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康,张琇岩:《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指标体系及省际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5 11:46
阅读跨学科研究论文,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跨学科学习路径#
由基地主任雷晓康教授和基地助理研究员张琇岩撰写的论文《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指标体系及省际测度研究》发表在《西安财经大学学报》第36卷第2期,本期简报最后附全文,以下是本文摘要。
解读高品质生活不能脱离对美好生活、生活质量、幸福生活等相关概念的认知,更不能脱离共同富裕这一发展主基调。高品质生活的建设应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是公民所拥有的一种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客观条件得到更充分保障,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主观感受更为满意的动态化生活状态。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公民的需求角度出发,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领域划分标准,将高品质生活测度指标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体教育、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以及49项三级指标,并最终形成“高品质生活指数”,涵盖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权重的赋值计算。通过对我国28个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的高品质生活现状进行评估,发现高品质生活建设较为先进的地区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在经济生活领域最为突出。其中,排名靠前的东部省份主要由两类情况组成:一类是以浙江为突出代表的由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带来整体高品质生活建设的进步;另一类是以广东为突出代表的由部分领域长板效应所带来的整体水准提升。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高品质生活建设发展参差不齐,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建设仍存在一定差异。
网址:雷晓康,张琇岩:《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指标体系及省际测度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0697
下一篇:全棉时代,纯天然、高品质生活理念
相关内容
管理决策理论实际生活应用——西蒙决策理论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评析
选煤设备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导热系数测试仪校准方法研究
湖南省城乡居民生活能耗测算及节能思路研究
国内外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对比研究
麻醉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
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实际生活经验与思想的路标——评张祥龙的儒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