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上刻字
手工皂皂刻字:在皂上刻字,赋予礼物特别意义。 #生活技巧# #手工艺DIY#
张 正
农村人家有相互借碗的习俗。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或是来了许多客人,碗一时不够用,要向别人家借。有时借不止一户人家,为了防止还错碗,买回新碗,各户就在自家的碗底刻一个字。
旧时的铜匠有补碗的手艺,鲁迅《风波》里的六斤家,就有一只补过十六只(也说十八只)铜钉的饭碗。到了我们小时候,补碗的人家已经很少,但孩子摔碎碗,屁股还是要挨巴掌。年前买碗,仍然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开支。新碗到家,首先要刻上字。没有专门的刻字匠,买一包香烟,说两句客气话,请庄上手巧的人帮个忙。
我们庄上的碗,大多是三爷帮刻字的。三爷不仅手巧,而且心细,碗上刻字要的正是这点功夫。用小铁锤加小錾子刻字,必须不轻不重,轻了,穿不透碗底表层的釉,刻不上字;重了,一錾子下去,碗成两半,买碗的人怨不得,帮刻字的人赔不得,两相尴尬。三爷从未失手錾破过碗,因而信誉极高,为人又憨厚,有求必应,也不抽烟,有交情、不想破费的都愿找他。
碗上刻的字,大多是家庭成员姓名中笔画最简洁、最具识别力的那个字。比如我家的碗,碗底都有个“正”字。三爷自己家的碗,刻的是“河”,这是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字刻好后,用食指肚沾点锅灰涂上,染成深色,洗也洗不掉。
三十多年前我外出读书,家里大大小小的碗都还刻着“正”字。三十多年后,那些碗差不多被“吃”光了。父母仍不断添置新碗,只是渐渐懒得麻烦三爷刻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碗在一个家庭中越来越算不上什么重要财富,没有人家因为孩子摔碎碗再把他的小屁股抽出红杠杠。庄邻之间偶尔有事还会相互借碗,记个数,还上这个数就行,当真少了一两只,没有人家会计较。
再后来,农村人家有事办酒席,有了专门服务的行当,锅碗瓢盆,连煤气灶、桌子板凳,包括拣菜、端盘子的人,都带得齐齐的,再也没有人家相互借碗了。
网址:碗上刻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0256
相关内容
洗碗劳动感悟50字(精选3篇),洗碗劳动感悟50字与收获洗碗的作文500字(精选35篇)
洗碗作文100字(精选25篇)
洗碗作文400字(通用22篇)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600字(精选15篇)
洗碗的作文800字(精选30篇)
第一次洗碗作文400字(通用32篇)
洗碗劳动心得体会400字(通用41篇)
洗碗家务活作文250字(精选11篇)
精选三年级洗碗作文300字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