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5书

发布时间:2024-12-14 03:32

阅读的智慧:从书中汲取人生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哲学智慧故事#


一、托尔斯泰:懂得生活的法则

为了好好度过一生,必须明白,生活是什么以及在这一生之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历代贤哲都曾教给人们这些道理,在所有民族中都有人教导如何过善的生活。这些哲人的教导在根本上都归结为一种。这种适于所有人的唯一教导就是,人的生活是什么和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而这也就是真正的信仰。

人只有做他认为符合生活法则的事,才真正懂得生活的法则。

人们的生活往往有好有坏,这仅仅取决于他们怎样去理解生活的真正法则。人们对生活的真正法则理解得越明确,他们的生活就越好,而他们对这个法则理解得越含混,他们的生活就越坏。

爱所有的人看起来是件难事。但在你没有学会做事的时候,每一件事看起来都是困难的。所有的事人都在学:缝纫, 纺织,耕地,收割,锻造,读书,写字。同样的,也应该学习怎样去爱所有的人。

学会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人类彼此间的爱已被植入我们的灵魂之中。

所有人的生存并不有赖于他们的自我谋划,而有赖于彼此间存在着爱。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为了逐年、逐月、逐日地好上加好。人的日子变得越好,他们互相之间就结合得越紧密。而人们结合得越紧密,他们的日子就越好。

如果你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爱,那么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想的就不会是这个人可能对你有什么好处,而是你怎么样才能给这个人以好处。只有这样,比起你只关心自己的时候来说,你将会在所有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摘自《托尔斯泰谈幸福》)

二、叔本华:人生智慧的要点

人生智慧的要点是摆正关注现在与关注未来的关系,不顾此失彼。很多人过分关注现在,活得轻浮草率;另一些人过分关注未来,活得忧心忡忡。只有极少数人把握得恰到好处。

人生在世,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除此之外,选择不多。

对他人,对外界,切勿期许太多。他人能给予我们的十分有限,归根结蒂,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所以关键是那孤独者究竟是谁。

真正伟大的心灵沉思时,如同鹰在高空翱翔,孤独无伴。

精神生活不仅可以抵御无聊,也能预防无聊的不良后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它作防御武器,抗拒损友,从而避免因为单纯在世界中寻求幸福而陷入的危险、不幸、损失与挥霍。例如,我的哲学从未给我赢得什么,但它助我躲避了许多损失。

我们应当把手头的财富视为一道壁垒,它保护我们,帮我们抵御多种可能发生的苦厄与不幸,我们不应认为它许可我们追逐世俗快乐,更不能认为它要求我们追逐世俗快乐。——有的人,原本不名分文,然而凭借某种才能发了大财,他们几乎总是会耽于一种幻想,以为他们的才能是永久本金,收益是利息。因而,他们不把一部分所得节约下来,以便增加永久本金,而是挣多少花多少。然而,这样的人后来往往陷于困顿。

(以上摘自《人生智慧箴言》)

三、德谟克里特:要一份中等财富,做最必需的事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人们通过享乐的节制和生活的协调,才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最必需的事情上。

(以上摘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四、霍布斯:智慧不是从读书而来,而是从了解人而来

积累许多经验就是慎虑,同样的道理,积累许多学识就是学问。

一般对于两者虽然都只用智慧一个字来表示,但拉丁人对于慎虑和学识却始终是加以区别的,他们把前者归于经验,把后者归于学识。

有口才而又善于逢迎,就会使人相信这人,因为前者是假象的智慧,而后者是假象的仁爱。如果再加上善于用兵之名,就会使人们去归附和服从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因为前二者保证人们不会受他的伤害,而后者保证人们不会受外人的伤害。

欲望终止的人,和感觉与映像停顿的人同样无法生活下去。

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发展,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

感恩。接受他人单纯根据恩惠施与的利益时,应努力使施惠者没有合理的原因对自己的善意感到后悔。

每一个人都应当力图使自己适应其余的人。

(以上摘自《利维坦》)

五、西塞罗:论友谊

爱慕和喜欢都是出自一种自发的情感(一指出正直的存在,就会产生这种情感)。当人们一旦有了这种爱慕之心,他们当然会试图依附于他们所爱慕的对象,而且会越来越接近于他。

他们的目的是:他们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平等地互敬互爱,并且更乐意于为对方效劳而不求回报;他们之间应当有这种崇高的竞争。这样,双方都会以诚相待。

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友谊只能存在于好人之间。除智慧以外,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东西。

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在朋友间的相互亲善中所能见到的安逸,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无论走到哪里,友谊永远在你身旁。它无处不在,而且永远不会不合适时宜,永远不会不受欢迎。

对友谊破坏性最大的莫过于阿谀奉承和献媚。它能完全摧毁真诚,而要是没有真诚,友谊也就虚有其名了。

因为,从本质上说,友谊就是两颗心灵融为一体。友谊的另一条有益的原则是: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分寸的善意而防碍了朋友的大事。

(以上摘自《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

每日一书

《国家精英》



每日一词

《古代汉语词典》



网址:人生智慧5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0418

相关内容

生活智慧全书
【读书】人生智慧是幸福生活的艺术——《人生智慧箴言》
职场人生的5个“智慧点”
马云的人生智慧书籍:《我的人生哲学》
智慧人生
人生必读的5本哲学书籍推荐:《苏菲的世界》《人生的智慧》....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智慧人生】更加轻松的生活
智慧生活智慧家居智慧生活合伙人三翼鸟
儿童哲学智慧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