电信诈骗有奖问答活动,同时讲解金融消费知识,谨防电信诈骗、“校园贷”等学生身边的金融安全问题。针对老年人群体,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宣传养老诈骗典型案例、防诈知识等相关信息,提高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防骗技巧。针对新市民,金融机构可以为项目工地农民工、企业新入职员工开展金融知识宣讲。
最后,金融机构要融合多元主题内容,打造特色化消保新教育。消保可以与文化融合,让消费者一边享受文化的熏陶,一边汲取金融消保知识。消保可以与运动融合,通过社区多种项目的友谊赛、社区趣味运动会、露营踏青等体育活动,因地制宜,为参赛运动员、社区居民及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提供消保知识宣讲及咨询服务,增加宣教的趣味性、有用性。
有趣、有情、有效,这是金融教育今后的努力方向,将有利于增强不同人群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形成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的金融知识普及与宣导。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 中国银行保险报,访问yuanben.io查询【1UK1HRIL】获取授权信息。
网址:记者观察:金融教育要“有趣有情有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567
相关内容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中国青年观察⑨)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孩子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共5篇)
小孩教育实用妙招有哪些(教育孩子有效的12种方法)
认识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有效倾听,才足以理解孩子
强化金融教育 共享美好生活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七种有效方法
宠物店观察记录:照顾小熊
幼儿园观察记录:一日活动观察记录
什么是儿童教育有哪些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