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13 11:17

旅行不只是一种出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旅行日常#

李莫熙和她的古董首饰 记者李鹏飞 摄

姜婷在家中制作皮具

邢秀秀的生活与香为伴 记者李鹏飞 摄

一穿上围裙、拿起各种刀剪皮革,透露着现代气息的姑娘姜婷就像是换了一个人,颇有几分古时手艺精巧的工匠的味道。调香师爱静,哈雷女爱动,赏玩古典首饰的姑娘则钟爱历史,说起这些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她们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不约而同的是,她们的身上都散发着自己所钟爱的生活方式的气息。

在曼彻斯特,淘到一对有故事的耳夹

1月23日这天,纷纷扬扬的大雪落个不停,积雪越来越深,偶尔有个行人冒雪经过一条僻静的小巷,宛如走在童话中一般。没错,这是个适合听故事的天气。炉火通红,看着窗外的簌簌落雪,在文化西路一家复古咖啡店,李莫熙说起了她将西洋珠宝带到济南的故事。“有些行业的人少,但是不见得没有同伴。而在济南,就只有我一人在做西洋古董首饰。”李莫熙说。

那对精美的莱茵石耳夹背后,记录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几年前,李莫熙在英国曼彻斯特读书时,和当地很多居民一样爱上了逛蔚为兴盛的复古市集。在这个市集上,人们穿着正式的礼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出售那些年代久远的物品,像是首饰、衣服、器具、玻璃或者旧家具。很多物品都是手工制造。如果你愿意认真地逛逛这个市集,东西买不买无所谓,卖家会把物件背后的故事向你娓娓道来。

李莫熙的那对莱茵石的耳夹,就是从这个市集上淘来的。当时,她走过一个80多岁的老妇人的摊位前,被这对精美的墨绿色耳夹所吸引,不觉拿起来在手中细细打量。老妇人看着面前这个中国面孔的姑娘,讲起了这对耳夹的故事。原来,这是多年前结婚时新婚丈夫送给她的礼物,这对耳夹所使用的材料看起来像是昂贵的祖母绿,实际上是酷似祖母绿的莱茵石,价格并不高,因为当时他们并不富有。二战爆发后,丈夫应征入伍,夫妻俩依依惜别,丈夫却再也没有回来。这副耳夹她珍藏了几十年,因为她的孩子们感受过家里类似的物件,所以她觉得没有必要留给孩子,只想再寻个有缘人,把她当年找到心爱之人的幸福传递下去。时过境迁,这个老妇人讲起自己凄美的爱情故事,像是说别人的事情一样平静,却打动了李莫熙。于是,这对耳夹就被李莫熙带到了济南,寻找下一个有缘人。

李莫熙说,如果你也被精美的古董首饰所吸引,她也愿意给你讲讲它们背后的故事。 “每缝一针,我只是前进了4毫米”

在古代,手巧的姑娘最好嫁。

就在光怪陆离的当下,大多数女孩把时间消磨在微信、电影或者逛街上的时候,姜婷在自己堆满了皮具和各种刀剪工具的小屋里忙得不亦乐乎。自从走上了自己制作手工皮具这条路,她灵巧的手已经给自己、家人或者朋友做了成百上千件手工品。

