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

发布时间:2024-12-13 02:52

6-12岁儿童身高每年增长约7-10厘米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儿童生长发育#

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12岁学龄儿童阶段是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学龄儿童已经能够接受和理解食物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帮助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学习营养知识,了解零食特点,学会挑选健康零食,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由权威机构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特点编著而成,为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提供参考与指导。下面主要介绍6~12岁儿童零食指南的核心信息:

1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6~12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并容易受同学影响,产生从众的食物喜好。为此,家长和老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学龄儿童正确的饮食观,吃好三顿正餐,少吃零食。

部分儿童在上午学习的后半段经常出现饥饿感,原因与早餐吃的过少、过于单一或不吃早餐有关。因此,要保证每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吃饱。

一天当中零食提供的总能量不要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建议选择正餐中摄入不足的食物作为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水果、坚果。每天吃零食的次数要少,食用量要小。吃零食的时间与正餐最好间隔1.5~2小时。

2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学龄儿童身体代谢旺盛,为防止学龄儿童饥饿影响学习和运动,课间可适当吃一些零食。

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奶类食物富含钙、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E,以上几类食物是学龄儿童零食的优选。

Tips: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饮料≠液体奶;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可选择酸奶或低乳糖奶。

3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儿童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学龄儿童,学会在购买零食时参考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零食。

学龄儿童应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零食,这将有益于成年后的健康。

4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容易引起儿童偏食、能量摄入过多,增加龋齿、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家长应鼓励儿童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

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助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Tips:

1.

按一听饮料335ml计算,多数饮料含糖量可达38g。

2.

含酒精饮料会损害儿童的组织器官,并引起儿童行为异常;咖啡因可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和功能。因此,学龄儿童不应喝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

5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新鲜的食品含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而加工的食物通常添加糖、盐等调味剂,并可能损失原有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降低。

选择零食时,应阅读营养标签了解零食的营养特点,选择新鲜、营养和卫生的零食。

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选择营养丰富的零食。

食用前查看食品是否过期,同时观察卫生状况,确保食用安全。

营养标签示例(图片来源于网络)

6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淀粉含量高的零食易在口腔遗留残渣,如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牙菌斑的形成,甚至龋齿的发生。

睡前吃零食不利于口腔清洁,且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睡眠。因此,儿童在睡前1小时内不应吃零食。

学龄儿童要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养成早晚刷牙、吃完食物后及时漱口或刷牙的卫生习惯。

各位小朋友,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哦!

— END —

仅作分享,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成或反对,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

支持

责任编辑:

网址:6-12岁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9041

相关内容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发布孩子怎么吃零食有了最新科学依据
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
最新版儿童膳食指南来了,6
儿童青少年日常食养遵循6条原则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解读
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方案
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版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
【科爱营】青少年(14~17岁)一日食谱推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