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美学走向生活:“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

发布时间:2024-12-16 00:33

生活美学理论则是研究生活美及其形成机制的学科,包括美学原理、审美哲学等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美学理论#

该文原载于《文艺争鸣》

美学走向生活:“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

曾繁仁

20 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的日渐勃兴,美学逐渐摆脱“艺术哲学”的固定框架大踏步地走向生活。审美不仅与影视广告服装等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且不断渗透到生态、环境与城市等重要领域出现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城市美学等新兴的美学理论形态。特别是当代审美观念由传统静观美学向体验美学的深化更加为包括城市美学在内的生活美学注入了活力。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在论述“建立城市生态的审美范式”时认为,“对审美态度的通常描述,如静观的、被动的、无利害的,这种描述与我们日常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相距甚远,即以动态的身体投入为其特征。近年来艺术的发展对这种分离式的美学提出挑战,使艺术回归与其他物体的连续性以及与我们环境的连续性”,“连续性和身体的投入成为艺术的新的动态特征,使艺术从静态转变为一种富于生命力的、积极的角色”。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审美成为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 1 )的确,城市美学的发展使得美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踏步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城市成为愈来愈多的人的生活“场所”与“家园”,城市与数亿城市人的生存密切相关。无数亿人生活工作在城市,用自己的身体与心灵体验着城市,城市对于我们的审美感受是多么大的冲击与影响啊!特别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我国,现代化伴随着城市化,其速度与影响都是空前的。据有关资料提供,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9% 迅速发展到 2009 年的 46.6% ,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突破 50% ,到 2020 年城市化率将达到 55% 至 60% ,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届时将有 2 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样的速度与态势都是十分惊人的。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粗制滥造、质量低下、千城一面的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呢?这却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急需将审美的维度引入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美学在当前中国显得异常的急需!最近,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的主题发言“审美文化的综合集成:人居环境的最高艺术境界”中提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生成”理论。我们觉得可以以此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建构一种“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这里的“有机生成论”包含着东方思维与生物科学的重要内涵,体现了当代城市理论发展的新态势。美国当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在 1996 年出版的《第三空间》一书中就在城市危机频发的情况下力倡一种开放而多元的城市理论。他说,“ 1960 年代后半叶,在都市危机,或者回过头来看,一场更为普遍的空间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空间意识的一种他者形式开始出现了。我有心称这一新的意识为‘第三空间’,由此来启动它推陈出新的定义,这是空间思考另一种模式的创造,发端于传统二元论的物质和精神空间,然而也在范域、实质和意义上超越了这两种空间”。( 2 )索亚这里说的“第三空间”即是对工业革命时代现代性空间意识的超越,也是对“后现代”解构性、批判性空间意识的超越,是一种建构性的更加开放多元的空间意识。其反面代表是美国的洛杉矶,正面代表则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当代城市美学就属于这种“第三空间”开放性、超越性、多元性意识范围。我们提出“有机生存论”城市美学当然也在其中。它借助了东方哲学 - 美学中“有机的关系模式”,同时也借助了当代生态哲学中“共生”的内涵,将“有机性”、“生命力”与“生成性”等导致城市充满生气、城市人美好生存等新的原则引进城市美学,超越了以往的比例对称和谐等形式美原则,具有崭新的革命的意义。在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上述生态学与生物学概念怎么会成为美学概念呢?我们认为,这里的生态学与生物学概念已经经过改造成为社会学与人文学科概念,与人的美好生存紧密相连,而人的美好生存是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内涵。加拿大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在回答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才是美的时明确地将“生命力”引入他的环境美学。他在论述自然环境之美时借用霍斯普斯的观点将审美分为“浅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部分。所谓“浅层含义”即为事物表面的自然特征,例如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形式特征,而“深层含义,不仅仅关涉到对象的自然表象,而且关系到对象表现或传达给观众的某些特征和价值。普拉尔称其为对象‘表现的美’,以及霍斯普斯谈到对象表现的‘生命价值’”。卡尔松借助这一观点指出“我认为假如我们发现塑料的‘树’在审美上不被接受,主要因为它们不表现生命价值”。( 3 )可见,“生命力”进入美学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下面我们尝试着对这种“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以下五点阐释。

