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会“传染”,如何在高压环境脱身

发布时间:2024-12-15 00:24

研讨会还可能教授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 #生活技巧# #压力管理技巧# #压力管理研讨会#

Via:freepik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Shihan Li

翻译 | 棉花熊

审校 | 酷炫脑

朗读 | 胡恩

美工 | Jenny

编辑 | YJ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就倾向于会对他人的经历产生共鸣,“捕捉”他们的情绪,并在事件发生时采用他们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我们的压力水平不会孤立地上升或下降。掌握压力的社会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它

你还记得当你的工作特别忙,似乎没有人有机会喘口气的场景?即使你很好地处理了自己的工作任务,你也可能会发现,面对弥漫在公司里的压力或焦虑,保持冷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仅仅听着你周围的人的抱怨就会引发紧张的情绪。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就倾向于会对他人的经历产生共鸣,“捕捉”他们的情绪,并在事件发生时采用他们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Via:giphy

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压力是一种从个人心理反应中产生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某些需求很高,这些需求可能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时间压力,冲突,对自己的表现的期望等等,而帮助我们应对这些需求的资源很低。然而,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发现,人际关系过程也对人们的压力追平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米娜·韦斯特曼(Mina Westman)和阿诺德·B·巴克(Arnold B . Bakker)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所谓的心理压力“交叉影响”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已婚夫妇中,在工作中承受很大压力的一方可能会把这种感觉带回家,导致另一方感受到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巴克和他的同事们还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团队中同事的倦怠程度往往趋于一致或共同演变。Emily Butler开发了一个“时间人际情感系统”( temporal interpersonal emotion systems,TIES)框架来解释负面情绪的各种表现的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比如痛苦的经历、表达和生理学反应。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本文作者)和我的同事们认为,如果把压力看作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现象——一种在社会环境中发展和传播的现象,就能更好地理解压力。在紧张的情况下,其他人的反应可以提供潜在的有用信息。他们会帮助你解释和澄清当下情况的要求和可用来处理这样的情况的资源。其他人的反应也提供了一个参照,帮助你决定什么是适当的应对这种情况的方式。你可能会不断地从你周围的人那里获得线索,并在你聊天和分享观点的过程中评估不断变化的社会规范,从而对你的处境产生最新的看法,这从而会影响你的压力反应。因此,你的压力水平可能会越来越和你的社交圈子里的压力水平相近。

他们的焦虑加剧了你自己的焦虑,让你对考试更没有信心

为了了解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你可以假设你是一名即将面临考试的学生。你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你认为这场考试既具有挑战性又很重要,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考试。你担心,如果你考砸了,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你找暑期实习的计划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假设你的学习小组的其他学生看起来都很乐观。当你提到你的担忧时,其中一位同学说:“当然,我们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但我们仍然可以复习所有的要点,我们还有课程笔记和过去的考试可以参考。即使你这次考试考得很差,这也不是影响你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实习工作的唯一因素……”你的同伴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没有你那么紧张,你们的谈话让你觉得考试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你会更有信心地面对它,你的压力水平也会降低。

相反,如果其他学生告诉你:“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快没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加剧了你自己的焦虑,让你对考试更没有信心,你的压力水平也随之上升。

最近,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研究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索了压力的社会影响。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组大约300名参加了一个专业研究生项目的,正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和中期的成年人。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四个不同的时间里调查了这些参与者的压力水平。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一个人在社交圈子中与其他人的社交互动与他们的压力如何随时间变化显著相关。具体而言,个体的压力水平倾向于与他们互动的同伴的压力水平同步变化。这表明,压力水平和社会网络是相互依存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进化。

Via:giphy

我们还发现,社交圈子对压力的影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人的社交圈子表现出更相似的压力水平时,例如,当一个人的同事普遍压力很大,或者所有人的压力水平都很低的时候,这个人可能会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影响。这一发现与经典的“态度趋同”研究相呼应,该研究表明,当社交圈子内的其他人之间有更强的共识时,一个人更有可能遵循他人的态度。如果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社交信息是一致的,它更有可能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并鼓励某人重新评估自己的压力情况。

