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之道 智游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16 14:14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智慧》- 张文质,分享教育实践中的快乐教育理念。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家庭教育书籍推荐#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多年来一只寻找快乐之道,可总是发现痛苦多于快乐。快乐呼啦啦,唰的一下就过去了,而痛苦的记忆,总是铭心刻骨,犹如大树上的疤痕,不管过去多久,仍会在上面留下记号。快乐如风,风过无痕;痛苦如刀,刀刀留伤。看那出家的和尚、尼姑脸上总带着祥和的笑容,原来她们是找到了快乐之道的人。

快乐,其实只是一种心境。清静的心,往往容易得到快乐。禅师的快乐之道是“舍”,付出才会快乐。我们俗人的快乐之道是“取”,取得荣誉,取得爱情,取得金钱,通过不断的得到求取快乐。可见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快乐,一种是“舍”,一种是“取”,快乐就在取舍之间。

禅师们,什么都可以放下,心有净土,蹲在大桥下讨饭也快乐无比,幸福而安详,他们的净土也在大桥下。其实人生何时不极乐,人间何处不净土。净土只在心中,快乐也只在心中。如果心有极乐,不管“取”还是“舍”,“得”还是“失”,都是快乐的。

真正的快乐之道,并不在乎“取”还是“舍”的,关键还是得失之心。

责任编辑:

网址:快乐之道 智游教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9262

相关内容

快乐之道:游戏设计的黄金法则
亲子教育的快乐源泉:让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快乐之旅
亲子同行,智慧相伴:探索家庭教育的智慧之道
智慧教育,快乐成长:探索孩子教育的多元路径
快乐的家庭教育方式
游戏设计快乐之道(第2版)【全本
智慧育儿 快乐成长
哲学心态智慧与快乐之道.pptx
智慧家庭教育:幸福共成长,揭示亲子之道!开创智慧教育新篇章!
快乐家庭教育赏析八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