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坊巷:金华版“宽窄巷子”迎新生
成都宽窄巷子品味悠闲生活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游玩指南#
记者 夏斌婷
最近,不少眼尖的市民发现,古子城酒坊巷、熙春巷、八咏路上许多老建筑的门口挂上了一块崭新的铭牌。铭牌上不仅有数字编号、关于该建筑的中英文历史简介,还有一个相同的图标——金华市历史建筑。
上月初,金华市首次启动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对古子城邵飘萍故居、英士大学图书馆旧址、拦路井等首批41处历史建筑实行挂牌保护。这标志着这些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的一幢幢老建筑多了一层“护身符”,将被世人重新发掘认识,在城市发展中焕发新生。
这些历史建筑中,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酒坊巷了。据介绍,秉承“贯通为基础,品质为保证,保护为前提”的原则,古街酒坊巷正在开展活化利用,定位打造以成都“宽窄巷子”和杭州“河坊街”为标杆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历史遗痕
千年古城看此巷
酒坊巷,金华古子城(金华的城中城,唐时建)中最出名的一条街巷,因开有戚家酒坊而闻名。当年的金华酒,曾赢得“天下第一酒”的美誉,还被写进《金瓶梅》,成了西门庆过年送礼的指定用酒。
头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国字号金字招牌,金华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建城史,素有“小邹鲁”之称。古子城是婺州古城的核心,是金华城的发源地,而酒坊巷则是古子城历史街区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条街巷。千年古城看此巷,酒坊巷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酒坊巷位于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中轴线上,北至石榴巷,南至飘萍路,长约616米,宽4~6米。酒坊巷在将军路以北古称太史第,以南靠八咏楼附近处宋朝时叫桐齐坊。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酒坊巷尚保存有传统建筑38处之多。太史第、名人故居、试馆、考寓、宗祠、台湾义勇队纪念馆、酒泉井等众多古迹汇于一巷之内。
其中,酒泉井见证了金华府酒的辉煌历史和酒坊巷的由来。光绪《金华县志》载:金华酒以此井酿酒,至清光绪年间,金华知府继良亲自命名为酒泉井。这是古代金华酿酒业所保留至今的遗址,为历史上的金华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作为金华酒的珍贵遗迹和特有的历史文化载体,酒泉井还被载入《中国井文化》一书,步入中国名井之列。
千百年来,丰厚的历史积淀在酒坊巷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古城文化、考寓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抗战文化以及口头文学。街巷里比比皆是的传统建筑,曾有大量名人在此寓居。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名人往来穿梭,形成了酒坊巷独具一格的名人文化。诸多的特色文化元素齐集一巷,使这里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文化遗产特色区。
站在古巷一端,遥望巷尾,沈约、李清照、黄人望,从里走来。
□古时韵事
李清照与酒坊巷的不解之缘
古人惯用地名冠以酒名,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古代,金华地区婺江流域的东阳、义乌、兰溪等县所产的外销酒,都称金华酒,也称金华府酒。金华酒是古代金华郡、州、府及辖县生产的各种黄酒的总称,历来的名酒主要有:寿生酒、错认水、瀫溪春、东阳酒、白字酒等。其中,“错认水”酒色清纯如泉,喝上去却十分甘醇,因经常被人错认为是水而得名。可惜,错认水酒这种技术现在已经失传了。
金华酒助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写下了千古绝唱。李清照是名耀青史的词作家,喜欢作词,也喜欢饮酒,酒和词跟她的生活分不开。饮酒与作词,陪着这位千古奇女子度过激荡多变的一生,成就了她独有的词风。1134年,李清照涉富春江而下,来到金华避难,就寄居在八咏楼边的酒坊巷一位陈姓人家中。当时的金华因受南宋建都临安的影响力和放射力,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东起东市街、北至将军路、西沿酒坊巷、南临八咏路的古子城区域是金华城最早的发源,也是当年达官贵人云集、商肆店铺林立之处,丝绸业、手工业、酿酒业兴旺发展。
李清照出门缓步而行,登上了南朝沈约初建的八咏楼,望婺江西去,物是人非,国破山在,壮怀激烈,借酒消愁,写下了《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住在酒坊巷的这段时光,成为李清照创作的高峰期。
□旧时传说
宁采臣与酒坊巷擦肩而过
酒坊巷,不仅出名人,还出读书人。
梁子敏家斜对角的大门上,留下“湘岩试馆”的石刻名。再往北走,酒坊巷北段(原名太史巷)也有两处类似的场所:一处写着“吴家试馆”;边上一处曾是武义的考寓,刻有名字的石碑,已无处寻觅。
“试馆和考寓是同一个概念,它们都是供考生参加科举前温习功课的地方。”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副研究员汪燕鸣介绍。
