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一点禅宗智慧,创造积极人生

发布时间:2024-12-17 03:44

将禅宗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生活禅意#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日趋盛行,人心也逐渐浮躁,禅宗理论也再次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其怡静达观的精神有助于人们抚慰内心的不平,并使人清晰生命价值的本义,回归人性和自然,以冷静的眼光和智慧看到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


禅宗文化是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中国化的一面旗帜。禅宗文化,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智慧。其中著名的禅宗公案更是受到人们广泛的推崇,影响至世界各地。人们阅读禅宗公案,可以说是真正的佛学智慧源泉,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受启迪和教化,而且能开启人类的智慧,破迷开悟。

禅宗公案记录了禅宗高僧接引学人的善巧方便,每一则禅宗公案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本文来分享一则禅宗公案,佛学智慧,一面镜子一杯水的故事,让你破迷开悟!


话说有一名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

禅师对弟子说:“此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努力跟它们学习了。”

弟子不以为然的说道:“我跟水学习什么呢?”

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水便改为容器的形状,水却永不抱怨空间改变。”

弟子听后便问禅师:“那我跟镜子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对不同时间,看镜子面对不同情境下,它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镜子不妄生算计情境的好坏顺逆。”

弟子说:“为什么它们能做到这样?”

禅师说:“因为水没有自我,镜子无心。因此不落入空想迷失了自己。”

这则公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当你看到了人间的肮脏的东西,你的心中就存有肮脏;当你看见了人间善良的东西,您的心中就存有善心。

所以人的善和恶并不是自己本身存在。六祖大师曾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本来的面目。

可见,人的心念才是我们真正的本性自在源头。


佛教文化中,佛家认为人的八识之中人都有一颗良心,只是因为我们照见人间的恶行恶状,让自己的心每天都聚集着人间的五欲六尘,让我们在五浊恶世当中心不能得到满足,每天活在困惑当中。

就如一个有着积极人生观的人,他遇到的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如果一个有着消极人生观的人,他遇到问题,总是会以一个消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事物。

水没有自我,镜子无心。禅宗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的空间里,盲目的在“我执”的执念当中,一切以“我”为中心。

禅宗告诉我们,人类会执著于“我”的存在,去看待一切事物,就产生了许多的念头,开始有了评判的标准,所谓“心如止水”,如果能够做到不思善恶,不被外境所动摇,那么我们的烦恼又从哪里来呢?


禅宗又名佛心宗,禅宗的以心论禅,教导人们破迷开悟的法门,就是要教导人们如何走出顺逆之境,不要过度执著于好与坏。就如人在顺境时,过度骄傲时;人在逆境时,迷茫困惑时;这些公案都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启迪。能够让我们识得本心,让自己心生清净,破迷开悟。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好运不断;失落沉沦,厄运陪伴。逆境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凡事往好处想,因为,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

在这里推荐一部日本电影【禅Zen】,电影是关于日本镰仓乱世时期高僧道元禅师修行弘法的故事。道元和尚(1200-1253),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也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富哲理的思想家。俗姓源,号希玄,京都人。


日本曹洞宗以三尊为贵,三尊即是一佛二祖,一佛指的是教主释迦牟尼佛,二祖是指高祖希玄道元、太祖莹山绍瑾。道元是从中国将禅宗正法传承到日本,莹山则是大兴道元禅,确立中世纪曹洞宗基础的人物。

道元禅师是在公元一二二三年的春天,渡海来到中国的浙江天童山,依如净禅师参禅,当年他才二十四岁。一二二七年回国,暂居京都的建仁寺三年。

在这三年里,他著述了《普劝坐禅仪》一书。因为他很仰慕世尊六年苦行的禅坐,以及达摩祖师少林寺九年的面壁,因而有意显示真正的禅法,宣扬达摩禅的真风,复兴「百丈清规」的古意。所以,他教示门人修持,都以打坐为基础,加以他不喜应酬达官显贵之流,故培养出严峻孤高的宗风。

网址:运用一点禅宗智慧,创造积极人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3787

相关内容

付易昌:禅宗的管理智慧
佛教禅宗智慧禅语
禅宗大智慧与创新力的底层逻辑
禅宗的智慧:探寻中国禅宗的独特魅力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文化论文
禅宗的智慧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博学书院:一文读懂禅宗境界,领略古人顶级智慧!
禅宗智慧深度研修班 第一讲《禅修智慧》
禅宗巨匠净慧长老: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