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开艺术展了!“无用”垃圾环保再生变“有用”
环保生活艺术的垃圾分类: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环保生活艺术#
废弃塑料瓶可以变身棉袜、晴雨伞、挎包?咖啡渣可以变身T恤?今天,一场“无用之用”再生环保艺术展在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开幕。被定义为“垃圾”的物品,在这里焕发出千姿百态的新生。
像这把伞是由废弃塑料瓶经过回收、清洗、粉碎、高温、造粒等环节,转化成环保纱线,再制作成RPET环保面料,大约5个塑料瓶可以转化制作一把伞。
“塑料瓶如果放在干垃圾里一起被填埋到地下,需要500年才能降解,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主办方介绍,“而作为可回收物被回收之后,就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再生,不仅减少污染,还节约了资源。”
像这样的展品还有不少,比如由咖啡渣提炼出“咖啡碳纤维”制作的T恤,塑料餐盒回收利用制作的钥匙扣,易拉罐、纸箱再生制作的工艺品。
连制作展台的砖也是“大有来头”,它们是由塑料餐盒转化的再生材料,浅灰色代表塑料餐盒,绿色寓意新生。外卖餐盒经过回收、分拣、清洁等环节,由再生工艺打造成再生砖材料,用科技让塑料“重生”。
在展厅中央,一副画作前人气特别高。它由参展者共同创作,大家可以用织线作为作画工具,连接自己投递过的垃圾品类,每个品类上都有相应数据。比如“每使用1吨再生塑料,能节省2-3kg原油”“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吨”“利用废纸造纸与用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相比,可以节约50%的新鲜水”等40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提醒大家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再生的重要性。
今年10月,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2018年起,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携手区内企业“爱分类·爱回收”率先探索“互联网+智能回收”服务模式,逐步打造完善1+12+X可回收物“点、站、场”服务体系,落实低价值可回收物专项补贴发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在杨浦区日均回收量达180吨左右,助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成效明显;在上海市,已投放智能回收机近2500台,日均投递超过10万人次。
万物新生集团旗下的“爱分类·爱回收”首席运营官陈静晔介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背景下,我们以可回收物作为创作素材,通过跨界合作、可持续设计等方式表达循环再生理念。希望通过这些创意独特的作品,将‘分类新时尚,减法新生活’的环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提升市民环保意识,进一步助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本次再生环保艺术展将持续到2022年1月15日,每天9:00—17:00开放,市民可免费进场参观。
2021年12月19日和2022年1月9日还将举办线下互动,到现场观展、参与科普活动和问答,有机会获得环保再生礼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编辑:老徐)
垃圾分类开艺术展 无用垃圾环保再生变有用
网址:垃圾分类开艺术展了!“无用”垃圾环保再生变“有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6728
相关内容
垃圾“变身”后你还认识吗?常州“无用之用”再生环保艺术展【垃圾分类在行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资源循环再利用
垃圾分拣生产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再生资源发展与利用
垃圾分类环保屋: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积分
生活分类垃圾桶,让垃圾分类更轻松
艺术品与垃圾的距离 入美术馆与垃圾有关艺术家
厨余垃圾处理器,让垃圾无类可分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垃圾再生能源”生产工艺介绍
再生资源变身艺术品 上海垃圾分类活动今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