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分享一本心理学书籍,如《原则》帮助自我提升 #生活乐趣# #阅读分享#
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时间:2024-09-06 11:19:53 文圣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相关推荐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生活中难免会面对一些挑战和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可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1. 要有大健康意识:一是指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二是指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还意味着一种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幸福感。
2. 要有对健康负责的态度:很多危害健康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如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等等。
3. 要有良好的心情意向:面对烦心的事,能做出积极解释,有效地稳定情绪,解脱自己。
4. 要有自我心理保健方法:积极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可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能与自己友好相处;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能恰当地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与交流;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愉快心情和良好状态。
四种调适心理的方法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能否面对现实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客观标准,心理健康者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一则他们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另则在能力不及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异常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
结交知己,与人为善
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人是群居动物,与人群一起不只是可得到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使我们的苦、乐和能力得到宣泄、分享和体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人生是美好的,与人相处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工作的最大意义不限于由此获得的物质生活的报酬,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它对个体还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工作能表现出个人的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平常琐事(如写篇小文章、修理家用电器等),还是从事长期性的职业工作,都能获得一种成就感。个人在团体中要得到接受和承认并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工作成绩便是与人比较的最好标准。 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经常改换方式,或郊游、或聚会、或访友、或参观展览等等,也可参加一些职业性的活动或社会性的活动。要使休闲风味丰富多彩,真正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增长知识,获得健康的机能。
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就依靠自己,心理疾患的治疗除需有心理医生的指导外,也需要依靠自己的信心与毅力。如果掌握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的知识,我们不仅能随时关心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从此意义上讲,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保持心理健康方法
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应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造成长期影响;
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可以经常吃饭、外出旅游。与同事、同学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安全感,并消除孤独感;
4、自我奖励:平时应养成自我称赞、自我奖励的习惯,可以在成功完成一件小事后,给予自己正面反馈。可以奖励自己买一件衣服,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
5、积极运动:运动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对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多巴胺对情绪调控有一定的作用,促进其分泌会使人产生开心的情绪,如可以在早上进行慢跑或打羽毛球;
6、保证睡眠:睡眠对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伴随精神、情绪症状,如焦虑、强迫,所以保证科学、健康的睡眠,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7、其它方面:应维护大脑健康,降低欲望,同时善于独处,平时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均对心理健康的维护有所帮助。
10种方法提升你的心理健康
1.正视问题: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人总要面对现实,接受困难和承受痛苦,不要被问题纠缠,产生精神内耗或内心冲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带着问题去生活是一种健康心态。
2.身体运动:40分钟以内疾步快走6000步,可以释放压力、情绪轻松。这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释放身体中的“快乐荷尔蒙”,能促进心理的平衡。
3.转移注意:不要被问题纠缠不休,要随着兴趣而转移,换一种活动方式,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篮球、艺术创作、读书、冥想等。
4.渲泄情绪:当心情压抑的时候,不妨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吼叫或寻找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倾诉。
5.放松训练:焦虑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放松,比如散步、聊天、进食、喝茶、做家务事等。抗焦虑的三种放松训练:
a.想象放松-想象自然环境(如蓝天白云、深林草坪、大海沙滩)。
b.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鼻子吸气、嘴巴出气,吸气后把肚子鼓胀,停顿5秒钟后分4次出气,重复15次)。
c.肌肉放松:抬眉-鼓腮-牙冠紧闭(咬牙)-下颌抵胸-腹式呼吸-上肢收缩-下肢收缩(先勾脚后绷脚)-收臀提肛。
6.人脉关系:有人说,成功=80%人脉+20%知识。良好的人脉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保障。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生活琐事,能够缓解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7.积极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乐观的思维,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变对事物的看法,从正面角度看待问题,能够改善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增加快乐幸福感。
8.良好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我们能够提升睡眠质量,有利于维持心理的平衡。
9.快乐清单:劳逸结合,每天不仅要有任务和劳动,更要制定快乐清单,能够让我们远离负面情绪,增添生活的乐趣。无论是阅读、运动还是艺术创作,找到适合自己的爱好,能够释放压力,促进心理愉悦感。
10.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培养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机能,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相关文章:
职场四项处事原则11-28
中考英语复习要坚持哪四项原则02-16
老年人的自我心理保健03-20
商务洽谈会四项原则-会议礼仪11-11
职场心理沟通原则11-20
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四项原则03-20
心理治疗的伦理原则03-11
CFO四项原则一个重点:做好员工绩效管理01-21
