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康服务技巧⑨丨开展场景服务的“锦囊妙计”
开展志愿服务,提升社区互助精神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社区服务提升#
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走到患者生活的社区和家庭,在患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提供及时的直接服务。与机构、院舍中的专业服务相比,场景化服务有其显著特征,笔者结合这些特征对实际服务过程中的技巧作出梳理。
正确把握场景概念,培养场景服务意识。面对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患者,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不是分析评估患者的需求,而是融入到患者的生活场景中,观察、理解患者的行为表现、与周围他人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联,并始终把自己作为患者生活场景中的一员与之沟通交流,而不是站在患者生活之外的指导“专家”。也就是说,在理解患者的个人表现时,要将其和周围他人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又需要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社会工作者自己也不例外,与患者的交流也发生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因此需要把自己融入到患者的具体生活场景中,通过创建与患者的协同成长关系,推动患者在生活场景中自决能力的提升。
关注患者场景化行为表现,鼓励表达内心感受。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患者的病症表现和异常行为上,而要把这些表现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从中理解患者病症表现和异常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患者和家人在其中面临的困境和所做的努力。了解患者在生活场景中行为表现的最好方法,是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社会工作者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或想法去推断,而要鼓励患者把自己的内心感受真诚地表达出来。此外,社会工作者还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帮助患者及家人应对困境上,这是一种未来改变导向的分析,社会工作者与患者的对话可以跳出问题的分析,聚焦于如何改变,包括患者愉快经历的回顾、兴趣爱好的发挥以及改变意愿的挖掘等,增强患者改变的意愿和能力。
在生活化场景下挖掘和调动患者的改变意愿。场景服务是一种以生活改变为导向的服务,注重服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调动患者改变意愿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尝试,在行动中不断强化改变的意愿。社会工作者不能仅询问患者有什么改变意愿,而要创造机会让患者尝试实现自己的意愿。在实际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除了通过提高患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生活改变之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途径,就是借助优点的挖掘推动患者拓展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见,改变并不一定需要与问题对应,特别是在问题比较严重、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改变的路径时,可以采取拓展优点的方式,同样能达成患者生活改变的目标。而一旦患者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改变,问题的严重程度自然就会降低,从而给问题解决提供新的机会。
场景服务生活化,从改变生活的小目标开始。场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生活化而不断延伸,进而又转化为生活化的基础。因此,生活化的专业服务应从改变生活的小目标开始。这样,社会工作者就能够跟随患者的成长步伐,不断协助患者扩展生活的发展空间。随着服务投入增加和不断延展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将协助患者不断提升自决能力,让患者对自己的生活更有信心、更能驾驭。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
END
责编:徐蕴
制作:谢霄
审校:闫薇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吧!
责任编辑:
网址:精康服务技巧⑨丨开展场景服务的“锦囊妙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3347
相关内容
船舶节能锦囊妙计(上)家庭教育的锦囊妙计4
家具选购的10条锦囊妙计—新浪家居
锦囊妙计?不如说是生活的小确幸!
60个生活锦囊妙方
毕业典礼丨毕业生代表李云婷:新雅留给我的三个人生锦囊
幸福家庭课堂丨给完美主义妈妈们一个“爱的锦囊妙计”
年末如何大扫除?送你3个锦囊妙计
母亲节 | 妈妈的“智慧锦囊”,伴广发人温暖前行
场景化金融——商业银行的场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