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条安装架、磁条组件、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pdf
电磁炉烹饪时,锅具底部应与磁条紧密接触 #生活常识# #家庭维修技巧# #厨房电器使用窍门#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58785.0 (22)申请日 2019.10.31 (73)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 鸡西路 (72)发明人 夏鹏李振合陈礼昌陈伟 王俊程志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刘佩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2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磁条安装架、
2、磁条组件、 烹饪主体及烹饪器 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条安装架、 磁条组 件、 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 包括与内锅底部相匹 配的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 底架, 开设有用于装配 第一磁条的第一安装槽; 侧架, 与所述底架的一 端相交连接, 且所述侧架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二 磁条的第二安装槽; 第一凸架, 与所述底架的另 一端相交连接, 且所述第一凸架上开设有用于装 配第三磁条的第三安装槽; 其中, 所述侧架与所 述第一凸架相对所述底架凸设于所述底架的同 一侧。 不但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 磁条与装配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磁条引导磁 力线; 同时还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三安装槽内的第
3、三磁条对磁力线进行引导, 以增加了正对锅底的 位置设置的磁条的数量, 从而电磁辐射效果较 佳。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211093329 U 2020.07.28 CN 211093329 U 1.一种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内锅(20)底部相匹配的支架(51), 所述支 架(51)包括: 底架(511), 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一磁条(60)的第一安装槽(5111); 侧架(512), 与所述底架(511)的一端相交连接, 且所述侧架(512)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 二磁条(70)的第二安装槽(5121); 第一凸架(513), 与所述底架(511)的另一端相交
4、连接, 且所述第一凸架(513)上开设有 用于装配第三磁条(80)的第三安装槽(5131); 其中, 所述侧架(512)与所述第一凸架(513)相对所述底架(511)凸设于所述底架(511) 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架(513)包括第一 架体(5132), 所述第一架体(5132)与所述底架(511)连接形成有用于允许第三磁条(80)装 配的第一入口(516), 所述第一入口(516)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与所述第三安装槽 (51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架体(5132)
5、正对所述 第一入口(51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暴露口(5133), 所述第一凸架(513)还包括第一限位部 (5134), 所述第一限位部(5134)配接于所述第一架体(5132)远离所述底架(511)的一端并 遮挡部分所述第一暴露口(5133), 并与所述第一架体(5132)界定形成所述第三安装槽 (5131); 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所述第一磁条(60)封闭所述第一入口(516), 并与 所述第三安装槽(5131)共同界定形成第三安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与所述 第二安装槽(5121)共同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
6、内锅(20)底部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 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槽(512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钝角, 所述第三安装槽(5131)的延伸方向 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51)还包括第二凸架 (514), 所述第二凸架(514)与所述底架(511)靠近所述侧架(512)的一端连接, 且所述第二 凸架(514)与所述第一凸架(513)相对所述底架(511)凸设于所述底架(511)的同一侧; 其中, 所述第二凸架(514)上开设有用于
7、装配第四磁条(90)的第四安装槽(5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架(514)包括第二 架体(5142), 所述第二架体(5142)与所述底架(511)连接形成有用于允许第四磁条(90)装 配的第二入口(517), 所述第二入口(517)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与所述第四安装槽 (51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51)还包括延伸架 (515), 所述延伸架(515)与所述侧架(512)远离所述底架(511)的一端倾斜连接, 所述延伸 架(515)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五磁条(110)
8、的第五安装槽(51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511)包括第三架体 (5112)及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 所述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与所述第三架体(5112)连接 并界定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 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60)通过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093329 U 2 所述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内; 所述侧架(512)包括第四架 体(5122)与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 所述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与所述第四架体(5122)连 接并界定形
9、成所述第二安装槽(5121), 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二磁条(70)通 过所述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51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条安装架 (50)包括多个所述支架(51), 全部所述支架(51)具有所述底架(51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 辐射中心, 另一端以所述辐射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碗状。 11.一种磁条组件(40),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磁条(60)、 第二磁条(70)及第三磁条 (80)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磁条安装架(50), 所述第一磁条(60)装配于所述第 一安装槽(