第一,天人相和,顺应自然。在这里,我们借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人相和”的生态智慧。《周易》提出著名的“天地人三才”之说,要义是人文符合天文,所谓“保合太和乃利贞”。也就是说只有人文符合天文才能够做到社会稳定人民安康。这里的“天人相和”主要是顺应自然,尽量保存自然原貌,按照自然规律建设城市,使得城市人得以亲近自然等等。使我们的城市具有明显的“自然性”。“自然性”就是与纯工业化之时城市建设的“无机性”相对立的“有机性”。按照这样的“自然性”与“有机性”的观点建设我们的城市,那就要尽量保护自然原生态,不要轻易改变自然原貌。湿地是城市之肺不能轻易填平;海岸、江岸是江河的保护线不能轻易修成通衢大道;海湾是海边城市之魂不能轻易修成跨海大桥改变湾内环流;不能在城市各地到处硬化浇灌水泥堵塞了城市的渗水功能导致雨水内涝;城市绿化应按照“自然性”的“和实相生”的原理让多种树木杂生而不要从所谓经济利益出发砍林种桉种茶;城市应该呈绿地与商区交错结合态势而不要变成一律的高耸入云的水泥大厦等等。在这方面美国著名生态女规划师帕特丽夏·约翰松是实践的典范。面对愈来愈加严重的环境污她坚信“艺术能够拯救地球”。多年来她游历全球,创建了许多大型公共工程,以实现她拯救地球的梦想。她与工程师、城市规划者、科学家与市民团体合作在各大都市将自己的构想变成基础实施。在旧金山,她的作品是一个下水道和一个使公众可以接近海水、为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的海滨大道;她的另一个作品吸引人们进入亚马孙雨林探幽揽胜,净化了一条被污染的非洲河流;在韩国,她修建了占地 912 英亩 的公园,为老虎、鹤、鹿、蝙蝠等动物创造了一片沃土。总之,“她的设计,在净化水质、处理污水、创建栖息地的同时,还满足了人类对于美、归属感和历史回忆的需要”。( 4 )

第二,阴阳相生,灌注生气。这是一种中国古典形态的万物生成论,迥异于西方的创世生成说。西方古代是以理念作为世界本源的,基督教出现后即以基督创世作为世界生成的根据。但中国古代则以素朴的阴阳相生作为世界万物生成的根源,这是一种内在的世界与万物生成的理论。老子《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系辞下”也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敦颐则在《太极图说》中说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等等,说明中国古代阴阳相生的生成论思想一以贯之。这种思想力主阴阳相生,才能构成生命,灌注生气,并将其运用于建筑中,成为著名的“堪舆”之学。对于这种学问,我们抛去其中的诸多迷信色彩,吸收其精华,还是可以运用于当代城市建设。例如,在天与地、山与水、南与北、上与下⋯⋯诸多阴阳因素中应该运用相反相成的规律,使城市建设保持内在的活力与生气。遵循天人相和、乾坤相宜、背山面水、坐南朝北、寒暑兼顾等等生成论原则。力避开山不止,取水无度,竭泽而渔,填湖造田,围海造楼,截断河流,挖断水脉等等破坏阴阳相生之生态规律的事情发生。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阻断城市的生命命脉,使之旱涝无度,风沙弥漫,灾害不断,缺乏生气。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我们应该记取。

