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发布时间:2024-12-12 20:56

宠物的饮食应该均衡,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生活常识# #宠物养护#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试题答案在线课程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不变,是晶体。物质在3—6分钟(即BC段)内熔化,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在12—15分钟(即EF段)内凝固,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选A

考点:图像分析;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泰州济川中学初三10月阶段检测物理卷(解析版)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海水和沙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小明观察的时间是 (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常青藤学校联盟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大丰实验初级中学初二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

(1)你认为__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甲或乙)。

(2)实验过程中发现.已加盖子,但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其中能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大丰实验初级中学初二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使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大丰实验初级中学初二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初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综合题

(8/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外形仿如真实冰块一般。感应发光冰块采用电池供电,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可放置于各类饮品中增添浪漫及神秘的气氛。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使用完毕后,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可以起到降低饮料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____(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

(3)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_________状态。

(4)根据文中的信息,在虚线框中画出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初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填空题

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可充电电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蓄电池充电时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储存起来。它工作时时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仙城联合体初三10月联考物理卷(解析版)题型:计算题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250N,每只动滑轮重为15N,绳重及摩擦不计。

(1)给你一根最大能承受60N拉力的绳子,画出能将重物匀速提升的滑轮组绕法;

(2)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它的机械效率最大为多大?

(提示:从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思考)。(本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网址: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6415

相关内容

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2)t1℃时.50g水中加入3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60g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④.①t1℃时.甲.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②t3℃时.向100g20%甲的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③t2℃时.升高丙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学校进行“注模 艺术品的展示活动.小闵同学制作一底部面积S=2×10﹣3m2.高h=0.15m的作品.将密度ρ=0.8×103kg/m3的某种液体注入磨具内.用了体积V=5×10﹣4m3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1,(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2. 2000Pa. [解析]试题分析: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实现“低碳经济 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α=53°和β=37°,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sin37°=,cos37°=) A.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4 ∶3 B.A、B两——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科学家设想利用NaOH溶液“捕捉CO2 .“释放CO2 .实现碳循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过程如下面流程图.(1)在捕捉室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整个过程循环使用除了NaOH溶液.还有循环的物质的名称:氧化钙.在该过程中生成的CaCO3沉淀和NaOH溶液.通�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 厕所清洁剂pH=1 B. 牙膏pH=8 C. 肥皂pH=10 D. 炉具清洁剂pH=13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小娟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图所示U﹣I关系图象.由图可得.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A,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9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A. 0.6 2.7 [解析]当U=3V时,I甲=0.3A,I乙=0.6A.则R甲==10Ω.R乙==5Ω,R总=R甲+R乙=10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食谱中.含有糖类的是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3)常用的铁制厨具.餐具等采取了防锈措施.请写出一种金属防护方法 .使用刀具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在家庭小药箱�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工业利用如下反应合成SO3:2SO2+O2=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t11005805t26055abt340cd5A.参加反应的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V2O5C.丙物质是O2D.d=15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