10、5111)内, 所述第二磁条(70)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5121)内, 所述第三磁条 (80)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513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条组件(4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槽(5111)与所述 第二安装槽(5121)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磁条(60)与所述第二磁条(70)相抵接。 13.一种烹饪主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锅(20)及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磁条组件 (40), 所述磁条组件(40)设于所述内锅(20)的底部用于引导磁力线作用于所述内锅(20)。 14.一种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主体(100)。 权利要求书
11、 2/2 页 3 CN 211093329 U 3 磁条安装架、 磁条组件、 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磁条安装架、 磁条组件、 烹饪 主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IH(induction heat)加热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于电饭煲, 此类电饭煲也因此被称为IH电饭煲。 0003 具体地, IH电饭煲是通过线圈接通交变电流, 直接对容器(例如电饭煲的内锅)进 行加热, 实现食物烹饪。 并且, IH电饭煲中还将磁条组件设置在线圈盘的下方, 使得磁条组 件中的磁条能够引导线圈盘通电后产生的磁力线
12、作用于内锅, 提升内锅的加热效率。 但是, 传统的磁条组件中, 正对内锅底的位置设置的磁条数量较少, 对磁力线的引导作用较差, 从 而导致IH电饭煲的电磁辐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传统IH电饭煲电磁辐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提供一种提升电磁 辐射效果的磁条安装架、 磁条组件、 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 0005 一种磁条安装架, 包括与内锅底部相匹配的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 0006 底架, 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一磁条的第一安装槽; 0007 侧架, 与所述底架的一端相交连接, 且所述侧架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二磁条的第 二安装槽; 0008 第一凸架, 与所述底架的另一端相
13、交连接, 且所述第一凸架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 三磁条的第三安装槽; 0009 其中, 所述侧架与所述第一凸架相对所述底架凸设于所述底架的同一侧。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凸架包括第一架体, 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底架连 接形成有用于允许第三磁条装配的第一入口, 所述第一入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 第三安装槽之间。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架体正对所述第一入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暴露 口, 所述第一凸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配接于所述第一架体远离所述底架 的一端并遮挡部分所述第一暴露口, 并与所述第一架体界定形成所述第三安装槽; 0012 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
14、槽内的所述第一磁条封闭所述第一入口, 并与所述第三安装 槽共同界定形成第三安装空间。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共同覆盖于至少部分所 述内锅底部的外周。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延伸方向 之间呈钝角, 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凸架, 所述第二凸架与所述底架靠近 说明书 1/7 页 4 CN 211093329 U 4 所述侧架的一端连接, 且所述第二凸架与所述第一凸架相对所述底架凸设于所述底架的同 一侧; 0016 其中
15、, 所述第二凸架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四磁条的第四安装槽。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凸架包括第二架体, 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底架连 接形成有用于允许第四磁条装配的第二入口, 所述第二入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 第四安装槽之间。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还包括延伸架, 所述延伸架与所述侧架远离所述 底架的一端倾斜连接, 所述延伸架上开设有用于装配第五磁条的第五安装槽。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底架包括第三架体及第一弹性固定部, 所述第一弹性 固定部与所述第三架体连接并界定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 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 磁条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固定部固定于
16、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所述侧架包括第四架体与第二弹 性固定部, 所述第二弹性固定部与所述第四架体连接并界定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装配于 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磁条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磁条安装架包括多个所述支架, 全部所述支架具有所 述底架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辐射中心, 另一端以所述辐射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碗状。 0021 一种磁条组件, 包括第一磁条、 第二磁条及第三磁条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 条安装架, 所述第一磁条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所述第二磁条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内, 所述第三磁条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0022 在其中
