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主题理财升温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生活知识# #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 #绿色金融#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纷纷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理财需求多元化背景下,以绿色金融为代表的创新型理财产品正成为理财子产品创设主导方向。
不过,理财行业践行绿色金融转型还面临一些挑战。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此前公开谈到,当前理财产品还不能完全适应碳中和的投资需要,碳中和是长期目标,需要中长期资金,大部分理财产品期限不能满足长期限投资的需求;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绿色投资理念在国内尚未成为主流,投资者对绿色投资长期价值缺乏了解。
银行理财探索绿色金融
近日,恒丰理财推出首款“恒丰理财扬帆起航恒惠绿色金融封闭式”理财产品,该产品拟销售额度为23亿元。在资产投向方面,该款理财产品分散配置优质固收资产,彰显绿色金融理念,投向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行业领域,积极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投资策略,采取动态CPPI(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根据市场波动调整权益类资产比例,可有效控制回撤。
青岛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首款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青岛农商银行绿色金融主题创富优享417号”已募集完毕,实现资金募集1789万元。
青岛农商银行投资理财部总经理于晓云表示,下一步,该行将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持续推动ESG投资理念与贯彻绿色发展有效衔接,一方面加强产品创新,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深化绿色金融投资课题研究,广泛挖掘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保护等绿色产业投资机遇,发挥绿色金融对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国内外新的绿色发展态势下, 多家理财子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理财产品布局。记者注意到,建信理财、中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已推出“碳主题”和“绿色主题”创新产品,通过投资绿色债券和绿色产业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5万亿元,多途径实现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其中,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告诉记者,与常规理财产品相比,一是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不同,包含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建筑、污染防治等绿色发展优质领域资产;二是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通常具有认购起点低、产品期限灵活、业绩比较基准较高、产品费率低等特点。
行业统一标准亟待建立
中银理财总裁宋福宁指出:“银行理财做绿色低碳产品有三大优势,目前理财的认知程度比较大,但大部分理财公司成立不足两年,要避免一开始就走弯路;理财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越来越高,目前已占到三成,所以随着机构需求的提升,理财基金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显得非常突出;理财资金还会吸引境外的资金,有助于借鉴海外绿色金融的发展。”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仍面临一些挑战。
马曙光指出,理财行业践行绿色金融转型面临一些挑战,行业尚未制定统一的符合碳中和要求;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绿色项目投资风险大,对理财行业的投研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理财行业需要不断加强科技投研风控等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理财资金久期与底层投资期限不匹配、投资者对绿色投资长期价值缺乏了解等。
普益标准研究员叶发荣告诉记者,从实际情况来看,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存在不足,绿色金融主题理财投资相关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以ESG投资举例,其缺乏统一的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健全规范化的ESG投资和产品标准政策;我国绿色金融主题理财市场国内外影响力有限,整体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相关金融产品种类有限,金融机构的市场参与不足;机构绿色金融主题投资能力相对落后,仍较少全面纳入机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投资机制、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绿色金融理念认知和人才培养不足;发展初期绿色金融投资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
对此,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指出,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创新产品要保证投资期限的合理性,利用产品的差异性不同将客户进行划分,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的不同需求;二是可以通过绿色金融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期限的多元化等来满足客户的多方要求,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进而让广大投资者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参与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理财的创新,探索中小企业理财活动与环境资源保护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能够融为一体的产品,不仅为让中小企业资金实现管理,还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其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同时,在产品设计和投资者教育方面,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建议,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应提高绿色理财产品信息的透明度,虽然监管部门对银行提出要及时公开相关销售以及盈利的情况的要求,但银行只是通过不定期地在网点通报某一产品的收益变动情况等,很少涉及银行业务的运作方面,就会造成各支行对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不了解,运作的透明度较低,建议银行将产品的效益、风险以及投资的绿色产业项目等均详细告知客户,帮助投资者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科学的决策。
(编辑:朱紫云 校对:彭玉凤)
网址:探路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主题理财升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3966
相关内容
银行绿色金融主题发言:做优做实绿色金融服务打好绿色金融“组合拳”,释放低碳转型“新动能”——湖北银行深化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
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全面绿色转型明确“路线图”
加快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平台用户突破600万 青岛探索绿色低碳公众碳普惠道路
中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汶川县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意见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打造低碳金融的绿领生活
打造绿色生活品牌 助推高品质低碳生活方式转型