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需要补钙?你太天真了
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老年养生#
咳嗽、打喷嚏、刷牙、叠被子,胸腰椎骨折了;不小心跌倒,屁股着地髋部骨折了;提个重物或抱小孩,腕部骨折了……这并非笑话。
10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张勇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尽管骨质疏松症的问题日趋严重,仍有不少人认为骨质疏松不算病,是老年正常退化,没必要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居民仍有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
作为“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是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通过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张勇指出,骨质疏松症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
值得一提的是,骨质疏松症尤其偏爱女性。调查显示,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51.6%。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原主任王临虹解释道,“女性多数在50岁后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骨量开始出现大量丢失。”
除了绝经,瘦也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其中一个标志。“瘦小老太太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提到,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症。
而孕期女性的钙储备降低,还要为胎儿骨骼提供钙,易造成母体骨量丢失,也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点关注人群”。
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补钙?
调查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为32.9%,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一般来说,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想要获得最佳骨量峰值,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党委书记李志新指出,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症。“就像往银行里存钱,补钙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那么,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仅通过保健品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也许有一定作用,但还远远不够。” 夏维波指出,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首要前提,多晒太阳,则有助于钙吸收。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1000mg。对于这一量的要求,王临虹提到,对于普通人来说,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就可以满足钙需求,适当多吃奶及奶制品,即可达到推荐的钙摄入量。“而对于处于青少年、孕产妇、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来说,在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以适当地补充钙剂。”
综上,预防骨质疏松,可以补钙,但千万别再相信“补钙就能治疗”这么不靠谱的言论。
你知道么,骨质疏松症也与遗传有关
若母亲因患有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女儿也会患有相同疾病?骨质疏松症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吗?
“如果你有家族史,那么你也同时有患骨质疏松症的高风险。”夏维波指出,整体来讲,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患病概率中占到70%左右。
实际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年轻时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以及老年后骨量丢失的速度。“遗传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峰值骨量。” 李志新提到,峰值骨量低也不意味着一定会骨折,通过及时补钙等方式可以实现预防。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基础骨量积累,获得较好的骨量峰值,维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骨量峰值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能否达到遗传决定的最大骨量主要依赖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足够的钙摄入、体育锻炼以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
我有没有患病高风险?来自测下吧
骨质疏松症早期常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因此常被称为“静悄悄的骨病”。尽管来时“静悄悄”来了之后却并“不安静”。据夏维波介绍,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等部位。骨折后会导致疼痛、长期卧床;有可能引起褥疮、生活不能自等一系列后果。其中,髋部骨折是致死率最高的类型,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
夏维波表示,目前医学上已经有使骨折风险明显下降的药物。医学已经为骨质疏松症的早诊早治做好准备,而患者层面的知识普及,需要长期的宣教过程。
据张勇介绍,目前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2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2.8%,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比例也仅为3.7%。
骨密度检测,一般来说是利用双能X线(DXA)来检测骨密度,进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除了医学上的检测手段外,居民通过自我检测,也能鉴别自身患病风险。
这里有一份骨质疏松风险的自我检测工具,拿走不谢。(以下问题中,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网址:骨质疏松=需要补钙?你太天真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1182
相关内容
骨质疏松=补钙?关于骨质疏松的3个误区,你中招了吗?骨质疏松=缺钙?预防骨质疏松做好5件事
骨质疏松吃什么?补钙键骨3个饮食贴士
骨质疏松饮食谨记不宜过咸 补钙谨防4误区
骨质疏松防治的这些误区,你需要知道!
谈骨论筋19:骨质疏松真相 破解饮食谣言
老年人骨质疏松饮食轻松调理
骨质疏松饮食需注意 推荐4个食谱
老年骨质疏松症饮食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四大饮食误区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