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应急救援小贴士——来自参与应急救援体验活动同学的温暖
参与慈善活动,如红十字会救援,体验到应急救援的紧张刺激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公益慈善乐趣#
近日安全馆体验活动,是校研究生会联合人民大学应急志愿服务队共同举办,两期活动现已成功结束,手动撒花~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场情况吧~
哇,应急队的蓝色衣服真的敲帅气
当然,更厉害的是队员们对紧急救援技术的熟习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应急队的同学们教给了我们专业的绷带包扎、实用绳结、CPR心脏复苏、灭火器使用等知识,认真负责,寓教于乐,大家真的是收获满满呢!感谢!
再来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一.绷带&三角巾包扎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应急队的同学们为大家展示了绷带、三角巾的常用方法,着重介绍了手掌包扎、肘部包扎等。
二.实用绳结教学
通过应急队同学们的耐心讲解和认真示范,大家掌握了一些常用绳结方法,有单八字结、双八字结、平结、反八字结等。
三.CPR心脏复苏术
及时有效的心脏复苏术,真的是可以救命的。应急队队员们为我们认真细致的讲解了步骤并做了完备的演示。
四 灭火器使用
应急队的同学们为大家演示了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向大家介绍了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啊~鼓掌~)
接下来让我们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听一下大家对此次活动的想法吧~
(灯光师准备)
小编:同学你好,请问你有什么素材可以提供给我写稿子嘛(可怜巴巴)?
你对我们这项活动有什么感悟或者建议吗(真诚求问)?
哲学院冯同学:通过学习如何打绷带、三角巾、各种绳结和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技巧,收获非常大,感觉受益匪浅,期待可以增设更多关于野外生存救援的活动,结合一些小游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公管于同学:以前在军训时曾经接受过相关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巩固了应急救援知识,如心肺复苏、如何打绷带等等,也学会了多种绳结的打法。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这种活动!
理学院某同学:讲解人员非常有耐心,讲的很详细,打结逃生这一块看起来容易,但是有不同的打法,其实学起来也不容易。伤口包扎也是,竟然有那么多讲究,人字形包扎,八字形包扎,三角巾包扎,都是有要求的,总之学习到很多!棒棒哒!
教育学院某同学:特别开心来参加了这个活动,虽然天很冷,但是人大应急队的师弟师妹们很早就到了在准备,志愿服务部的小伙伴也在门口等我们,很暖心!讲解人员讲的知识特别实用,而且很幽默,一点也不无聊,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也都很感兴趣地在学习,氛围超好!
小编:谢谢各位同学的参与和支持,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呢。(你清醒一点,又不是夸你)我们一定会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建议,改进我们的不足,把应急救援体验活动办得更有意义,希望以后同学们也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再次感谢大家!
谢谢Rucer们的支持~
欢迎继续关于研会以及研会志愿服务部后期活动呦~
两期活动合影:
第一期
第二期
常用应急救援小贴士:火场逃生总原则
1、首先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断决策。
2、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3、开门前应先用手触摸门锁。如果门锁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如果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烟雾钻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打开一道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
4、在较高楼层上的呼救声,地面上的人是听不到的,因为火场相当嘈杂。这种情况下应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以求得援助;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内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如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夜间则可通过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
5、穿过着火区域时,万一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不宜带火奔跑,以免加快空气的相对流动,从而增大衣物燃烧的火势。
地震逃生小知识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逃生
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地震发生在户外怎样逃生
1、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中国人民大学体验式安全教育馆是北京高校首个体验式安全教育馆,拥有消防互动与灭火演练区、心肺复苏体验区、逃生结训练区三大体验区。
预约通道现已全面开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预约起来啊!
要求:全校师生,以班院团形式,30人以下。
预约方式:
☑ 微人大预约:在微人大服务页面搜索“安全馆预约”表单
☑ 微信预约:直接点击文末链接(若丢失本推送链接,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安人大”或“RUC应急志愿”——点击“预约通道”菜单,即可重新找到此预约推送)
☑ 如有特殊情况请拨打电话 6251 1074 或添加微信 maqi35 进行咨询协调
安全馆地点:公共教学楼二楼西侧安全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00—11:30,中14:00—17:30,晚18:00—19:30
体验时间:90分钟
注意:为保证活动质量,请提前至少一星期预约
责任编辑:
网址:常用应急救援小贴士——来自参与应急救援体验活动同学的温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1828
相关内容
紧急医学救援应急救援安全小常识
日常应急救援知识.doc
应急处置与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公民应急救援科普常识
应急救援知识是现代人的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急救常识与生命救援技巧.docx
济南市社区应急救援站:科技预警+快速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