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環保與生活.doc
化工群 化工科訂定校訂參考科目 環保與生活科目大要 科目名稱科目屬性□一般科目 ˇ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實務科目 □實驗科目科目來源□自行研發 ˇ依現有課程進行調整 □其他研訂本科目之必要性(摘要說明)本科目目標在協助學生認識瞭解環保與生活的基本觀念。適用科別、模組化工科別科別科別科別科別模組模組模組模組模組建議開課年級/學期二年級年級年級年級年級1學期學期學期學期學期建議學分數建議開課節數2節節節節節教學目標一、認識環境與人類生活之關聯及環境保護之重要性 二、學習如何保護環境及解決環境問題之技能 三、培養從事環境保護之態度及主動參與之熱忱科目大要概論環境污染問題環境污染之防治廢棄物之減量結論其他備註:1.若無規劃模組課程,則免填。 2.若無「其他」,則免填。 校定科目 5.2、/環保與生活 教學綱一、科目名稱:環保與生活二、學分數:三、先修科目:四、教學目標: 一、認識環境與人類生活之關聯及環境保護之重要性 二、學習如何保護環境及解決環境問題之技能 三、培養從事環境保護之態度及主動參與之熱忱五、教材大綱:單元主題內容綱要分配節數備註一、概論1.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2.經濟發展對環境之影響。3.全球環境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聖嬰現象。台灣的環境問題。2.環境污染問題1.環境污染的種類。水污染種類與來源。空氣污染種類與來源。土壤污染種類與來源。噪音污染種類與來源。能源污染種類與來源。2.日常生活常見的污染。3.環境污染之防治水污染防治方法。空氣污染防治方法。壤污染防治方法。噪音污染防治方法。能源污染防治方法。4.廢棄物之減量一般廢棄物回收。工業廢棄物回收。生活上之減廢。工業上之減廢。5.結論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永續發展。六、教學要點: 1. (1)教材之選擇應顧及社區及學生之需要並配合科技之發展,使課程內容儘量與生活相結合,以引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之理解,使學生不但能應用所學知能於實際生活中,且能洞察實際生活之各種問題,思謀解決之道,以改進目前生活。 (2)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之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身心發展程序,一方面基於前一層級學校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下一層級學校的課程銜接。 (3)教材之選擇須注意「縱」的銜接,同一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須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具體而抽象,務使新的學習經驗均能建立於舊經驗之上,逐漸加廣加深,以減少學習困擾,提高學習效率。 (4)教材之選擇須重視「橫」的聯繫,同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此間須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統合或聯貫,俾使學生能獲得統整之知能,以聯合運用於實際工作中,並有利於將來之自我發展。 (5)教材之選擇須具啟發性與創造性,課程內容及活動須能提供學生觀察、探索、討論與創作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具有創造思考、獨立判斷、適應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 2.教學方法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師教學時,應以和日常生活有關的事務做為教材。 (4)教學完畢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修訂教學計畫,以期改進教學方法 3 3.教學評量 (1)教學須作客觀的評量,也可輔導學生作自我評量,以明瞭學習的成就與困難,作為繼續教學或補救教學之依據,並使學生從成績進步中獲得鼓勵。 (2)教育的方針在於五育並重,評量內容亦應兼顧認知(知識)、技能、情意(行為、習慣、態度、理想、興趣、職業道德)等方面、不可偏廢,以利學生健全發展。 (3)評量的方法有觀察、作業評定、口試、筆試、測驗等,教師可按單元內容和性質,針對學生的作業、演示、心得報告、實際操作、作品和其他表現,相機配合使用。(4)學生資質有高低,學習速度有快慢,學習份量各不相同,因此評量應注意鼓勵學生與標準比較和自我比較,力求努力上進,避免因學生間的相互比較,產生妒忌或自卑心理。 (5)除實施總結性評量外,教學中更應注意診斷性評量及形成性評量,以便即時瞭解學生學習困難,進行學習輔導。 (6)教學評量的結果須妥予運用,除作為教師改進教材 、教法及輔導學生之依據外,應通知家長,以獲得共同的瞭解與合作。 (7)未通過評量的學生,教師應分析、診斷其原因,實施補救教學;對於資賦優異或能力強的學生,應實施增廣教學生,使其潛能獲致充分的發展。 4.教學資源 (1)學校應力求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教師教學實應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及其他教學資源 (2)教學應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網絡資源與社會資源
网址:(六)環保與生活.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90
相关内容
环保生活化三.ppt从生活中作环保.ppt
一、居家安全指南
养生生活的小常识大全doc资料.doc
零雜物!日本收納達人の極速整理法
环保酵素在居家生活中的8大妙用
七个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doc
衣服洗涤保养方法.doc
家庭安全:六项必备知识.docx
1000个家庭生活小窍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