有压力的人倾向于向那些同样感到压力的人伸出援手,但是与这些同龄人的互动会加重他们的压力

此外,我们发现某些人格特征可以帮助人们减轻来自同伴的压力传染。那些在神经质测试中得分较低、责任心较高或“内部控制倾向”较高的人似乎不太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对他们的压力水平的影响。

神经质是一种人格特征,其特征包括脆弱、焦虑和喜怒无常。神经质程度低的人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可能较少依赖社会线索,当他们自己的评价与同龄人不同时,他们较少可能会担心社会排斥,也较少与朋友一起重温有压力的事件。

责任心体现在自律、深思熟虑和善于做计划安排上。高度的责任心可以帮助人们监控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动态,然后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比如在与压力大的同学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话后,他们会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有内部控制倾向的人(那些认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生活的人)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评估需求并且应对当下的情况,这可能使他们不太可能受到别人的反应的影响。

对于那些想要减少社交圈子的压力水平的人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减轻压力的一个流行策略是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更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以社会支持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强调增加社会联系和互动,以及网络中人们的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然而,这些方法在管理社会群体中的压力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

如前所述,有压力的人倾向于接触那些同样感受到压力的人,而与这些同伴的互动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水平。这些过程会导致高压力个体和低压力个体的分离。我们的发现揭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潜在策略。

例如,老师可以建议有压力的学生避免与同样有压力的同龄人过多相互诉苦(纠缠于问题和负面情绪)。或者,那些有足够的个人资源来应对压力的人——这可能包括那些神经质程度低、责任心强和/或对自己的生活有坚定掌控感的人——可以被要求为那些正在经历高度压力时期的人提供指导。

与他人分享有压力的经历并不一定会引发焦虑和担忧。例如,在与他人讨论这些消极情绪时,一个人可能会有意识地采取一种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态度,而不是只是一味地强调“我很有压力”。一种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态度可能包括主动提出管理压力的潜在方法,或者询问同事采用什么策略来满足需求和应对当下带来压力的情况。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是如何在社交圈子中传播的,未来的研究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影响的具体的心理机制,以及其他可能防止有害影响的个人或情境因素。在这个快节奏和高要求的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人们都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频繁地互动,继续学习更多关于压力的社会动态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有效的策略来减少压力带来的健康影响。

Via:giphy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Westman, M. (2001). Stress and Strain Crossover. Human Relations, 54(6), 717–751. 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01546002

2.Bakker, A. B., Emmerik, H. van, & Euwema, M. C. (2006). Crossover of 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Work Teams. Work and Occupations, 33(4), 464–489. https://doi.org/10.1177/0730888406291310

3.Bruder, Martin, Agneta Fischer, and Antony S. R. Manstead, 'Social appraisal as a cause of collective emotions', in Christian von Scheve, and Mikko Salmela (eds), Collective Emotions (Oxford, 2014; online edn, Oxford Academic, 16 Apr. 2014), https://doi.org/10.1093/acprof:oso/9780199659180.003.0010, accessed 10 July 2023.

4.Parkinson, B. (2020). Intragroup emotion convergence: Beyond contagion and social apprais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4(2), 121–140.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9882596

5.Li, S., Krackhardt, D., & Niezink, N. M. D. (2023). Do your friends stress you out? A field study of the spread of stress through a community networ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5(1), 100–116. https://doi.org/10.1037/pspi0000415

6.Bond, R. (2005). Group Size and Conformity.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8(4), 331–354. https://doi.org/10.1177/1368430205056464

7.Asch, S. E. (1956). Studies of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I.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 unanimous majorit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70(9), 1–70. https://doi.org/10.1037/h0093718

8.Heaney, C. A., & Israel, B. A. (2008).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 In K. Glanz, B. K. Rimer, & K. Viswanath (Ed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89–210). Jossey-Bass.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原标题:《焦虑会“传染”,如何在高压环境脱身》

阅读原文

网址:焦虑会“传染”,如何在高压环境脱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6685

相关内容

压力太大焦虑如何减压
如何处理好高中孩子面临的心理焦虑问题?
远离焦虑:如何用正念冥想舒缓身心压力
如何防治焦虑症
在缺氧高气压环境下如何应对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调适:如何应对焦虑和压力
焦虑和压力有什么区别?从生理机制看如何缓解焦虑
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高效工作表现
如何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压力大焦虑压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