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文综政治二诊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改革政策解读:2023年新变化 #生活常识# #教育资讯#
20.网络空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正能量应是其发展的底色。而反观当下,洗脑鸡汤文、虚假信息等让人眼花缭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是因为:
①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②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
③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④网络文化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3年2月,全新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网,它不仅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等任务。这类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失业、威胁公共安全等风险。这说明:
①聊天机器人ChatGPT 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
②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预言能够通过实践成为现实
③人们要科学看待人工智能的两面性并加以合理利用
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2 年 10 月、12月立法法修正草案接连进入审议程序。此次立法法修改,将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备案审查制度,适应监察体制改革补充相关内容,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立法法的修改:
①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 ④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需持续抓好“五史”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重点要抓好青少年教育群体,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抓好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基于:
①意识使青少年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正确价值判断是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理想信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是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家电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居民家电消费需求也由新增消费向更新消费转变。近年来,拥有绿色环保材料、对人体和环境副作用小的绿色家电,拥有智能设计、个性服务、语音控制、远程操作等属性的智能家电,备受消费者青睐。绿色智能家电市场快速增长,但也面临消费观念还需更新、乡镇和农村地区市场延伸较慢等状况。
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绿色智能家电标准,推进安装、维修等全链条服务标准化;推动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通过自建或合作共建等方式,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千兆光纤网络部署工程,深入推进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加大用电用水用气用网保障等9条措施。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重要意义。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行政裁量权基准是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行政管理实际,按照裁量涉及的不同事实和情节,对法律、法规、规章中的原则性规定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执法权限、裁量幅度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以特定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施行的具体执法尺度和标准。
一直以来,行政处罚“同案不同罚”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虚假宣传的罚款额是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从1万到20万的罚款弹性,是现行法律赋予执法人员的行政裁量权,也是导致“同案不同罚”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但仍存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主体不明确、制定程序不规范、裁量幅度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行政执法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现象时有发生。
2022 年8 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职责权限、内容、制定程序、管理等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必要性。
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的十个重要理念: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分别来自《礼记·礼运》《论语·五子之歌》《论语·为政》等传统经典。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1)中国式现代化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
(2)有人认为:只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2分)
(3)当前,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来看,人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面临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高考政治,复习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文章
网址:2023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文综政治二诊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0460
相关内容
最新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理综三诊模拟试题四川省民政厅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3年第三届大学生生活安全科普竞赛(附大赛真题题库+答案)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答复的函
宜宾网络安全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2025届四川乐山市中区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蜀适养老 安逸生活”四川省第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启动
蜀适养老安逸生活,2023年四川省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圆满收官
快讯=四川省叙州区教育强区扩容提质建设项目叙州区二中艺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