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6名潜水员成功出舱

发布时间:2024-11-12 09:05

    新华社上海1月25日电(记者 林红梅)1月25日9时,靠泊在深圳赤湾码头的中国首艘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上,在生活舱里生活了380小时的6名饱和潜水员完成减压依序出舱,安全返回正常生活,潜水员身体状况良好。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在此间宣布: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首次作业画上圆满句号。

    1月12日凌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李洪健6名饱和潜水员在南中国海海域,完成在海底出钟巡回潜水作业,潜水作业深度达到313.5米。沈灏回顾这次试验过程如下:

    1月9日13时,6名饱和潜水员进入300米饱和潜水设备生活舱开始加压;1月10日18时,“深潜号”载着6名深潜勇士和我国饱和潜水研发作业团队出征深海;1月12日零点,潜水钟载着胡建、管猛、董猛3人组成的第一钟与饱和舱分离向深海下潜;零点50分,胡建第一个出潜,300米深海处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3点30分,董猛出潜,下潜巡回深度313.5米;10点54分,第二钟李洪健出潜,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入了313.5米的海底。

    沈灏介绍,在世界饱和潜水史上,下潜深海300米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并进行技术封锁。饱和潜水技术是潜水行业顶级核心技术,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命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国际先进海洋国家历来重视饱和潜水技术发展,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沈灏认为,这次中国人首次300米深海作业成功,标志着我国海上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对我国深海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安全应急救助、海洋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沈灏表示,目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正在加快发展饱和潜水成套技术,加大研发力度,集中开展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的攻关。

1月9日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启动

    “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加压开始!”1月9日13时,随着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一声令下,生命支持人员扳动加压阀门,开始对停放于“深潜号”母船甲板上的生活舱和过渡舱实施加压,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启动。  >>>详细阅读

    这是8月6日拍摄的“深潜号”上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当日,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交通运输部使用。“深潜号”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满载排水量15864吨。“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深潜水支持船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新华社发(万象 摄) 

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交付使用

    8月6日,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山东青岛正式交付给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使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为“深潜号”交船剪彩。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国内首艘深潜水支持船投入使用,使我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详细阅读

网址: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6名潜水员成功出舱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322

相关内容

中国核潜艇连续潜航时间破纪录 官兵在水下如何生活
“最深”的诱惑:当知名潜水员,消失在“水下喜马拉雅”
【潜行家-纪实】父母眼中的潜水员
新中式潜水,刻在中国潜水员DNA里的选择!
潜水介绍:海拔 0 米以下的身体
潜水
潜水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事
为什么城市中产突然热衷潜水了?
妈妈,潜水是人生
潜水员的7种爱好,你占了几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