17、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第 一磁条与所述第二磁条相抵接。 0023 一种烹饪主体, 包括内锅及如上述所述的磁条组件, 所述磁条组件设于所述内锅 的底部用于引导磁力线作用于所述内锅。 0024 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烹饪主体。 0025 上述磁条安装架、 磁条组件、 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 在底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 在侧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在第一凸架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 第一安装槽、 第二安装槽及 第三安装槽均用于装配磁条。 如此不但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磁条与装配于 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磁条引导磁力线; 同时还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三安
18、装槽内的第三磁条对 磁力线进行引导, 以增加了正对锅底的位置设置的磁条的数量, 从而电磁辐射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的结构图; 0027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工作原理图; 0028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所包括的磁条组件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9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磁条组件的A处放大图; 0030 图5为图3中所示的磁条组件的剖视图; 0031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磁条组件的B处放大图; 0032 图7为图3中所示的磁条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33 图8为图3中所示的磁条组件中的磁条的结构图。 0034 烹饪主体100
19、锅体10 内锅20 线圈盘30 磁条组件40 磁条安装架50 支架51 底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1093329 U 5 架511 第一安装槽5111 第三架体5112 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 第一连接段5114 第一抵接 段5115 侧架512 第二安装槽5121 第四架体5122 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 第二连接段5124 第二抵接段5125 第一凸架513 第三安装槽5131 第一架体5132 第一暴露口5133 第一限 位部5134 第二凸架514 第四安装槽5141 第二架体5142 第二暴露口5143 第二限位部 5144 延伸架515 第五安装槽5151 第五架体51
20、52 第三暴露口515 第一入口516 第二入口 517 第三入口518 第一磁条60 第二磁条70 第三磁条80 第四磁条90 第五磁条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 现,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 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6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
21、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7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 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烹饪主体100及盖体(图未 示), 盖体盖设于烹饪主体100
22、上且与烹饪主体100之间界定形成烹饪空间。 具体地, 该烹饪 器具可以为电饭煲, 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烹饪器具, 如电蒸锅, 在此不作限定。 0039 下面以电饭煲为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仅用作 范例说明, 并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再者实施例中的图式亦省略不必要组件, 并 清楚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0040 参阅图1及图2, 烹饪主体100包括锅体10及内锅20, 内锅20可拆卸地装配于锅体10 内腔中。 并且, 锅体10内设置有向内锅20传热的加热单元。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 该加热单元 采用电磁加热方式, 具体包括设于锅体10底部的线圈盘30和磁
23、条组件40, 线圈盘30接通交 变电流后产生磁场, 磁条组件40中的磁条将线圈盘30产生磁场的磁力线引导至经过内锅 20, 使内锅20处于上述磁场中而被加热。 0041 参阅图3, 其中, 磁条组件40包括磁条和磁条安装架50, 通过磁条安装架50装配磁 条。 磁条安装架50包括与内锅20底部匹配的支架51, 以通过支架51形成包围内腔中内锅20 底部的磁条安装架50。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支架51为与内锅20匹配的条状, 且磁条安装架 50包括多个支架51, 全部支架5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辐射中心, 另一端以辐射中心向外辐 射形成碗状。 0042 参阅图4, 每条支架51包括底架511及侧
24、架512, 侧架512与底架511倾斜连接, 全部 支架51具有底架51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上述辐射中心, 具有侧架512的一端以辐射中心向 外辐射形成碗状。 这样底架511位于内锅20底壁外, 侧架512位于内锅20侧壁外, 支架51可以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1093329 U 6 包围内锅20底部, 为磁条提供更多的安装位置, 将线圈产生的磁力线更好的引向内锅20。 0043 进一步, 支架51还包括第一凸架513, 第一凸架513与底架511远离侧架512的一端 连接并凸设于底架511面向内锅20的一侧(第一凸架513与侧架512凸设于底架511的同一 侧), 如此由于第一
25、凸架513的设置, 支架51用于安装磁条的位置增大, 以便于进一步将线圈 产生的磁力线更好的引导向内锅20内。 0044 参阅图5及图6, 底架5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111, 侧架51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5121, 第一凸架513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5131。 磁条包括第一磁条60、 第二磁条70及第三磁 条80, 第一磁条60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 第二磁条70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 第三磁 条80装配于第三安装槽5131内。 即为, 不但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 60与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二磁条70引导磁力线; 同时还可以通过装配于第三安装 槽