第三,吐故纳新,有机循环。“吐故纳新”为中国古代一种养生之法,意为吐出浊气,吸进清气,促进机体健康。庄子《刻意篇》说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说明吐故纳新可以促进人体的康而寿。同样,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一个健康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也是应该是吐故纳新的。这在现代生态学中就是有机循环理论,只有做到有机循环,才能保持城市的生命健康。 20 世界 70 年代以来,西方以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为代表提出著名的“盖亚定则”,将地球比喻为大地女神盖亚,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这种理论又称作“地球生理学”,说明地球通过大地植被接受阳光进行光合活动,产生养分哺育万物,当然也要排除废物,保持健康。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地球母亲生病了不健康了。这其实也是受到东方有机论思想影响的结果。因此,“吐故纳新,有机循环”应该成为“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城市要有充分的足以养育市民的干净的粮食、蔬菜与水,这就是所谓“源”。同时也应该有足以快速治理和排出废物的治污与排污能力,这就是所谓“汇”。“源”与“汇”是城市有机生命的体现。目前,我们的不少城市由于急剧膨胀,在“源”与“汇”,两个方面准备不够。从“源”来讲,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能够经得起灾害考验的洁净的水,而从“汇”来讲则缺乏足够的治污与排污能力。不少城市甚至连必要的下水道都不具备,一下雨就造成严重内涝,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是非常到位的判断。总之,我们的许多城市难以做到良好的“吐故纳新,有机循环”,因而可以说我们的一些城市是生病了,不太健康了。一个生病的,不健康的城市怎么使其市民得到审美的生存呢?从审美的体验来说,难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芬芳的香味,喝到洁净的清水,接触到舒爽的环境,他怎么可能有美感呢?遵循“吐故纳新,有机循环”的原则,让我们的城市健康起来,使我们得到审美的生存。

第四,个性突出,鲜活灵动。城市作为有机的生命体都应该是个性鲜明的,灵动活泼的。从地理位置来说,不同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水特色;而从历史文化来讲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文化历史,优秀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北国的冰雪之城,京师之城,滨海之城,泉水之城;南方的六朝古都,国际都会,五羊之城,天堂之城等等,无不各具鲜明的个性,灵动鲜活。但目前却并没有将这种特色充分发挥出来,而是有千城一面之弊。不仅没有很好重视城市的区位地理特点,甚至城市宝贵的文化传承也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被夷为平地,照此发展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将很快消亡,问题的严重已经不允许有片刻等待。第五,人文生态,社会和谐。在这里主要论述当代城市美学的文化维度。城市毕竟是人的聚集之地,有人群必然有文化问题,一个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城市必然要做到“人文生态,社会和谐”。索亚在《第三空间》一书中说道,“引导我们洛杉矶和其他真实 --- 和 --- 想象地方之旅的实践,系围绕解决一系列问题组织起来,诸如种族、阶级、性别问题,以及其他经常与此紧密关联的人类不平等和压迫形式,特别是全球经济和政治重建和与此紧密相关都市生活和社会后现代化带来或加深的那些有关问题”。( 5 )的确,城市建设的有机性与生命力的确还特别应该体现在人文生态方面,不能重蹈拉美某些城市以及索亚所举洛杉矶所存在的严重两极分化、城市社会问题严重的覆辙。要处理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与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当然还有种族、宗教、年龄、职业与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文化问题,也包括实际存在的社会公正问题等等,逐步做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有机的并有生命活力的。

我们论述了“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的五个方面的原则,最后还是要回到美学上来,就是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个性化与和谐性,导致城市及其居住者充满生命活力。这就是东方特色的“有机生成论”的城市之美。这种城市美学属于生态美学的必然组成部分,是生态美学的实践领域。我们只有按照以上原则实行才能真正做到城市成为我们的“家园”,我们也能真正做到“诗意的栖居”,“城市,使生活更美好”也才能成为现实。

注释:

(1)[ 美 ] 阿诺德·伯林特《 , 环境美学》第 52 — 55 页 , 湖南科

技出版社 2006 年 3 月版。

(2)(5)[ 美 ] 爱德华·索亚《 , 第三空间》第 13 、 28 页 , 上海教

育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3) [ 加 ] 艾伦·卡尔松《 , 环境美学》第 207 、 213 页 , 湖南人民

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4) 卡菲·凯丽 , 《艺术与生存》第 2 页,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8 年 4 月版。

网址:[曾繁仁]美学走向生活:“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4709

相关内容

中国四大“慢生活”城市,景美人美,大学生到过都不想走
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整理14篇)
美学论文:浅议“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docx
向全球传递成都美学 成都创意设计周时尚设计与生活美学论坛举行
看成南“公园城”的生活美学
确认过眼神,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浅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论文
从“实践美学”到“生活美学”——当代中国美学本体论的转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