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知识与方法11-19
相关推荐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生活中难免会面对一些挑战和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可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1. 要有大健康意识:一是指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二是指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还意味着一种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幸福感。
2. 要有对健康负责的态度:很多危害健康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如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等等。
3. 要有良好的心情意向:面对烦心的事,能做出积极解释,有效地稳定情绪,解脱自己。
4. 要有自我心理保健方法:积极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可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能与自己友好相处;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能恰当地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与交流;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愉快心情和良好状态。
四种调适心理的方法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能否面对现实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客观标准,心理健康者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一则他们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另则在能力不及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异常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
结交知己,与人为善
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人是群居动物,与人群一起不只是可得到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使我们的苦、乐和能力得到宣泄、分享和体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人生是美好的,与人相处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工作的最大意义不限于由此获得的物质生活的报酬,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它对个体还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工作能表现出个人的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平常琐事(如写篇小文章、修理家用电器等),还是从事长期性的职业工作,都能获得一种成就感。个人在团体中要得到接受和承认并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工作成绩便是与人比较的最好标准。 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经常改换方式,或郊游、或聚会、或访友、或参观展览等等,也可参加一些职业性的活动或社会性的活动。要使休闲风味丰富多彩,真正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增长知识,获得健康的机能。
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就依靠自己,心理疾患的治疗除需有心理医生的指导外,也需要依靠自己的信心与毅力。如果掌握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的知识,我们不仅能随时关心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从此意义上讲,人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保持心理健康方法
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应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造成长期影响;
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可以经常吃饭、外出旅游。与同事、同学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安全感,并消除孤独感;
4、自我奖励:平时应养成自我称赞、自我奖励的习惯,可以在成功完成一件小事后,给予自己正面反馈。可以奖励自己买一件衣服,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
5、积极运动:运动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对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多巴胺对情绪调控有一定的作用,促进其分泌会使人产生开心的情绪,如可以在早上进行慢跑或打羽毛球;
6、保证睡眠:睡眠对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伴随精神、情绪症状,如焦虑、强迫,所以保证科学、健康的睡眠,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7、其它方面:应维护大脑健康,降低欲望,同时善于独处,平时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均对心理健康的维护有所帮助。
10种方法提升你的心理健康
1.正视问题: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人总要面对现实,接受困难和承受痛苦,不要被问题纠缠,产生精神内耗或内心冲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带着问题去生活是一种健康心态。
2.身体运动:40分钟以内疾步快走6000步,可以释放压力、情绪轻松。这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释放身体中的“快乐荷尔蒙”,能促进心理的平衡。
3.转移注意:不要被问题纠缠不休,要随着兴趣而转移,换一种活动方式,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篮球、艺术创作、读书、冥想等。
4.渲泄情绪:当心情压抑的时候,不妨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吼叫或寻找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倾诉。
5.放松训练:焦虑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放松,比如散步、聊天、进食、喝茶、做家务事等。抗焦虑的三种放松训练:
a.想象放松-想象自然环境(如蓝天白云、深林草坪、大海沙滩)。
b.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鼻子吸气、嘴巴出气,吸气后把肚子鼓胀,停顿5秒钟后分4次出气,重复15次)。
c.肌肉放松:抬眉-鼓腮-牙冠紧闭(咬牙)-下颌抵胸-腹式呼吸-上肢收缩-下肢收缩(先勾脚后绷脚)-收臀提肛。
6.人脉关系:有人说,成功=80%人脉+20%知识。良好的人脉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保障。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生活琐事,能够缓解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7.积极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乐观的思维,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变对事物的看法,从正面角度看待问题,能够改善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增加快乐幸福感。
8.良好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我们能够提升睡眠质量,有利于维持心理的平衡。
9.快乐清单:劳逸结合,每天不仅要有任务和劳动,更要制定快乐清单,能够让我们远离负面情绪,增添生活的乐趣。无论是阅读、运动还是艺术创作,找到适合自己的爱好,能够释放压力,促进心理愉悦感。
10.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培养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机能,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网址:自我心理保健四项原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1184
相关内容
养生有四项基本原则四大原则 吃出健康
孕早期的饮食“四项基本原则”
@素食者 营养均衡要遵循这四项“健康原则”
健康饮食的十项原则
绿色环保家装 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心理压力缓解 让你自我释放压力的四大法则
健康生活法则——生活的七项简单原则(Life's Simple 7)
如何科学理财?四项原则要牢记 选金融产品抓五要点
“健康饮食五项原则”,新年从健康饮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