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振动控制 噪声控制技术课件.ppt
音频设备噪音控制:针对不同设备,噪声消除技术各有侧重。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数码音频设备选购指南#
第五章 振动控制 第一节 振动的概念 第二节 描述振动的量 第三节 振动的评价和振动标准 第四节 振动的控制 第一节 振动的概念 第一节 振动的概念 振动是物体的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在该种运动中,物体总是围绕某一平衡位置往复运动。例如,钟摆的左右摆动;挑夫肩上的扁担的上下颤动;汽车在不平坦路面上行驶时的抖动等等。 振动分类: 振动按振动规律划分可分为周期振动和非周期振动。 周期振动指的是物体离开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每隔一定时间T就完全重复一次,这种振动就称为周期振动。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称作周期。 不具备上述周期振动特征的振动,称为非周期振动。非周期振动可有非简谐振动和随机振动(例如汽车的颠簸)。 振动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 自由振动指的是振动系统失去外力后的运动状态,如弹簧物体组成的体系在推力离开后,其继续进行振动。 受迫振动是指系统在周期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自激振动: 引起机械振动的激振力的来源主要为:旋转式往复运动的部件不平衡;磁力不平衡;部件的互相碰撞。在有激振力存在下的强迫振动,当外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称系统发生速度共振。在系统阻尼很小时,位移也发生共振,称为位移共振。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利用振动,例如利用振动传输,振动筛选,振动研磨,振动抛光等。在吸声结构中,利用共振来吸声,但在一般生活中振动往往认为是有害的,①影响设备的寿命;加剧磨损等;②对人有妨碍等。 第二节 描述振动的量 1.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描述振动的量,我们以简谐振动为例:简谐振动的数学表达式可为: 式中: X——物体的瞬时位移(是时间t的函数); A——振幅(最大位移); ω——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ψ——振动的初始相位角; 其中ω=K/M,K对弹簧系统来讲是弹簧的弹性系数;M是整个系统的质量。 评价振动另外有两个量——一个是振动速度,另一个是振动加速度。 根据简谐振动瞬时位移公式,经微分其瞬时速度: 振动的加速度,对v继续求导: 振动速度用来评价机器振动的大小(振动烈度),振动加速度常在评价与人体有关的振动中使用。 二、加速度和加速度级 在涉及影响人体的振动问题和环境振动中,表明振动大小的量常用加速度,一般不用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因此我们专门来讨论加速度和加速度级。 ①和声压一样,振动加速度值的大小通常可使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 设简谐振动的瞬时加速度为: 平均值 平均值为一个振动周期内的瞬时绝对值的平均值。 有效值指 有效值指的是一个振动周期内瞬时值的均方根值。 对于简谐振动: 在环境振动问题中,振动加速度的有效值是最重要的,它是表明振动大小的量,因此一般讲的振动加速度都是指的有效值。 人体感到的微弱振动,其振动加速度约为10-3m/s2,人体能承受的最强振动,振动加速度约为103m/s2,振动加速度的变化达到106倍。为方便起见提出振动加速度级(Val): 振动加速度级的运算和声级计算一样。 对于宽频带(或多频率)的无规振动,一般只考虑合成振动能量的大小,不计算其频率和相位的精确变化,因此其运算可按分贝的相加和相减法则进行。 例如 甲乙两设备产生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a乙,则 和声级的计算方法一样。 第三节 振动的评价和振动标准 一、评价振动的量: 振动对人的影响主要因素有: 振动强度、 频率、 振动方向、 人对振动的暴露时间等。 振动频率: 人能感到的振动频率范围为1~1000赫兹左右,其中30HZ以下为低频振动,30-100HZ为中频振动,100HZ以上为高频振动。1~100HZ为敏感频率,2~12HZ为更敏感频率。频率高于12HZ或低于2HZ敏感性就逐渐减弱。因此比较好的振动评价应表示振动的频率分布。 振动强度:描述振动强度可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对人主观评价来讲,研究结果一般用加速度为好;研究振动辐射噪声时,多采用速度;研究振动对建筑物,对机械结构损坏时,常用位移和速度表示。 振动可以有三个方向的振动,而人对不同方向的振动感觉不一样,因此应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 暴露时间长短不一,对振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二、振动对人的影响 振动对人的影响和人暴露在振动过程中的情况有关。 ①人体浸没在振动介质中(例如空气和水中高强度声波引起的人体振动),此时振动传递到整个人体的外表面或其大部分外表面。 ②振动通过人体的支撑面后,传递到整个人体,例如通过脚、臀部或斜躺的人体表面。 ③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个别部位,如头或四肢或通过振动的手指等。 ④振动对视觉的影响(如仪表振动、电视振动)。 对人最大的影响则在于共
网址:第五章.振动控制 噪声控制技术课件.ppt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9267
相关内容
第六章环境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ppt第一章环境噪声控制技术概述.pptx
环境噪声控制技术课件.ppt
室内噪声控制.ppt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策略的分析
多智能体的振动噪声前馈主动控制技术.docx
(最新整理)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DB11
十大噪声控制技术.docx
噪声控制措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