26、5131内的第三磁条80对磁力线进行引导, 以增加了正对锅底的位置设置的磁条的数量, 从而电磁辐射效果较佳。 0045 具体地, 第一安装槽5111与第二安装槽5121共同覆盖于至少部分内锅20的底部的 外周。 0046 第一安装槽5111从底架511远离侧架512的一端指向底架511靠近侧架512的一端 的方向开设于底架511上, 第二安装槽5121沿侧架512倾斜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侧架512 上。 如此设置, 当将第一磁条60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 第二磁条70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 内时, 可以使第一磁条60与第二磁条70对内锅20的底部外周形成包绕。 进一步, 第三安装槽
27、5131沿第一凸架513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第一凸架513上。 如此设置, 当将第三磁条 80装配于第三安装槽5131内时, 可以便于第三磁条80沿第一凸架513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 对磁力线进行引导。 0047 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槽512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钝角, 第三安装 槽51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具体地, 侧架512相对于底架 511倾斜呈钝角, 第一凸架513沿垂直于底架511的方向凸出于底架511设置。 如此, 当第一安 装槽5111从底架511远离侧架512的一端指向底架511靠近侧架512的一端的方向开设于底 架5
28、11上, 第二安装槽5121沿侧架512倾斜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侧架512上时, 保证第一 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槽512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钝角设置; 且第三安装槽5131 沿第一凸架513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第一凸架513上时, 保证第三安装槽5131的延 伸方向与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0048 继续参阅图6, 进一步, 第一凸架513包括第一架体5132, 第一架体5132与底架511 连接形成用于允许第三磁条80装配的第一入口516, 第一入口516连通于第一安装槽5111与 第三安装槽5131之间。 如此设置, 可以通过第一入口516向第三安
29、装槽5131内装配第三磁条 80。 0049 进一步, 第一架体5132正对第一入口51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暴露口5133, 以用于第 三磁条80的散热, 第一凸架513还包括第一限位部5134, 第一限位部5134配接于第一架体 5132远离底架511的一端并遮挡部分第一暴露口5133, 并与第一架体5132界定形成第三安 装槽5131。 安装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60封闭第一入口516, 并与第三安装槽5131 共同界定形成第三安装空间(图未示)。 0050 进一步, 支架51还包括第二凸架514, 第二凸架514与底架511靠近侧架512的一端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
30、1093329 U 7 连接且凸设于底架511面向内锅20的一侧, 如此由于第二凸架514的设置, 支架51用于安装 磁条的位置进一步增大, 以便于更进一步将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引导向内锅20内。 0051 磁条还包括第四磁条90, 第二凸架514上开设有第四安装槽5141, 第四磁条90装配 于第四安装槽5141内。 通过装配于第四安装槽5141内的第四磁条90对磁力线进行引导, 进 一步增加了正对锅底的位置设置的磁条的数量, 从而电磁辐射效果更佳。 0052 进一步, 第四安装槽5141沿第二凸架514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第二凸架 514上。 如此设置, 当将第四磁条90装配于第四安装
31、槽5141内时, 可以便于第四磁条90沿第 二凸架514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对磁力线进行引导。 0053 第四安装槽51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具体地, 第二凸架514沿垂直于底架511的方向凸出于底架511设置。 如此, 当第四安装槽5141沿第二 凸架514凸出于底架511的方向开设于第二凸架514上时, 保证第四安装槽5141的延伸方向 与第一安装槽511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直角。 0054 进一步, 第二凸架514包括第二架体5142, 第二架体5142与底架511连接形成用于 允许第四磁条90装配的第二入口517, 第二入口517连通于第一安装槽51
32、11与第四安装槽 5141之间。 如此, 可以通过第二入口517向第四安装槽5141内装配第四磁条90。 0055 进一步, 第二架体5142正对第二入口517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暴露口5143, 以用于第 四磁条90的散热, 第二凸架5142还包括第二限位部5144, 第二限位部5144配接于第二架体 5142远离底架511的一端并遮挡部分第二暴露口5143, 并与第二架体5142界定形成第四安 装槽5141。 安装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60封闭第二入口517, 并与第四安装槽5141 共同界定形成第四安装空间(图未示)。 005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还可以通过第二入口517在第一安
33、装槽5111内装配第一磁条 60。 即为, 当将第四磁条90从第二入口517装配于第四安装槽5141内后, 通过第二入口517将 第一磁条60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 0057 参阅图6及图7, 在一个实施例中, 底架511包括第三架体5112及第一弹性固定部 5113, 第三架体5112与上述第一架体5132及第二架体5142连接, 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与第 三架体5112连接并界定形成第一安装槽5111, 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60通过 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固定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 0058 在将第一磁条60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过程中, 由于第一弹性固定部
34、5113具 有弹性, 不会干涉第一磁条60的装配, 且当将第一磁条60装配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后, 第一 弹性固定部5113可以将第一磁条60固定于第一安装槽5111内。 0059 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包括第一连接段5114和第一抵接段5115, 第一连接段5114与 第三架体5112连接, 第一抵接段511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5114连接, 第一抵接段5115的另 一端悬空且与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一磁条60抵接。 0060 如此, 相交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114和第一抵接段5115防止第一安装槽5111内的第 一磁条60移动, 同时第一抵接段5115的悬空端可以根据第一磁条60的实际厚
