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12 08:09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要顺应幼儿成长规律,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提出教育资源,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活动中顺利理解劳动的涵义,主动探索各种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塑造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效落实感恩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德育教育,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劳动教育

前言:

《指南》指出,幼儿要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要重视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积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具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将幼儿的生活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参与各项生活劳动,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提高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劳动、热爱劳动,以高效的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一日生活提取资源,劳动教育全面渗透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提到,生活处处皆教育。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就要善于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取劳动主题,开展劳动教育。生活与劳动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付出劳动。例如,在吃午点时,教师提前准备小扫帚、小铲子、抹布等各种劳动工具,安排每天的小小值日生,在吃午点之前,与教师一起分发餐具和点心,在幼儿们吃完午点后,与教师一起整理餐具和打扫卫生。值日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着如何摆放餐具、擦桌子、整理桌椅、扫地和收纳餐具。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搬运和整理运动器材。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收拾玩过的玩具,并将每个玩具送回自己的家。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劳动教育,让幼儿逐渐养成了爱整理、讲卫生、善收纳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自我服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令幼儿的劳动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游戏课程融入劳育,丰富经验拓展认知

《纲要》指出,教师开展幼儿教育活动,都要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因此,幼儿劳动教育也应当渗透在游戏之中。教师遵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要善于为幼儿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强游戏的真实感,引发幼儿对游戏的主动参与意愿,产生积极的游戏行为,在游戏中模仿大人劳动的姿态,逐渐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在趣味的游戏环境中,幼儿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不断丰富,还能主动将掌握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生活之中,不断深化幼儿对劳动的认知,塑造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角色扮演区,创设照顾宝宝的游戏情境。幼儿们可以把娃娃当成宝宝,扮演宝宝的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哄宝宝睡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主动介入幼儿游戏,拓展客人来访等游戏场景,让幼儿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着招待客人、煮饭做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辟医院、美食街、餐厅等各种角色区域,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任务。在参与不同的角色扮演游戏时,幼儿们大胆交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模仿不同职业者的劳动行为,逐渐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含义,也能形成劳动光荣的思想价值观,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各项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健全自身的人格品质,获取更加丰富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学会独立、自理,健康、快乐成长。

三、亲近自然种植活动,丰富情感健全身心

教师围绕生活开展劳动教育,还需要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纲要》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展亲自然的教育课程,让幼儿在劳动中发展情感、审美和认知,感知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就要积极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各项种植劳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成长与变化,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劳动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探索热情,在自然的环境中激趣养分、健康成长。

四、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双方携手质量提升

在劳动教育中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合作,以家校共育的方式,实施更有效的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为幼儿构建家校一致的劳育氛围,帮助幼儿巩固教育成果,使幼儿对劳动技能的使用更加熟练。为此,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引导幼儿继续练习在园习得的各项劳动技能,使幼儿参与到家务劳动之中,体会父母每天劳动的辛苦,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体现生活教育理论在劳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例如,教师通过开展劳动主题月活动,鼓励家长每天引导幼儿在家自主整理书包、穿脱衣物、刷牙洗脸,并帮助家人做一些扫地、摆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与此同时,教师也请家长将幼儿每天家务劳动的瞬间拍摄下来,发送到班级群里,教师也会在第二天上课时,对幼儿的劳动行为提出表扬,以此来增强幼儿的家务劳动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教师再开展自理能力比赛活动,选出班级里整理书包和衣物又快又好的幼儿,给他们颁发“自理小达人”奖状。通过开展主题月活动的方式,将家长纳入教育活动主体之中,取得了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充分发挥了家长资源,帮助幼儿巩固和强化了劳动技能,令幼儿在家务劳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也让幼儿学会了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生活教育理论能够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指导。劳动与生活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理解各项劳动的意义,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也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珊. 回归生活本真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 师道,2023(6):44-45.

[2]潘洁.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研[J]. 科学咨询,2022(16):194-196.

[3]李菊梅. 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J]. 学周刊,2022,33(33):180-182.

作者简介:高天月(1992-),女,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管理。

网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481

相关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践生活教育思想,护幼儿本真童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幼儿园生活教育探析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
“生活教育”辨析——兼谈“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误区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