侍王府,曾是清代金华府的试士院。“八婺”金华府辖的童生们,都要赶往此处参考。而在开考前,或者入住试馆或考寓,或者投宿寺院,就像聊斋志异里的宁采臣一样。
在老金华人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聂小倩的故事就发生在金华。《聊斋志异》文曰:“宁采臣,浙人……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今人推测,当时浙江各地考生齐聚于金华府,其中就有赶考的书生宁采臣,至于兰若寺的考证,则说法不一。
宁采臣为什么不入住紧挨试院的试馆和考寓?因为这些试馆,多为某一家族或某一地的人出资建造,供其家族或当地的赴考生使用。比如湘岩试馆,是兰溪人祝湘岩出资建造的,吴家试馆是永康厚吴村出资建造的。
“上世纪80年代,侍王府周围一圈,到处可见试馆和考寓。”汪燕鸣记得。不过,不少已被拆除。当金华最大的一处考寓——将军路上永康考寓也要被推倒时,汪燕鸣大声疾呼,写下《永康考寓全国稀有》。在媒体的介入下,这处考寓被保留,现已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今日发展 古巷需要保护提升
因为是城市之根、又被列入历史保护街区,酒坊巷多年来没有受到城市开发的影响,依然保留着古巷完好的风貌和格局。但古巷的短板又让人担忧,停车、排水、消防、环卫等基础配套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很多平房低矮昏暗,连厨卫等基本配套也不齐,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时代发展严重脱节。
基础硬件和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酒坊巷难以有效引入旅游服务业态,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因缺乏有效整合、包装宣传,得不到挖掘和弘扬。同是古子城的古街巷,熙熙攘攘的八咏路古玩收藏一条街,与有些冷清的酒坊巷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江北老城有机更新的推进,将军路(原佳环电子厂段)的拓宽改造提上议事日程。2016年9月,将军路拓宽改造征迁启动,这给酒坊巷区块房屋征收、修复古巷肌理、补齐配套短板带来了契机。
2017年3月,婺城区酒坊巷区块征收指挥部成立正式启动区块内房屋征收工作,实际征收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金华老城有机更新,开启了新的篇章。
历史街区不同于文保单位,最好的保护就是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利用中来,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和提升,使之成为“活”的古街古巷。此前,为酒坊巷的特色文化所吸引,我市蒋金治、朱佩丽、徐卫等文史专家就曾穿越时空长廊,厘清文化脉络,编撰了15万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历史街区之酒坊巷》一书。他们期待通过此书抛砖引玉,能充分挖掘酒坊巷的历史文化,有效整合建筑资源,重现店肆林立的昔日繁华,彰显古城文化特色,使之成为金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预计年底完工开放
实施保护提升后,酒坊巷将展现一番怎样的景象?婺城古城保护提升指挥部对此作了梳理,初步定位为抗战文化、酒文化及名人故居、休闲餐饮和老金华生活情景体验的功能区块,让老金华人的传统记忆在此鲜活呈现。
根据前期规划的初步设想,重头戏就是在将军路与酒坊巷交叉口设立子城城垣遗址保护区,作为酒坊巷文化展示的主要窗口和阵地。通过城垣、墙雕、小品等元素,结合文化广场的建设,让子城城垣遗址显山露水,成为一处古韵味十足的新景点。
记者从金华市城投集团酒坊巷项目部了解到,酒坊巷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是对一些建筑进行修复,一期14幢老建筑已全部修缮,计划年底前开放。其中9处是此次挂牌的历史建筑,包括邵飘萍旧居、名西医舒伯韩寓所、民国律师方正南旧居等。
修复后的房子,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可以说,对这些建筑原有结构破坏非常少,主要就是加固内部结构、改善使用功能和加设消防设施。”金华市婺州古城文旅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竣工后便是商户进驻。据了解,修复好的14幢古建筑中已经有70%的房子找到了主人,有餐饮店、酒吧、图书室、非遗馆、文创室,让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衔接,进而重新焕发街区活力,提升周边区域的城市品质,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再过一个多月时间,这条留存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留有原有建筑韵味风格的酒坊巷就将出现在大家眼前。
网址:酒坊巷:金华版“宽窄巷子”迎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2298
相关内容
从生存到满房,成都宽窄巷子店的吸金之道宽窄巷子
【设计散步10】一山杂货,深藏宽窄巷子旁的二手秘密基地,好耍
成都慢生活,宽窄人生皆是路
翻新老旧街巷 开启美好生活
钻进老巷子
旧巷古韵焕新生
长沙一大批历史街巷和老旧社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重焕生机
巷遇·河岭巷:高甲丑王、木偶大师都曾生活在这里
高校、街坊携手美化阳台,广州越秀这一街道唤醒背街小巷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