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自我,温暖他人

发布时间:2024-12-14 03:18

用爱去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人生经验分享#

               小城有小城的好,一天到晚做着琐琐碎碎的小事。——题记

        今天晴。上午在家喝茶、写稿子,下午我一个人去浦东滨江看了一场交互艺术作品展。此前我参加过他们一场“用爱守护地球”学生创业创新公益活动,活动发起人旨在倡导人们更多地去关注那些飘零在世界各处的坚守和热爱和那些值得被人们了解的文化与群体。最近各地城市数字宣言逐渐把“国学、哲学、科技、艺术”拧成了麻花,让科学、技术、艺术、人文和教育融合和发挥到极致,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艺术空间,从而用独特的方式表现着创造、娱乐、探索、生命和流动这些永恒的主题。那些青年艺术家基于自身对当下环境的思考与认知,结合数字媒体技术,最终呈现给我们一种勇敢的、富有激情的探索性艺术表达。其中有关于伯牙子期的山音,有对流失文字的追溯,有对庄子梦蝶的沉思,有脑机互动的意识流,还有川剧变脸。由于借助了交互影像、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多种沉浸式的艺术装置,使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的纯粹表达,而是更能收获一种优化了的介于艺术家与参观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新奇、独特的全新体验,从而去探索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空间、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不断被拓宽,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一定会散发出艺术新的魅力,如今,科技成为连接的手段,联结人与心灵,艺术起到了抚慰人心的治愈之力。

        我一直以为,先进的技术就像是一根画笔。比如运用 VR 技术,可以让观众们用肢体体验作品、体验当下的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让体验发生在脑内。当艺术与科技结合时,科技不再冰冷,艺术不再遥不可及。它们相得益彰,能够散发出令人无法抵挡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些沉浸式作品,我们可以去领悟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从自然里获得灵感,并努力去探索世界之于人的意义。我们用数字化艺术来展示自然的力量,回归自然最初的形态,并表达人与自然间微妙的关系。所以,当科技注入人文,科技服务于人文,更符合多元的时代需求,同时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注定是一场温暖走心的体验。只要把都市这个空间变成数字艺术后,位于都市之中人们的关系也可能会转变得非常积极、和谐,也会有更多的正能量。

           毕加索曾说过 "When I was as old as these children, I could draw like Raphael"。意思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作画水准好比拉斐尓,但是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作画。也许一个画师需要有一颗像孩子般纯真的内心,自由,无所畏惧。相信每一个内心保持童心的人,在创作时都能够达到完全自由。我也深信,在任何一种艺术创作的核心中,都共同存在着这样灵魂层次的自由。数字艺术开启了沉浸式新浪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片蓝海,为艺术、商业、文旅等各个领域扩展开全新的维度与奇迹,充满无限想象,可以是创意科技+城市、+旅游、+商业、+教育、+演出,+生活。因为大自然本身是艺术,都市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看完刚才这个展,我又去四楼看另一个展,名叫《新黄金年代》。这里几乎是一个以龙虾为主角的剧场,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创造只属于你的故事;也可以喝喝咖啡、打打游戏,享受龙虾的表演。数百件定制作品全球首发,将游戏互动剧情植入展览,打破艺术传统呈现形式,在架空的龙虾大陆中建立独树一帜的世界观。“龙虾大陆”就像我们现实生活的平行世界。这里除了有记录龙虾史诗的龙虾博物馆,还有售卖神秘商品的龙虾超市,似乎没有人知道在这些龙虾包装的背后藏的是什么。在这个虚拟空间与现实场景的交错的剧场环境中,会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而龙虾作为作者第二人格的身份认同,从某种程度上作为象征性符号,将虚拟与现实连接到一起。在这里,观众可以作为龙虾大陆的一份子,感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毕加索笔下的人物身着粉色三叶草运动装,骑着马,手中挥舞着剑,跟随在龙虾国王身后,对抗着远处的敌人,这样的画面,让人仿佛来到一个平行世界。这位略显古怪的东伦敦艺术家,痴迷于符号文化,利用龙虾的形象,与梵高、杜尚等艺术大师建立跨越时空的对话,以第二人格“龙虾”在大师巨作中展开了一场艺术冒险之旅。在他的作品中,现代符号、经典历史形象等这些看似无关的元素荒诞性地在同一画面中和谐共处。艺术家通过“龙虾”打破原有现实秩序,将不同时空的元素交叉在同一视觉空间中,架空出一个只属于他的全新世界观。他的作品以一种轻松的姿态来迎接着观众,我们不必以严肃的态度去审视时间、空间、排列以及顺序,只需带上自我,这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构架,帮助大家摆脱了一些既定的束缚。正如他所说的:“每一幅画都是挪用之下的管弦乐队,是对日常符号们的庆祝。”也许波普艺术属于所有人。作者以其运用不同介质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打造出他们自己的艺术世界。

             波普文化源于英文popular的缩写“pop“,即流行艺术,大众艺术。波普艺术最早起源20世纪于50年代保守的英国艺术界,60年代,因为一批明星级艺术家的影响力而在美国得到巨大发展。让波普出现在了时装、AC-DC、香烟、胶纸、摇滚唱片……任何东西上。将身边的物品,如漫画、电影海报、明星、高跟鞋、任何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重复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都可成为波普艺术的创作主题。无人不知的各种品牌logo,emoji表情符号,微软系统的错误提示框中,好像又混入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梵高和鲁本斯的狮子在角逐Basquiat和毕加索则在一旁围观;而George Stubbs的马背上的龙虾则是这个超现实主义世界中的主角——Philip Colbert。而这一切都是套用了浪漫主义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画作构图。色彩鲜艳、高饱和度、卡通且带着童年塑料玩具质感的油画,乍一眼让人眼花缭乱, 但仔细观察能发现,几张大幅作品中,作者用自己的波普语言描述了许多“艺术史名场景”。一如今天,在以龙虾为主角的世界里,艺术家通过大型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游戏等多媒介艺术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碎片拼接,转化为龙虾大陆中的场景。观众可以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来体验龙虾大陆里发生的故事,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出来的时候,我还订了一个原创龙虾帝玩偶留念,奖励辛苦劳作了一年的自己,我想将之放在床头,因为它的作品名叫《白日梦想家雕塑》。好几千块的价格一分不打折,还要让我等一个月。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让你自己与自己和解并持续赋能你自己。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小城有小城的好,一天到晚做着琐琐碎碎的小事。”这样也挺好。当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味道,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发布了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都市,优化文化艺术作品原生态。同时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作为上海市民我们都倍感温暖。期待上海成为孵化中国原创科技艺术家的摇篮,成为更加开放包容、跨界融合的全球文化艺术殿堂。期待数字艺术家们共同致力于创意新媒体的生态圈的打造和场景应用,共同赋能这个城市文化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安放自我,温暖他人。

网址:安放自我,温暖他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0374

相关内容

新冠确诊患者“方舱生活记”:得到温暖,也温暖他人
广州旧衣捐赠点,温暖传递,从我做起行动助他人
“暖科技”温暖了我们的生活
温暖家居的秘密:如何打造让你心灵安放的安全感
“传递爱心 温暖他人”志愿捐赠图书倡议
自我关怀: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通运街道旧衣捐赠活动传递爱心、温暖他人
【安全小贴士】温暖冬季,安全相伴——防火小贴士守护你我!
安全取暖,温暖过冬——冬季取暖预防火灾、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温馨提示
旧衣回收,温暖你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