“想要用这种更有意义的劳作来填充生活。”姜婷说,看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一刀一刀切割出来的手工皮具,她至少知道这些年自己做了什么。姜婷的父亲是制作小提琴的手工艺人,也算是多少有点家族传承,她自小就喜欢自己做个包包,缝个刺绣。直到2009年,她想给自己新买的手机做个手机套时,忽然萌生了做个皮套的想法。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姜婷和手工皮具结下了不解之缘。姜婷说自己手工做成的皮包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个背带上的针脚相隔距离是4毫米,每缝制一针,只是前进了4毫米。”姜婷说,有时候一根背带就要缝一个晚上,不过制作完成后那种成就感,也是常人难以体味到的喜悦。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要坚持。姜婷说,做皮包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是人必须要喝水、要吃饭和要呼吸一样不可缺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能不断地学习,比如知道了这次自己做出的皮包的不足之处,下次就会有意识地去弥补。久而久之,一些同样热爱手工劳作的人会跟姜婷学习,她也渐渐开了手工课,将制作手工皮具的经验和乐趣传达给其他人。对她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对自己性格的磨练,制作是一件需要全心全意的事情,如果能够数个小时专注于做皮包这一件事情,那么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也都自然地排解掉了。“我开手工课,不仅是教给学员如何做包,更想传达手作的这种回归质朴、坚持、踏实的生活方式。”

“我挚爱西洋古董并不是说崇洋媚外,而是尊重过去的生活方式,佩服英国人敬重历史的厚重感。”李莫熙这样认为,古董首饰不只是一件首饰,从一件首饰背后可以窥探那个时期的生活方式,让经典的历史在今天重现。时至今日,李莫熙说,她的母亲始终保留着童年的小伙伴送给她的一枚精致胸针,那是香港殖民地时代的首饰。

“比如说‘钗’,在古代是中国女子必备的精美发饰,映衬着古典女人娇俏的脸庞。如今却几乎不见。”李莫熙说,若是她哪怕能影响身边的人,唤起人们对历史上经典首饰或器物的追寻,她愿意做个“时间的收买者”。

沉溺“香道”,远离喧嚣的世界

在距离喧嚣繁华的解放路并不远的街角处,在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子里拐两个小弯,就来到一家雅致静谧的私人会所,古色古香的布置给人带来几分返璞归真甚至是穿越时间的感觉。点上一支细细的香,一股青烟袅袅直上,世界仿佛都静了下来,世俗的纷扰都和我无关——调香师邢秀秀伴着一缕青烟讲起了她和香的缘分。

“巷陌皆香。历史上曾经有个时期,香风靡到这个程度。”调香师邢秀秀说,那个时期就是宋徽宗时代,因为宋徽宗本身就是个大“玩家”。宋朝时,有身份的王公贵族和世家公子都以香为伴,甚至会把香掺进建筑房子的原材料里,或者使用香木做家具,佩戴各种香囊的人更是满城都有。那时候,人们把生活中使用香当做一种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尊贵身份的象征。“现在虽然也有些玩香的人,不过大多数都是附庸风雅罢了。”邢秀秀说,像她这样以香为职业的人,在济南更是少之又少。

这种大多数人都未曾触碰过的生活方式,在邢秀秀看来却有几分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香道”也是一脉非常深厚的文化,历史也久远到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钻木取火的时代,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嗅到一些木材会散发出香气,于是就把这类木材收集起来,因为其好闻的气味把它们当做祭祀用的贡品。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民间传言香囊可以避邪,现在江南地区一些居民在端午节时还会配挂香囊。

沉溺在香所萦绕的世界里,邢秀秀看起来比大多数女孩都要沉稳。很多时候,她点上一炷香,一个人坐在香室里抄写《金刚金》,似乎离外面喧嚣繁闹的世界离得很远很远。久而久之,香也就慢慢影响到她,从内到外都透露出少有的安稳和宁静。于她而言,香不只是一种气味,也是一个故事,闻香的过程是一次次直达心灵深处的嗅觉之旅。

网址:“出售”一种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3106

相关内容

家居+新零售模式,橙生活专注售卖生活方式
一种零售新方式带来生活新便利 中国社会消费模式不断改善
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出售各种租房用家居生活品
极简,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50种减少入不敷出的生活方式|
当代年轻人,“懒”出了一种很新的生活方式
时尚、生活、美学多元素交融 劲霸男装推出沉浸式生活方式新零售空间
生活的方式有100种,但出行的方式,要选懂你的
有一种比无人零售店更便捷的购物方式你get了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