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的四个根本:菩提心
茶道禅意,让生活回归本质,追求内心的平和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茶道禅意#
生活禅的四个根本:菩提心
我在讲生活禅的时候,逐步地把它归纳为几个核心的内容。生活禅有四个“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见,第三是息道观,第四才是生活禅。这四个“根本”也就是我这几天所讲的从见地到功夫。菩提心和般若见可以说是见地,息道观和生活禅可以说是功夫。但这只是大致上这么分,绝对不能截然地分开。不能说菩提心就只是见地,因为菩提心发起来以后,要见诸行动,那么它也是功夫。般若见好像是偏重于见地,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也要运用于生活、指导于生活,所以它也是功夫。息道观、生活禅都是如此。
第一是菩提心。我们知道,佛教的一切,特别是大乘法门的一切,都是以菩提心作为一个开端和根本。离开了菩提心,修一切的法门不是堕入二乘就是堕入外道邪见。概括起来讲,菩提心就是我们每天所发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菩提心的具体体现,也是菩提心的实际内容。还有我们每天早课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那就是菩提心。
没有菩提心的人,智慧慈悲不能具足,特别是慈悲心生不起来。因为他没有度众生的心,没有为社会、人类、大众奉献自己的心,没有想到要为一切众生来舍自己的头目脑髓。这种心发不起来,那么他修行不过就是为了一己的安定、一己的自由自在而已。
我想,就个人而言,不论他怎么样,与广大众生比起来,个人都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代学佛的人都很难突破。我们往往一想到要学佛,就想到我该怎么样,对我会怎么样,没想到学佛是要发起菩提心,没想到学佛是要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在其中矣。这样地来学佛,菩提心就发起来了;这样地来学佛,你的心量就广大了;这样地来学佛,我们大家彼此之间的关怀帮助理解同情就会建立起来。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愿望一致,利益一致。
菩提心是前导,菩提心是我们的目标,菩提心是我们发心的动力、修行的动力、做事的动力、弘法的动力,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佛经上面关于发菩提心的内容俯拾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内容?就是佛菩萨、历代祖师在反复地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编辑说明:2000年11月,净慧长老于上海玉佛禅寺进行了“入禅之门”的主题开示。其中“第六讲 生活禅”,对生活禅理念提出的前因、根据、四个根本、四句口诀等进行了系统开示。此后,这篇开示又选入《人间佛教思想文库:净慧卷》,题目调整为“生活禅提出的初衷及四个根本”。本次,我们将这篇文章分为八个部分与大家共同学习,各部分的小标题为编著所加,内容略有删减。
相关链接:
(一) 生活禅理念提出的前因
(二) 五法与生活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法
老和尚讲 这便是生活禅······.mp3音频:进度条00:00 00:22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觉悟人生 奉献人生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著作》电子书平台
责任编辑:
网址:生活禅的四个根本:菩提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3772
相关内容
禅意生活——菩提叶脉的制作方法《心经》与生活禅 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
净慧老和尚: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净慧老和尚:修学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禅教合一的生活禅
禅生活化的禅意
净慧老和尚开示 ▎修学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生活禅语 | 生活禅的修行方法
“生活禅”的真谛
禅生活;生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