35、度适应性地形 变并与第一磁条60抵接, 以进一步固定第一磁条60。 0061 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安装槽5111与第二安装槽5121之间相互连通。 具体地, 第一 安装槽5111与第二安装槽5121通过上述第二入口517连通。 即, 可以从第二入口517处向第 四安装槽5141内装配第四磁条90, 还可以从第二入口517处向第一安装槽5111与第二安装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1093329 U 8 槽5121内分别装配第一磁条60与第二磁条70。 006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第一磁条60与第二磁条70相互抵接。 如此, 第一磁条60与第 二磁条70之间不具有间隙, 防止漏磁,
36、 提高电磁辐射效果。 0063 侧架512包括第四架体5122与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 第四架体5122与第三架体 5112连接, 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与第四架体5122连接并界定形成第二安装槽5121, 装配于 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二磁条70通过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固定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 0064 在将第二磁条70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过程中, 由于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具 有弹性, 不会干涉第二磁条70的装配, 且当将第二磁条70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后, 第二 弹性固定部5123可以将第二磁条70固定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 0065 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包括
37、第二连接段5124和第二抵接段5125, 第二连接段5124与 第四架体5122连接, 第二抵接段512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5124连接, 第二抵接段5125的另 一端悬空且与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二磁条70抵接。 0066 如此, 相交连接的第二连接段5124和第二抵接段5125防止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 二磁条70移动, 同时第二抵接段5125的悬空端可以根据第二磁条70的实际厚度适应性地形 变并与第二磁条70抵接, 以进一步固定第二磁条70。 0067 进一步, 支架51还包括延伸架515, 延伸架515与侧架512远离底架511的一端倾斜 连接, 如此由于延伸架515的设置, 增加
38、了支架51用于安装磁条的位置, 以便于将线圈产生 的磁力线引导向内锅20内。 0068 继续参阅图6, 磁条还包括第五磁条110, 且延伸架515上开设有第五安装槽5151, 第五磁条110装配于第五安装槽5151内。 通过装配于第五安装槽5151内的第五磁条110对磁 力线进行引导, 增加了正对内锅20侧面位置设置的磁条的数量, 从而电磁辐射效果更佳。 0069 具体地, 第五安装槽5151沿延伸架515延伸于侧架512的方向开设于延伸架515上。 第五安装槽515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安装槽5131及第四安装槽5141的延伸方向平行。 0070 延伸架515包括第五架体5152, 第五架体51
39、52与第四架体5122连接形成用于允许 第五磁条110装配的第三入口518, 第三入口518连通于第二安装槽5121与第五安装槽5151 之间。 如此, 通过第三入口518向第五安装槽5151内装配第五磁条110。 0071 参阅图5, 进一步, 第五架体5152面向内锅的一侧形成第三暴露口5153, 以用于第 五磁条110的散热。 安装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的第二磁条70封闭第三入口518, 并与第五安 装槽5151共同界定形成第五安装空间(图未示)。 0072 即为, 上述磁条安装架50在装配磁条时, 将第三磁条80从第一入口516装配于第三 安装槽5131内, 将第四磁条90从第二入口5
40、17装配于第四安装槽5141内, 将第五磁条110从 第三入口518装配于第五安装槽5151内, 再将第一磁条60从第二入口517装配于第一安装槽 5111内, 此时第一弹性固定部5113将第一磁条60固定, 且第一磁条60与第三安装槽5131配 合将第三磁条80固定, 第一磁条60与第四安装槽5141配合将第四磁条90固定。 而后将第二 磁条70从第二入口517装配于第二安装槽5121内, 此时第二弹性固定部5123将第二磁条70 固定, 且第二磁条70与第五安装槽5151将第五磁条110固定。 0073 可以理解地, 上述第一磁条60、 第二磁条70、 第三磁条80、 第四磁条90及第五磁
41、条 110的装配顺序不受限定, 只要可以实现各个磁条的装配固定即可。 0074 参阅图8, 当将第一磁条60、 第二磁条70、 第三磁条80、 第四磁条90及第五磁条110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1093329 U 9 均安装于磁条安装架50上, 各个磁条所形成的形状为图8所示的碗状。 0075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烹饪器具所包括的烹饪主体100, 以及提 供一种上述烹饪主体100所包括的磁条组件40, 还提供一种上述磁条组件40所包括的磁条 安装架50。 007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
42、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7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1093329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1 CN 211093329 U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2 CN 211093329 U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3 CN 211093329 U 1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4 CN 211093329 U 14 图6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5 CN 211093329 U 15 图7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6 CN 211093329 U 16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7 CN 211093329 U 17
网址:磁条安装架、磁条组件、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2611
相关内容
一种可对烹饪容器立体加热的电磁烹饪器具专利登记公告一种电磁加热用锅具及立体加热的电磁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烹饪工具.pdf
用于烹饪器具的真空装置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烹饪刀具收纳架.pdf
电磁炉全面测评,提升厨房烹饪效率的神器!,电磁炉购物评测,烹饪利器,让生活更便捷
厨房烹饪用品悬挂架.pdf
电磁炉煎锅烹饪技巧(轻松掌握)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2024.pdf专利下载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