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小孩,家里房间乱好还是整洁好?心理学家:乱一点更有好处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不乱扔东西,保持房间整洁。 #生活技巧# #生活技巧分享# #家庭清洁技巧# #儿童房清洁指南#
"妈妈,你别收拾我的房间,我把东西都放得好好的,你别搞乱了!"
家长看到堆成山的衣服、玩具书籍混杂的桌面,就去帮孩子整理房间,可是到头来没有听到孩子的感谢,反而听到了这一句牢骚。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孩子摆放自己的物品时,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方法,尽管外人看上去杂乱无章,可是孩子心理却清楚得很。
你非要把孩子的东西按自己的原则放好,反而影响了他内心的秩序。
而且,心理学家也说了:"房间乱一点对孩子更好。"不必再严格要求孩子收拾房间,不妨让孩子的房间乱一乱,
房间乱的孩子缺乏条理性?多少人误解了房间整洁
房间乱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这个孩子不收拾房间,没有条理性。
而且,大部分的家长认为房间乱的孩子以后做人做事会没有章法、不懂规则。更有的人直言:"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可是,房间乱就是缺乏条理性的表现吗?事实北非如此。
一般来说,干净整洁的房间意味着孩子追求完美,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房间。
学会整理房间对孩子而言确实有很多的好处,它可以让孩子生活的空间更加地宽敞明亮,心情也会好起来,因为很多人看到乱糟糟的物件,在踏进房间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摇头叹气了。
而且,愿意静下心来打扫房间的孩子往往有着更加沉稳的个性,生活的独立自理能力也比较好。
可是,房间丝毫不乱的孩子不一定是会打扫房间的孩子,他可能整天躺在床上玩手机、玩ipad,动都没怎么动过,房间当然不会乱。
而且,孩子过度追求完美也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对房间秩序的控制其实也是一种自身的苛求。
常常因为小事而苛求自己的人常常伴随着焦虑、沮丧和压抑心理。他们会担心自己没把房间收拾好,挨爸爸妈妈的骂,或者觉得自己连整理房间都不能做得好,觉得自己很没用。
追求完美的孩子内心总是比较脆弱,他们不习惯无序、不习惯失败,如果碰到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第一反应很可能是逃避。
著名经济学家哈福德曾在《混乱》一书中提到一专门专门研究不同人的整理习惯的实验。
结果发现那些特别热衷把分档细致分类、把很多时间放在整理分类的人,保存的无用文档更多。整理的过程花费了很多的努力,他们不舍得扔,最后不会用到的文档越积越多。
这不仅挤占了干正事的时间,还消耗了大量的经历,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可见,人们从一丝不紊中无法得到实际性的好处,反而浪费了光阴。
显然,无论是父母要求孩子把房间整理得有条不紊,还是孩子要求房间必须窗明几净,都不能当成一件绝对的好事。
房间乱一点更好,孩子思维更灵活,想象力更强
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个人魅力是从凌乱的桌面开始形成的。"
纵观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我们会发现他们不拘泥于表面的光鲜亮丽,身处凌乱的环境反而能做出颠覆时代的作品。
爱因斯坦很喜欢在书堆里读报,从来不让别人来清理他的桌面;马克·吐温的桌面上永远对着凌乱的手稿,纸张七零八落;奈良美智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漫画作品,左一张右一张。
乱中有序、乱中自由章法并不比整洁干净的房间差,而且还会由混乱的情境,激发情境性的创造力。
比起非常整洁的房间,凌乱但是有序的房间对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和想象力有更大的帮助。过度整洁不适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凌乱的环境能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心理学中,高创造力孩子的家庭有以下的特征:
1.更倾向于强调内部品质,例如价值观、对事物兴趣的开放性。
2.不太强调外部表现,不规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需要小心谨慎
3.家庭的模式是提倡冒险和独立性
高创造性孩子的父母很少有专制,喜好自由,乐于接受孩子的不同意见,表现出热情和开放性,
什么东西都规范整齐,十年如一日,孩子又怎么样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得到创造性的启发呢?过度整洁的环境反而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这是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呢?
完全不变的房间环境很容易人一种心理定势,使孩子更倾向于固守传统、变得保守。相反的,无序的环境是对孩子摆脱固有思维的启发,让孩子的思维更加灵活,能挑战旧原则,更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
走出固有观念,别再强迫孩子收拾房间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人。
无论是宿舍楼墙上"宿舍是我家,干净靠大家"的标语,还是社区里"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市容整洁的文明城市"的大字报,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搞好卫生,保持整洁。
虽然整洁卫生很重要,但是我们不必苛求孩子时时都保持房间一尘不染、东西井井有条。尤其是年龄还小的孩子,他天生活泼好动,在画画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电脑游戏吸引过去,留下画笔和画纸东倒西歪散落在房间各处,房间凌乱其实在所难免。
再者,相比房间十分整洁的孩子,房间稍微凌乱的宝宝会更加好动活泼。下象棋、画画、搭积木等等益智类的游戏,从来都是会把房间弄得乱乱的,这也显示了孩子在投入地玩耍,在玩耍中学习。
孩子的天性和专注力不应该批评,而且家长理解和接纳这一点,教育孩子整理房间需要有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一个表面上纤尘不染的家庭,维护它的代价很可能是孩子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兴趣,被迫干起活来。
孩子失去了自在轻松的自由时光,而迫于父母的威严开始收拾房间,内心剩下的也许只有失望。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一定的整理是需要的,但是绝不能以"爱干净"为理由限制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定下一个做家务和玩游戏两不误的计划,规定好什么时候玩耍、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收拾,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安排不同任务的时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观念,家长在教育孩子爱干净、讲卫生的时候常常用这句话。
然而,事物都有两个面性,房间井然有序当然赏心悦目,可是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如此,家长大可不必强迫孩子,房间乱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乱"不能成为给孩子贴标签的原因,也不是评判孩子的标准。房间整洁与否与性格好坏、行为优良谈不上绝对的关系。
你眼中的凌乱,可能是孩子心中的自由,你所见的无序,也许是孩子创造力的开始。
网址:养育小孩,家里房间乱好还是整洁好?心理学家:乱一点更有好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4476
相关内容
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脏乱差的房间,映射的可能是孩子凌乱的人生
有娃也不乱,5分钟就能整理好的家,有啥窍门?
告别家中杂乱:做好这 3 点,让家久住不乱!
学一点整理的技巧:家里整不整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过得是否幸福
告别乱糟糟!家中这 3 处做好收纳,住再久也不乱!
家里整洁有五大好处
家庭教育|凌乱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吗?
孩子房间总是乱糟糟?五步骤教你打造有条理的孩子
手机桌面太乱?一招教你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